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mall综述】南京大学金钟教授团队:提升高容量硅基负极锂离子电池首圈库伦效率的研究进展

 DT_Carbontech 2021-11-16

文章DOI: 10.1002/smll.202102894

可再充硅阳极锂离子电池(SLIB)以其理论容量高、工作电位低、自然资源丰富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过去十年中,在延长SLIB的使用寿命和保持其高容量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近几年来,SLIB的低初始库仑效率(ICE)这一有害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ICE值是全电池设计的核心指标,它深刻地决定了活性材料的利用率和组装电池的重量。在此,盐城工学院孙林博士和南京大学金钟教授合作在近日发表在small期刊上的综述回顾了改善SLIB的解决方案的最新进展。作者们首先讨论了影响硅基负极锂离子电池首圈库伦效率值的因素,重点从结构调控、预锂化策略、界面设计、电解液添加剂、粘合剂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文章着重介绍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挑战,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讨论,为合理设计和开发最先进的技术以解决滑道低冰恶化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滑冰升冰的研究结论和未来的研究前景。

概述了用硅阳极改善锂离子电池ICE的建议策略

文章重点

1、在过去的十年中,通过各种方法已部分解决了硅阳极ICE值低的恶化问题。特别是结构设计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它涉及到硅纳米结构的构建(将硅缩小到具有各种形态、尺寸和多孔结构的纳米尺度)和硅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碳、金属、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复合)。通过稳定SEI膜来调节Si结构有望提高ICE值;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Si的纳米结构有利于寿命,对ICE值有害,因此平衡副反应和电极稳定性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SiOx阳极,硅基材料表面氧化层的存在被认为是提高循环寿命性能的有效促进剂。然而,SiOx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严重副反应将导致ICE值的显著降低。因此,在设计和制备硅纳米结构时应同时考虑循环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

2、同时具有拉伸强度和柔韧性的新型电解质添加剂和粘结剂的设计已迫在眉睫。虽然SEI膜的成分复杂,但硅阳极的库仑效率与电解质成分、保护添加剂、杂质浓度、充放电条件等有很大关系,电解质添加剂有助于稳定生成的SEI膜;同时,新型粘结剂可以实现电极的高稳定性。应该考虑到,粘合剂的传统作用仅仅是作为一种粘合剂网络来支持活性物质和电流集电极上的炭黑等电子导电稀释剂。然而,随着高容量合金电极的蓬勃发展,设计具有多种功能(如机械坚固性、优异的粘附能力和良好的分散性)的聚合物粘结剂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从新型电解液添加剂和粘结剂的角度开发具有高ICE值的硅阳极成为可能。

3、预锂化是有效提高硅阳极ICE值的必要而有力的策略。但是,应该指出,目前的预浸法通常涉及复杂的程序和/或高成本。此外,从预锂化机理的角度,需要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来更好地理解预锂化动力学和Li+离子扩散机理的限制因素。同时,经过预浸处理后,密切关注SEI膜的表征和调控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寻找合适的锂源进行预锂化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实现化学预锂化的商业化,开发具有足够低氧化还原电位的活性锂试剂以补偿不同阳极内锂离子的损失仍然具有挑战性。需要注意的是,预锂化试剂与电极粘结剂的相容性需要进一步考虑。此外,由于化学预锂处理后的电极在空气中不稳定,需要研究改善预锂处理电极空气稳定性的方法。

4、不可避免的硅氧化物的存在将导致严重的不可逆副反应,在第一次蒸馏过程中,从而导致ICE值显著降低。然而,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表明,部分氧化硅的存在有利于延长寿命,因此这一点存在一定的争议。为了获得具有高ICE和良好循环稳定性的硅阳极,应该强调在石墨碳中原子分散硅和/或硅表面有保护基团的设计和可控制备的新见解。事实上,这是一个平衡的计划,提高了ICE值,降低了循环的稳定性。

5、迫切需要先进的技术来表征SEIs。虽然已有许多技术用于探测SEIs的形成,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但实际薄膜的形成、生长和演化的深入机制仍不明确。另一方面,现有的原位电池无法完全模拟真实的电池运行条件,由于反应机理的复杂性,电极/电解质界面上的电子和离子输运动力学仍然缺乏详细的信息。因此,迫切需要开发能够同时获取所有信息的集成技术,以便为电极材料的合理设计提供更完整的图像。

