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阅读必须让思考跟上

 凌宗伟 2021-11-13

【异史氏曰】我昨天在家中给大夏书系和超星录制《学会思考:从“有效”到“卓越”》的话题分享时,首先说明了一下,之所以以这个标题来谈我对余文森老师的那本《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的个人理解,是因为在我看来,任何阅读都要让思考跟上(即便是消遣式阅读也是如此),没有思考的阅读是“无效”的,如果教师的专业阅读不同自己的教学生活关联起来,没有自己的审视,不如不读。标题中“有效”与“卓越”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我的理解,无论是“有效”还是“卓越”,都是相对的,是一种理想的目标与境界,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种追求,许多时候时可遇而不可求的。这就是教学之难。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负责任。我们理解也罢,不理解也好,但这就是我们这个职业的基本伦理。

课堂上如何教,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上。但是,教学是有目的、有目标、有内容,有具体对象的,不同的对象,同样的内容,同样的目标,可能吗?(我忽然想到我那个《共同目标下的差异化教学》的标题中的“目标”应该是“目的”。)

但有一点必须认识到,无论怎样选择,无论“有效”“无效”,我们的教学都不可能抹去,教学的影响一定会发生,所以,必须研究教学,理解教学。教学的责任不单单在帮助学生通过考试,更应该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奠定必要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判断等方面的基础。

教学改善之难,有一个因素就是不少教师因为被某些名师专家的某些说法所误导,放弃了自己的思考,很少在教学问题上有自己的探索。教学并非易事,“有效”“卓越”很难界定,尽管于老师在书中有他的阐述,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思考与探索,终究难以达成。


最后我提了个问题,供有志于陈述自己的“教学主张”的朋友们思考:对照于老师给“教学主张”的界定,看看书中罗列的那些“教学主张”是不是“主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