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肌酐上涨快,你可能踩了这4个“雷”

 Hegw33 2021-11-11

血肌酐升高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表现之一,而肌酐水平是否稳定则是判断肾功能是否稳定的主要指标。

一般而言,肾友们的血肌酐水平是会上下浮动的,整体相对稳定,不大起大落。

但是,部分肾友的血肌酐却犹如“过山车”一般,短短几天或者数周就大幅度上升,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血肌酐突然上升的原因~

1、血压未达标

慢性肾脏病可引起高血压,所以很多肾友都伴有血压升高,而肾脏又是高血压最容易“攻击”的靶器官之一,持续性高血压会损伤肾脏,加速慢性肾脏病进展,导致病情加重,引起血肌酐升高。

部分肾友平时不好好吃药,也不监测血压,往往等到有了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才到医院就诊,这个时候通常已经伴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

建议:

对于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的肾病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用降压药,常用的是ACEI类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ARB类降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于单药效果不佳的严重高血压,应考虑两药或多药联合。

2、药物性肾损伤

肾脏是大多数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排泄器官,本身就很容易受到药物损伤,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肾脏本身就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药物排泄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肾损伤,使得血肌酐大幅上涨。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因药物引起的急性肾损伤高达28.9%, 其中60岁以上的患者占了一半,合并慢性肾脏疾病者最为常见,大约占了20%。

建议:

肾病患者应该谨慎服用肾毒性药物,比如含有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感冒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含有马兜铃酸等肾毒性中药,含有重金属超标的肾毒性保健品等等。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应尽量精简药物,不自行滥用药,用药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

3、血容量不足

血容量不足的发烧、失血、腹泻、呕吐、出汗较多、饮水量过少、过度利尿等因素都容易导致人体血容量不足。

这个时候,为了保证心脏与大脑的血液供应,人体就会“牺牲”肾脏,肾脏的供血就会减少,导致肾脏缺血缺氧,进而引发急性肾损伤,血肌酐也就跟着升高了。

建议:

避免血容量不足的措施就是去除危险因素,如存在发烧症状的患者要及时退烧,腹泻患者及时止泻,出汗多、饮水少的患者要及时补充水分等。

如果已经出现了血容量不足的情况,要及时进行补液治疗,改善肾脏血氧的情况,同时要注意电解质、酸碱平衡的情况,以免引起其他并发症而进一步升高血肌酐。

4、急性感染

日常生活中,急性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如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等,而慢性肾脏病患者本身就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因此更容易发生感染。

感染可激发肾友异于常人的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肾脏损伤,致使肌酐持续迅速升高。

建议:

肾病患者要预防感染,具体措施主要有:做好保暖措施,必要时在秋冬季节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感冒;合理饮食,均衡膳食营养,避免营养不良,提高免疫力;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好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不要抽烟,外出时戴口罩,少去人群聚集性场所;适当运动,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早晚刷牙。

如果已经发生了感染,通常需要进行抗感染的治疗,需要明确具体感染部位和病原体,找到感染的病因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