分享

最新综述 | 土壤硅藻研究进展

 昵称37581541 2021-11-11

作者:张玉克,陈 旭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卷期:《土壤》2021年第53卷第5期

硅藻是目前水环境监测与评价中最常用的生物指标之一。实际上硅藻还广布于土壤等陆生生境,早在20世纪上半叶,国外学者开始关注丹麦、格陵兰、英国及印度的土壤硅藻组成,虽然此时研究较少,但为后续研究奠定了有利基础。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土壤硅藻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这一时期的国外研究主要聚焦于极端气候环境中的土壤硅藻,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硅藻在土壤污染监测中的应用。进入21世纪以来,土壤硅藻研究日益增加,尤其是土壤硅藻采样分析方法和分类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土壤硅藻的相关文献数量不断增加。该时期土壤硅藻研究分析方法日趋成熟,不再局限于分类学研究,更加关注硅藻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16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土壤硅藻调查发现,硅藻物种多样性介于5 ~ 300之间。不同地区的土壤硅藻属种组成略有差异,但总体以耐旱型为主,其中LuticolaPinnulariaHantzschia等属种广泛分布于不同地区的土壤中。根据硅藻的生态属性可大致分为3类:(1)以Luticola属为主的嗜碱性属种,主要出现在偏碱性的土壤中;(2)以Pinnularia属为主嗜酸性属种,主要生存于较为湿润的酸性土壤中;(3)可适应不同酸碱环境的普适种。土壤湿度和酸碱度条件是制约硅藻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此外,盐基离子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等环境因子也会影响硅藻生长与分布。

图片

图1 常见土壤硅藻光学显微镜照片

(a) Luticolacohnii; (b) Luticolap mutipca; (c) Luticola nivalis; (d) Luticola sp1; (e) Surirella angusta; (f) Stauroneislundii; (g) Muelleria sp.; (h) Luticola sp2; (i) Luticola sp3; (j) Cocconeis placentula; (k) Halamphora montana; (l-m)Humidophila contenta; (n) Naviculacincta; (o) Nitzschia amphibia;(p) Pinnularia schoenfelderi; (q) Luticola suecorum; (r) Muelleria gibbula; (s) Hantzschia amphioxys; (t) Pinnularia borealis.

目前土壤硅藻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对其探索仍不够深入,未来可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加强土壤硅藻分类学研究,建立统一的鉴定分析标准;

(2)加强硅藻在土壤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研究,明确其对土壤污染的指示意义;

(3)开展不同类型土壤的硅藻对比分析,有利于深入了解土壤硅藻的物种多样性,明确优势属种的环境指示意义;

(4)加强全球土壤硅藻生物地理学研究,建立全球统一的土壤硅藻数据库;

(5)探索硅藻在土壤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