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我的创业记

 冬歌文苑 2021-11-13

我的创业记

我是一个80后的农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农村,家里兄弟姐妹也比较多,过去的生活一直都不怎么好,导致我读到初中一年级就辍学了,然后就学了一门裁缝的手艺,便随亲戚到东北打工。在那段打工的日子里,钱是没有赚到多少,但令我高兴的是,遇到了我的爱人。他和我是同一个镇上的人,因为当时在一起打工,我们便相识、相恋了,后来,我们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我们还有了一个漂亮、乖巧的女儿。那时的日子虽然平淡,却也是幸福的。

婚后,我们又先后到浙江等地打工,但是,由于我的身体原因,不能久坐,加上小孩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们便决定,回老家陪小孩读书,同时,也踏上了创业之路。没曾想,创业之路无坦途。

当时,经过一番考察,发现周边有人养水蛭(俗称牛坨,就是蚂蟥的一种,可作为中药,还可以用作原料药)经济效益比较好,听别人说一亩地养得好一年的收益可达到2万元,而且参加了政府组织的新型职业培训(每个学员补助3000元,吃住免费,学成颁发证书)。然后,便在娘家租了4亩地,着手改造池塘,搭大棚,买水蛭种,育苗,抽水,苗下水,投喂食料,防病管理。忙活了大半年,到十月份起塘,结果还亏了几万。当时想想,是自己初入行,经验不足,决心再养一年,后来又亏了,正应了那句话:辛辛苦苦忙两年,一下回到解放前。

一招不行,再换新招。当时参加培训时,专家也讲了小龙虾的养殖技术,而且身边也有很多人在养。我们就又踏上了养殖小龙虾的征程。养殖小龙虾,利润不会很高,需要一定的规模才有效益,于是,我们又想办法租了30亩地,第一年弄精养,养出了几批好漂亮的青虾,去卖,虾贩说青虾不耐运输,红虾好。第二年养出来的虾,红虾多,贩子又说青虾品质好,红虾不如青虾。这样两年下来,除去成本,也只弄了个微利的结果。

今年,我们在原有的规模基础上,改为虾稻混业模式,在虾田里也种水稻,这样,使同样的一片土地,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而且,由于虾田里绝对不能使用农药,这样,在保证小龙虾安全的情况下,也保证了水稻的有机无公害。种出的稻谷还能卖出更好的价格。小龙虾亩产纯收入达到了3000元,稻谷的收入就能覆盖土地的租金,实现了一个丰收年。

经过五年的养殖创业之路,我深深的体会到:新时代的农民也是有创业天地的;创业之前,一定要多参观、多学习,与同行多交流,切忌闭门造车;创业之路一定不是一条平坦的大道,上路之前要有走弯路、爬坡过坎的心理准备;还要谨记咱们新型职业农民的班训:爱国、尚农、勤勉、诚信!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李霞,1982年生,湖北荆州人,是一个心怀梦想,脚踏实地的新型职业农民。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