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境空明,山水为伴,人间有味是清欢

 安冬悦 2021-11-15

每晚8:07

与你相约,不见不散


01.
“禅定”这种行为,并非独属于佛教徒,它属于每个想要获得清静和自在的人。
禅定意在调服心性。在白雾弥漫的山林,我独自行走着,一边压抑住所有散漫无章的思绪。
人在红尘里打滚久了,念头就会如乱马狂奔一般,奔腾不息地冒出来。想得多了,就会影响到做正事的专注程度。
叮咚的水声,来自一股细细的山泉。那山泉无论四季,都像雪水一样冰寒彻骨,从中捧起一块凉玉,洗刷温热的脸,顿时神清气爽。
我弯下腰,折起数朵小太阳似的旋复花,然后把它抛到山泉里。让杂乱的思绪也如花朵一样随水飘远。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想起李太白的诗句,“别有天地”,不仅仅指此处的景色非同人间,更指代心境在走到新天地里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明净。
至此,山是山,水是水,眼中一片清明。
觉察到念头,不去执着,让它来去如行云飘散,直至意念减灭,波澜平息,心如止水。这是我禅定的方式。
02.
现代的大城市,灯红酒绿,总是带着无限的诱惑力。
所以,很多人一厢情愿地认为,选择抛弃这一切,归隐山林的人,一定是受到了来自命运的打击,产生了失落和无望的情绪,所以想要归隐山林。
这种想法,其实是主观意识里先入为主的强加,如果把一个人的归隐和对外界的不满联系起来,实在有失偏颇。
我喜欢长久地居于山林,是出于天性里对于自然的热爱。
在山外,对于纷杂繁乱的世事,有时我也会感到心神不宁,所以需要调节一下心境。对于我来说,每一次迈入自然,都是灵魂的清理之路。
如果说,身躯是思想的载体,那么,旅行就是清洁载体的方式。
归隐于我而言,如同倦鸟在薄暮中寻找的栖息的树林,等到旭日又一次喷薄,我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开始新的旅程。

03.
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一种想要成功的野心催逼着我奋力前行,我追寻着成功,就像寻觅华枝初绽的桃花。
但,万事并非皆如意。所以在受到打击后,感到失落也是正常的,但是我不能长时间地沉迷于低落的情绪当中,要学会自我调节。
自然的万物,是一种新鲜美妙的刺激,让人精神振奋,如同花朵承接阳光雨露。
一个不沉迷于追名逐利的人,总是能够及时地发现身边的美好。
清溪象征着心性的宁静以及流转、变动的状态,而山花则象征着热烈的心性和一串串璀璨连续的念头。幽林里的山泉,河对岸的垂柳,十五夜的白月,在我眼中,都别有意趣。细心描摹每一个在他人眼中看来很平常的景物,心中的快乐难以言说。
一个人的状态,一点也不寂寞。这样清静的、什么都不想的状态,真的很难得。
庄子里的鲲鹏,逍遥于蓬莱,茫茫的大海是它肆无忌惮的游乐场。而山间的天地之于我,亦如大海之于鲲鹏。
04.
无数迢迢若桃花流水的光阴,就这么过去了。洗尽风尘,登山临水,一遍遍把所有的想法自我清空,这样就能更加专心地投入。
换个角度去思考,此时梦想暂未实现,并非代表它永远也不会实现,而是说明自己还需要更多的磨砺。
如果你也想放下手中的杂事,去山中休息一番,那我也要拿出宋代文学家罗大经的古文,赠与你:“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吸之。”
愿你在无穷无尽的山河大地里,持一颗高远的心,看淡尘世的变幻和沉浮。
转瞬又念起苏东坡的一句诗文:“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前半句说的是菜肴之味美,后半句说的是,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那清淡的、山野间逍遥畅游的欢愉啊。
心境空明,山水为伴,人间有味是清欢。
愿你心静如水,品人间真味,享浮世清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