免费领取中国硅碳负极产业地图

领取方式

1. 转发本推文到朋友圈,集36个赞,即可免费向联系人领取《中国硅碳负极产业地图2021版》纸质档一份(包邮),限量100份。

2. 如不想通过集赞的形式获取地图,也可以选择直接购买,限时优惠价88元(包邮)。

3.报名参加第六届国际碳材料大会即送纸质版产业地图(限量200份)

Carbontech2021碳基储能论坛

议程设置

12月13日(星期一)

14:00-14:25

全球动力锂电池的发展:现状,挑战及前景

张久俊,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特聘教授

14:25-14:50

电化学储能助力碳中和

马福元,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化学储能首席研究员

14:50-15:15

中国储能产业政策与发展潜力展望

李楠,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博士

15:15-15:45

茶歇 & 展区参观

15:45-16:10

碳基储能材料的设计构筑方法及挑战

邱介山,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化学工程学院院长

16:10-16:35

超长寿命电池储能技术及应用

阮殿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宁波大学教授

16:35-17:00

纳米线储能材料与器件

麦立强,武汉理工大学教授

17:00-17:25

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性能

宋怀河,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18:00-20:00

欢迎晚宴

12月14日(星期二)

09:00-09:25

新一代的高导电单双壁碳纳米管的开发和应用

毛鸥,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研发总监

09:25-09:50

超高纯度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和碳纳米管干粉导电剂

李卫力,诺瑞(深圳)新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

09:50-10:15

锂电池导电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路崎,卡博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能源材料业务中国区应用开发负责人

10:15-10:40

碳气凝胶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金亮,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新材料事业部研发经理

10:40-11:00

茶歇 & 展区参观

11:00-11:25

碳纳米管的结构设计及在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换中的应用研究

杨植,温州大学教授

11:25-11:50

新型碳基复合锂-硫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

郑时有,上海理工大学教授

11:50-12:15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构建及其储电性能

何孝军,安徽工业大学教授、化学化工学院院长

12:15-13:30

午餐 & 展区参观

13:30-13:55

钠离子电池用碳基负极材料的设计构筑

杨卷,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

13:55-14:20

煤沥青基碳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雷成,宝武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

14:20-14:45

锂离子电池快充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潘广宏,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14:45-15:10

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

王振波,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15:10-15:35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预锂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杨乐之,长沙矿冶研究院先进材料研究所副所长

15:25-15:50

茶歇 & 展区参观

15:50-16:15

石墨烯和Mxene基致密储能材料与器件

李运勇,广东工业大学教授

16:15-16:40

多层石墨烯在铅-碳动力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黄伟国,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

16:40-17:05

硬碳材料研究进展及应用

范拯华,上海杉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

17:05-17:20

一维电纺碳纳米纤维的可控设计及其储能研究

徐常蒙,青岛科技大学

12月15日(星期三)

09:00-09:25

锂离子电池碳负极的发展趋势

周向阳,中南大学二级教授

09:25-09:50

功能化纳米碳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在能源转化与存储领域的应用

刘栋,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

09:50-10:15

高比容量锂电池电极材料的理性设计

宰建陶,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10:15-10:35

参考话题:纳米硅基负极及产业应用

张海娇,上海大学教授

10:35-11:00

高性能硅基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

徐泉,北京壹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11:00-11:20

茶歇 & 展区参观

11:20-12:20

圆桌对话: 硅基负极的商业化策略

1、纳米硅、微米硅、氧化亚硅的优缺点适用终端领域和挑战?

2、企业纷纷布局,市场需求大,如何实现低成本大批量稳定生产?

3、在“双碳”和“限电”政策下,硅基负极发展的困难有哪些?

4、硅碳负极的商业化瓶颈,循环稳定性差,如何解决?

5、针对硅氧碳负极首次效率低的问题,目前预锂化或预镁化(材料端和极片工艺端)取得的进展、困难点及对应的改善方法?是否还有更安全、成本更低、更易加工的方案?

6、硅基负极的应用之路,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在终端产品(如两轮电动车、汽车、3C产品)的市场规模?

7、硅基负极电池体系:比如粘结剂、导电剂、电解液等的匹配选择?

8、目前的快充问题,硅属于半导体,如何有效提升硅基负极的快充性能?

9、高容量硅基负极的应用规划?硅基负极能否成功应用于半固态电池,目前的难点有哪些?

主持嘉宾:刘萍博士,上海昱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参与嘉宾:徐泉博士,北京壹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李喆博士,安普瑞斯(南京)有限公司材料研发部负责人主任研究员

夏进阳,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副部长

周向阳,中南大学二级教授

.................

参会报名

码上报名

联系人

王城英:17855813137(微信同号)

章群群:15314597971 (微信同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