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说||默默(83):辩题:现今社会老师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金晓哲 2021-11-12

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育人解惑的人,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作用和传统社会已经发生了更大改变。现代老师的重要作用不是体现在知识的灌输上,而是体现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上、体现在方法的指导上。具体信息的获取可以通过网络等手段实现,但三观的养成、学习方法的培养则是更需要老师的指导。
一、获取信息的多元化、便捷化是双刃剑,更需要老师的指导
全球化、网络化时代获取信息多元的同时,良莠不齐。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缺少辨别力。在面对海量信息涌来的时候,会抵挡不住诱惑。会产生一种错觉——感觉自己能够掌控、利用这些资源,殊不知事实正是相反,自己被碎片化的信息牵着鼻子走,自己丧失了思考。不是自己在大海里畅游,而是在大海中溺水。所有的所谓的知识都是碎片化的。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即使自己意识到了这种局面的危险性,因为缺少阅历、知识甚至是自控力而很难做到,这个时候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老师就像是游泳教练,给予专业的指导,帮助你从这些信息中进行选择,发挥好信息多元的优势。
二、全球化、网络化时代更需要人文交流,更需要老师的支持
全球化、网络化时代,人们逐渐被网络所捆绑。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盯着屏幕交流,忘记了怎么面对面地,带着微笑去交流。有句话说,网络时代“你永远不知道坐在电脑那端的是条狗还是个人”。近年来,因为青少年沉迷网络,引发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据美国独立组织常识媒体(Common Sense Media)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比起面对面交流,美国青少年开始更热衷于短信交流。在13岁至17岁的孩子中,约35%的人表示他们宁愿发短信也不愿与人见面,而32%的人表示愿意当面交流。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还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如果一个人沉迷于网络,久而久之逃避现实、活在自己网络世界了,就不是社会意义上的人。这种情况下,老师——不仅仅是学校的老师,就成了大家线下面对面交流的组织者、推动者和信息交换枢纽,对于基础教育的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更需要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与学生“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命运共同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家庭-学生”一体化的教育活动,形成家庭与学校之间联动合作的育人环境。
三、学业上博和专相辅相成,需要老师的口传心授
社会化的生产线生产出来的都是均质的产品,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博的需要,但很难生产具有较高质量、独特个性的产品。人也是一样。这一点在中国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上表现更为突出,更需要老师的指导。像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民族乐器的传承等等,就需要老师的口传心授。

小作者简介:默默,2008年10月生,初中一年级好问少年。周五专栏小作者。


小编的话:一份辩题的大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