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观察】让家庭拴住孩子出走的心

 扬美文化 2021-11-11


本公众号所发文字和图片欢迎转发、分享、赞赏、评论和转载(纸媒请联系我们授权)

第四届“田青打工文学奖”参评

让家庭拴住孩子出走的心

安徽 \张坤 齐海燕

稍稍关注一下新闻,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年,关于孩子离家出走的报道太多了,每一次出走事件背后都有一串揪心的故事。出走的孩子身心受损,孩子的家长心急如焚,学校老师四处奔忙。下面两个案例中的家长就倍受煎熬:

   案例一:小陈是家里的独生子,今年上高一,父母对他抱有很欠期望,从小就对他严格要求。考前,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心情紧张等原因,平时成绩还不错的小陈,因为没有把握好考试时间,没有考上重点高中。从那以后,父母对他稍有不满就非打即骂,说一些“考不上重点高中就考不上大学”“你这么笨以后只能去要饭”之类伤他自尊的话,有一天,小陈在家玩了一会儿游戏机被父亲发现,立即招来一顿打骂。等父亲上班以后,他立即出门,离家出走,漫无目的地游荡到深夜12点.又累又饿的小陈终于一屁股坐在立交桥下哭起来。后来,幸好被警察发现并把他送回家。从那以后,只要在家里挨了责打,或是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就会离家出走

   案例二:许先生这样向《南国都市报》求诉:我女儿今年在某初中念初一,平时乖巧懂事,但没想到她最近做了一件挺“出格”的事。前段时间,我中午下班回家后,在客厅的桌子上发现女儿留下了一张字条:“爸爸妈妈,我出去走两天才回来了。”我一看完就慌神了,女儿去哪了呢?我立刻拨打她的手机号码,关机!我们一直焦急地等到下午,女儿的手机终于开机了,她终于接电话了!我们着急地问她在哪里,她却很镇定地对我们说:“你们现在就到某某茶艺馆来,我要和你们谈判,谈好了我才答应回家。”我们急忙赶到茶艺馆,女儿和她一个同班女同学小颖已经坐着等我们了,还有小颖的父母也来了。原来女儿和小颖在QQ上聊天时就偷偷约好了要一起出走,她们觉得在家里听父母唠叨都烦了,想自己出去透透气

这两个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很有代表性。现在的家长,很多都会给孩子过大的压力,从小就给孩子灌输考不上大学就会没出息之类的思想,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小陈离家出走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逃避一种令人恐惧的、处处受制约的家庭环境。作为父母,在小陈的家庭教育上应该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督促和鼓励孩子学习,而不是动不动就施以体罚。许先生女儿的出走,则是因为在家里听父母唠叨都烦了,想自己出去透透气。如果家长一心为了教育孩子而不顾孩子心理是否接受的唠叨确确实实是让孩子不能接受的。由此可见,孩子出走的原因也许单一,也许复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孩子面对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无法解脱,于是一走了之。其实,出走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增添新的挫折和压力,甚至带来灾难。然而这又是年少无知的孩子不能预测的。为人父母者应该采取措施预防孩子离家出走事情的发生。

据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及从许多孩子出走现象分析,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主要有:学习压力过大,家长(老师)教育方法不当。孩子总达不到家长所期望的目标,看不到好脸色,听不到好话语,甚至挨骂遭打。人际关系恶劣,环境不适应。有些家庭虽在学习上对孩子压力不大,但是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唇枪舌战甚至大动干戈,有时还迁怒于孩子。有的离异之后,对孩子不负责,要么不管,要么喜怒无常。还有的家长在孩子小时把孩子完全交给祖辈抚养或由他人代养,孩子大了才领回家来。孩子的心与父母格格不入,如陌生人。这样的家庭情况,一有诱因就容易造成孩子出走。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近些年,一些传媒给孩子带来许多不良信息。诸如少年离家到深山学艺或参禅司道的影视片,赞美流浪生活的流行歌曲,青年男女私奔的文艺作品等等,使个别年幼无知的孩子想模仿他们,去寻找一种向往的生活。外力胁迫。有的孩子加入了不良少年团伙,不良少年把夜不归宿在外边“刷夜”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吃、喝、玩、乐,逍遥自在。尽管其中有的孩子不一定想离家,但团伙强力胁迫,只好从命。

