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笔记(11月13日)电视剧红旗渠

 县城日记 2021-11-13

1

周末



大太阳,气温已回升。但毕竟已立冬,走在街道南边太阳被遮挡的地方还是比较冷。
疫情期间,牛肉面馆全关停了,核酸检测完,吃了牛肉面,算是早餐午餐连一起吧,少吃一顿算了。
去楼下理发店理发,人太多,要等一小时。回家看杨献平两篇非虚构散文,是关于南太行上世纪90年代女性爱情婚姻方面的,这些情况,南太行乡村与河西走廊乡村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下午一点多,核酸检测结果报告已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发送来,阴性。明天还要做一次。

2

红旗渠


这两周,继续追剧,看完了31集连续剧《红旗渠》。关于红旗渠,有朋友家是林州的,多次给我讲过他的父母亲那辈人修建红旗渠的故事。有幸在2015年去过一次林县,参观了红旗渠工程,观看了红旗渠话剧 ,对红旗渠工程有了更真更深的了解。
电视剧基本是对红旗渠修建设工程的真实记录,讲述了林县县委一班人在60年代修建红旗渠过程中经历的班子成员的搅局,上级个别领导的打压,建设资金的困难、现场事故的频发等,他们不畏艰难,克服种种困难,最终把山西漳河水绕着太行山引到林县的动人故事。电视剧最后一集讲述了青年突击队在国家百日修整的政策下偷偷打隧洞并困隧洞感人故事,让人潸然泪下,伟大 的工程,伟大的人民,伟大的祖国 。

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和民乐人民修建水库在同一个时代,故事是如此的相似,甚至一些细节也是相似的,不过一个把水引进来,一个是把水截起来,因水与大自然抗争的故事。

3.

红旗渠


百度词条这样介绍红旗渠:

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2016年10月,红旗渠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7年1月,红旗渠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4.

做饭和恋爱


朋友说,刚洗完碗,突然有个感触。本质上,做饭吃和谈恋爱很像。谁不喜欢自己做的香喷喷的饭菜呢,就像谁不喜欢甜蜜蜜的恋爱呢。但是吃了一片狼藉后的洗碗实在是太难受了,就像吵了一片狼藉后的分手实在是太难受了。所以我们常常因为怕洗碗而不做饭,常常因为怕分手而不恋爱。
这个感触实在是经典,我估计没有做饭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