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业以后我们的人生轨迹很少能重合了

 天涯v深海微澜 2021-11-16

“今天复习得有点累了,改天再聊吧。”

室友小东说完这句话,背过身子去,不一会空气中便传来起伏的鼾声。

这是302寝最近的常态,偶尔的晚安歌曲会让小飞思绪神游,以为自己又回到了刚上大一那会儿,那些夜晚他们有聊不完的话题,即便是疫情期间,四个人的嬉笑怒骂也会穿过屏幕彼此汇聚。

“好像从大一开始,我和小东没有什么事情是分开的。”小飞借着一点电子屏幕的微光,写下来最近这件让他十分介怀的事情。

“我们一起做志愿者,一起参加学生会,还一起去看了草坪音乐节。”

而现在小飞在八点以后起床时,小东就已经出现在图书馆六楼靠窗的位置上,继续自己高数复习的长征。晚上十点以后他们也会在寝室见面,只是两人简短闲聊几句后,都会赶着转头去忙各自的事。

发生这样的转变,理由其实很简单——小东要考研,而小飞准备找工作。

偶尔他们有机会一起吃饭时,小东说起的话题也都是关于考研的:

“我准备考哈尔滨的学校。”

小飞很诧异:“但是你一个南方人去那么冷的地方会不会不太适应?”

小东就继续扒拉着饭然后说:“其实也还好,有暖气啊。”

小飞又追问:“可是你以后不打算去一线城市发展吗?”但小飞很快意识到,他并不能再和从前一样,提出更多自己的想法了,毕竟这是小东的未来,如何选择、如何计划决定权都在他自己手中。

“没有可是了,你觉得好就好。”

小飞的余光扫过小东的手机,各种考研交流群、自律互助群频频刷新着消息,而小东也趁着午饭的一点休息时间掌握群里最新的资讯。

去面试的路上,小飞突然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好像两条地铁线,也许偶尔会有短暂的交汇,但最终要去往不同的目的地。

今天是高中同学毕业三年后第一次聚会。

小涵挑了新买的一条裙子,在鞋柜里翻找合适的搭配。

“三年过去了,不知道还能不能认出大家。”

小涵最想念的还是高中时候特别要好的朋友小霜,那个默契到连高考分数也只和她差一分的女孩。

她们填了两份完全一样的志愿,但还是阴差阳错地录取到了天南海北的两所学校里。第一年她们每天都要打视频电话,会在过生日时给对方寄去满满一袋的礼物。但渐渐地,她们有了各自的新朋友,联系频率也大不如从前。

小涵一直关注着小霜的朋友圈,发现她换了发型,加入社团后会隔三差五地发练舞视频,平时喜欢发一些出去玩的街拍和美食——由于高中时期不经常使用社交平台,小涵觉得朋友圈里的高中朋友总是时而熟悉时而陌生。

这次见面,小涵坦言自已很忐忑,和老友相处还能不能重回曾经的默契?会不会因为生活环境不同而缺少共同话题?

同学们围坐在一桌,小涵特意留下身边的一个位置,和面前的同学闲聊,时而看看消息提示,时而望向门边。

终于!是她来了!

小涵还是可以一眼认出来,那个走路特别轻巧的女孩,三两步就跳到了自己身旁,非常自然地打招呼坐下“我来晚啦”。小涵便如释重负地调侃道:“以前你也总迟到,还是改不了这毛病。”心里像是哼起《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一样开心。

这顿饭,她们并没有因为彼此的变化而感觉尴尬或是疏离,这是小涵始料未及的。原来,就算是不在同一个城市,不学同一个专业,遇到了不同的人和风景,错过了彼此正在进行的人生,还可以唤醒这份沉寂已久的友谊。

“下次见面,应该是过年了吧……过年一定要见面!”

“有空常联系呀。”

小涵想,哪怕还会久久不联系也没关系,只要两个人之间一直有一条线牵着,走得再远都可以在线的两端彼此相望。

很多人习惯了高中的三五成群,到了大学却发现,原来找到和自己步调一致的人从不是一件易事。

高中时大家上一样的课,做一样的题,聚在同一间教室里,为了考上大学这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学习永远是大家的共同话题。但在大学里,许许多多不同的路口横在我们的眼前,即便是同样的路口也会通向不同的风景,即便不愿,但我们总要分散开来为各自的未来努力。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场独自的修行,家人也好,伴侣也好,挚友也好,都只能陪伴这一段行程,无法承诺我们一定能够在下个路口见。

所以,孤独感一定会有,适应孤独也是每个人必修的一门功课。

你看校园里来来往往的同学们,有人要赶去为一场文艺汇演排练,有人马上要做奖学金答辩,有人也许赶去勤工助学岗赚取补贴。每一个人都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不紧不慢地驶过,说不定下一秒又会经历怎样的相逢或离别。

在每一个短暂的行程中,或许你都会幸运地找到一些可以同行的人。每一次或长或短的际遇,都构成了一段足够珍贵的记忆。

虽然无奈,但我们没有办法扭转“我该走了”的瞬间;但当邂逅降临时,我们仍然能够无比坦诚且坚定地说道:“来吧,这一程我们一起做个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