孩子出走的原因有很多,并不限于以上所说的几点。要杜绝孩子出走,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为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家长要认真研究一下家庭人际关系状况,包括家长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因为如果人际关系良好,孩子能与父母沟通,他会及时把面对的其他压力告诉家长。家长把握了孩子的心态,就能进行疏导,预防孩子出走。如果家庭人际关系不好,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压力,孩子与家长隔膜,难以了解其他情况。这种状态下,家长要努力做好自家的“减压”工作,坦诚地面对现实,与孩子交谈,让孩子把对家长的不满通通说出来。家长冷静思考,该承认自己缺点错误时,勇敢地承认,向孩子表示谦意。有了交心的基础以后,进一步与孩子沟通,互相谈出面临的问题,再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多与教师以及孩子的同学接触。家庭教育不当,往往是孩子出走的直接导因。很多家长“自居心理”极强,总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对的,是为了孩子好,一贯“理直气壮”。正是这种“理直气壮”会带来苦果。建议这样的家长尽快改变“自居心理”,听听专家、老师和孩子的意见,增加一些“自以为非”的思想,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家长教育态度、方法的改变,会促使孩子出现接受教育态度的改变,不良的隐患可以消除。平常家长要多与教师以及孩子的同学接触。从他们的谈话中,可以知道很多关于自己孩子的情况,有些异常表现也会提早得知,能及时采取措施。家长与教师孩子同学的接触应自然、坦诚,保证获得信息的真实性。

三是因势利导,家长要学会克制自己。要做好孩子思想工作。如案例一中父亲如果不是把游戏机摔个稀巴烂,而是先坐下来,不声不响地看一会儿孩子打游戏,之后,主动要求跟孩子一起玩,再之后,边打边跟孩子聊天,了解一下孩子打游戏时间的长短,最后,佯装头晕眼花心累,要求与儿子一起停止游戏,估计绝不会出现孩子离家出走的问题。如果再趁热打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也许孩子从此会远离游戏。这种因势利导,绝不是怂恿孩子的错误,而是做好孩子思想教育的一种方法和形式。如果按《孙子兵法》讲,这就叫“欲擒故纵”。克制,不是容忍,也不是不管,而是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坚决防止发火。因为,父亲一旦发火,那种攻势是极其猛烈的,孩子极有可能难以接受。而难以接受的后果,则极有可能是孩子离家出走。所以,克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不发火,不发怒,不气急败坏,不横眉冷对,是很关键的。

如果你的孩子曾经出走过,或刚出走,现在已回家了,这时我们家长最好不要不要数落孩子。孩子离家出走回来以后,家长要热情、亲切地给孩子以温暖。“有本事你别回来”之类的话千万别说,否则有可能造成孩子的二度出走。应该从理解的角度肯定孩子返回的行为,指出孩子在整个过程中所犯的过失。如果是家长、老师的错误要向孩子认错,表示愿意与孩子共同努力改进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要教育孩子“浪子回头金不换”,鼓励孩子面对挫折。对于孩子犯的错误,可以把它作为一页历史翻过去,过后孩子犯错时,不可旧事重提,老账、新账一起算,借此打击孩子。要让孩子意识到你是真的理解他、帮助他。

但是也不能对孩子从此不敢教育了。如果对孩子一反过去作风,百依百顺,就会让孩子觉得离家出走的行为得到了很多的好处,谁也不敢批评他们了,下次有可能还会故伎重演。这个时候要静下心来分析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到底在哪里,然后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了解离家出走对自己不利;了解他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而不必采取离家出走的下策;让孩子明白离家出走并不能实际解决问题,只是一种逃避方式。

最好我们还要借此机会 因势利导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孩子离家出走是心理上的原因就要进行心理咨询,帮助孩子正确处理“独立意识”与“自理能力”的关系,提高孩子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认识的能力;如果是学习负担过量,就要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把“玩”的时间还给孩子;如果孩子学习困难,应帮助他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积极鼓励孩子勤奋学习,有时候要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如果是在人际交往上出现问题,也应该多倾听孩子的困惑和真实想法,耐心指导孩子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从而改善人际关系;如果是家庭原因,家长要找找自身原因,改善夫妻关系,改掉坏脾气,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本期摄影:李智杰 取景地:湖北随州、广西柳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