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最难让所有人都满意,有成长对比就会出现相对成长好坏

 育邻人 2021-11-12

教育最难让所有人都满意,有成长对比就会出现相对成长好坏

育邻梦

网友提问:为什么现在很多家长都重视教育,但是喜欢在网上吐槽老师?

回复:教育最难让所有人都满意,有成长对比就会出现相对成长好坏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教育工作没有唯一正确,相同的教育也无法培育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因此,教育工作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更不可能“塞住”所有家长评论的口。

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同样,有的孩子记忆能力见长、有的孩子运动适应能力强、有的孩子思维活跃、有的孩子喜欢指挥协调、有的孩子擅长绘画、有的孩子酷爱音乐......因此,期待使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孩子们的成长势头、期待用同样的教学方式把孩子们教成相同的人都不属于“因材施教”。

人类生命犹如没有统一起点、行程和终点的单程“马拉松”,虽然每个人都行进在属于自己的成长道路上,但是所有人在前行途中都必须与他人同行,比如儿时的伙伴、上学时的同学、工作时的同事。因此,作为旁观者,家长很容易看出自家孩子与同学之间的成长差距,却很难找到自家孩子与同学之间的相对成长优势;家长很容易察觉自家孩子相对同学存在哪些成长,却时常认为自家孩子的学习成长就应该那样。

有成长对比就会出现相对成长好坏

相同的葡萄,有人吃着甜、有人觉得胃口刚刚好、有人说它酸。同样,在大班授课教学制度下,同一位老师讲课必定会有少数同学感觉内容太容易、大多数人感觉内容难易程度刚刚好、极少数同学怎么也跟不上班级的授课节奏。因此,无论班级整体学习状态如何总有家长对教育有自己的看法,无论自家孩子学习状态如何、与同学比较都会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求更好!”当一个人饥渴难耐之时,一碗清水、一碗白粥即可算得上美味佳肴;当一个人手头有了闲钱,请保姆、住别墅、乘私人飞机TA也不会感觉到享受生活有多快乐。同样,对于刚刚学步的孩子,他能独自走上三、五步都会被表扬。但是,当一个孩子上学之后,只要TA的成长速度稍有落后于同龄同学就会被数落。

2个人比赛跑步,比对方跑的快就能赢;10个人比赛跑步,比其他9个人跑的快就能赢;万人以上比赛跑步,比万人中的所有其他人跑的快才能赢......人类是自然生命体系之中最具智慧的社群性、高等级哺乳动物,也是唯一进化出抽象社会文明成果的自然生命族群,人类成长速度没有绝对快慢、好坏、高低之分,只要你在相对数量的群体之中能够胜出就行。因此,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家中只有TA一个同龄人时,家长看TA哪儿都好;当孩子进入学校,孩子与同学之间有了成长对比,家长发掘自家孩子成长不足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多、发掘教育存在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原始人时期,人类原始祖先只有狩猎、采摘、防御敌害的生存技能必学;农耕时代,驯化播种植物、驯服圈养动物、借助自然物质加工生产劳动工具是人类社会必修科目,社会群体礼教宣扬、分工协作基本治理、文化艺术修养是少数帝王或贵族阶层专修科目。语言、数学、地理、物理、历史、艺术、政治、虚拟机器语言......附带动力+部分人工智能型机械工业时代,人类上学接受教育的作用早已从“学以致用”转变为“学以备用”。同时,人类社会劳动分工协作也早已在农耕时代360行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拓展延伸,每个孩子学习成长的可能性也从几种拓展至成数千种。

《爱丽丝漫游记》

爱丽丝和红桃皇后手拉手一同出发,但不久之后,爱丽丝发现她们处在与先前一模一样的起点上。"为什么会这样?爱丽丝大叫,“我觉得我们一直都待在这棵树底下没动!”“废话,理应如此”红桃皇后傲慢地回答。“但是,在我们的国家里,”爱丽丝说,“如果你以足够的速度奔跑一段时间的话,你一定会抵达另一个不同的地方。”“现在,这里,你好好听着!”红桃皇后反驳道,“以你现在的速度只能逗留原地。如果你要抵达另一个地方,你必须以双倍于现在的速度奔跑!”

假设所有人一同出发,用同样的速度、向着相同方向全力奔跑,那么大家的相对位置始终都不会变,“全力奔跑”只能保证你不被淘汰。如果你不全力奔跑,连曾经的相对位置都可能保不住;如果你想超越别人,就必须以双倍于现在的速度奔跑!所以,在孩子们学习成长方向越来越多、学习内容分科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教育最难让所有人都满意

教育最难让所有人都满意,有成长对比就会出现相对成长好坏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教育最难让所有人都满意,有成长对比就会出现相对成长好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