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季度再添两起2亿美元融资,新兴法律服务业需要一本机构版报告

 律新社 2021-11-16

如果全球范围内的法律科技领域只有两个明星赛道,我们可以轻易地、充满确信地说,是合同科技e-discovery。暂不深究对错,四季度的两起2亿美元级别的融资至少为这一结论继续提供了支持。而且,这两笔融资的背后投射的是顶级投资机构的身影。

10月27日,合同科技赛道的InCloudCounsel改名为“Ontra”(窃以为是取contract的“核心、精髓”之意),并宣布完成2亿美元的B轮融资,而领投机构是黑石。今年合同科技赛道的一级市场融资堪称火热,而年度融资明星不出意外的话将属于Ontra。这让人惊讶,作为PE的黑石进入了合同科技的早期轮,并将早期轮金额推至2亿美元级别,也意味着这一赛道在美国的技术和应用前景方面的成熟度又上了一个台阶。而在中国,合同科技虽可以说是技术领先于市场应用的典型蓝海赛道,但实际上普遍来看,中国合同科技的技术中的数字化内涵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技术与市场的双重潜力将延长这个赛道从蓝变红所需的时间,而资本要做的正是加紧布局,而他们也确实在这么做。

同在10月,顶级投资机构红杉通过秀合同进入合同科技赛道,将合同科技在中国的受关注度推向了新的高度,而这不是红杉在全球范围内对合同科技的第一笔投资。实际上,美国合同科技独角兽Ironclad在2019年的B轮和C轮以及2020年的D轮都早已有了红杉的身影。此外,Ironclad在2021年5月还为巨无霸型企服平台Salesforce单独开放了D+轮融资。

一般来说,顶级VC和战略投资者的介入叠加晚期轮的繁荣意味着这一赛道已经接近成熟,新一代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产品在市场上的买方)对技术的了解和品牌的识别能力也愈发成熟,这一赛道的科技产品的销售将有望加速实现从销售驱动(Sales led Growth)向产品驱动(Product led Growth)的转变,市场将有可能快速被瓜分。而对于新入局者,以及那些已深耕文件处理领域并计划向合同生命周期管理横向拓展的公司,将值得对进入这个巨头林立的市场的决策三思而后行。然而在远未达到充分竞争的中国,这一赛道的机会仍在向新入局者展开。11月4日,甄零宣布获得3000万天使轮融资,而这距其公司成立仅用了9个月时间。

以下是今年合同科技赛道已公开金额的融资事件(不完全统计):

11月2日,e-discovery赛道的Everlaw宣布完成2.02亿美元的D轮融资,投资机构中,我们再度看到了Everlaw过去五年中从A轮到D轮的那个不离不弃且一路追加投资的Andreesen Horowitz。没错,顶级VC对e-discovery的关注为时已久。实际上,不计入如Relativity那类未公开融资金额的企业,今年融资公开金额超2亿美元的e-discovery企业还有另外两家——Reveal和CS Disco。Reveal于1月在PE轮定向获得了K1的超2亿美元投资,而CS Disco则在NYSE的IPO融入了2.24亿美元。

我们也许可以小心翼翼地判断,如果法律科技领域有哪个细分赛道已经表现出过热,那无疑是e-discovery。不过,这不见得与中国无关。e-discovery早已超越了其字面意义的、同时也是似乎与我国的诉讼制度不甚相关的“电子证据开示”,e-discovery代表着数字化技术的前沿领地,并且与即将爆发的泛行业化的合规科技有着深层次的相通关系。

终于,我们将话题引向了合规科技。我想说,如果认为法律科技的明星赛道仅是合同科技和e-discovery,那么这一定是轻率的、难以充满确信的想法。合规科技(RegTech)是通过运用技术来满足GRC(Governance, Risk, Compliance)要求,从而减缓经营风险尤其是法律风险的产品,最早应用于金融业,因而长期以来被视为一种金融科技(FinTech)而被法律科技(LegalTech)界所忽视,而ESG和强监管时代的GRC正在令合规科技的使用场景突破金融业进而向泛行业覆盖。

合规与传统法律服务的最大不同在于,传统法律服务一般解决具体的或已发生的法律事务,而合规需广泛关注与企业经营相关或潜在相关的所有法律法规,并对未发生但存在风险的事件进行持续的预防。这让合规成为一项极其复杂的管理型事务。但AI和大数据技术正在使如此复杂的合规工作在执行层面变得简便易行。如今,传统FinTech企业、四大会计师事务所、e-discovery企业、RegTech点解决方案工具开发商,甚至法务系统服务商都正在借助数字化技术进入合规科技领域。

著名的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师养老基金今年以15亿美元对Hg手中所持有的MitraTech的多数股份进行了杠杆收购。MitraTech是知名的法务部/律所数字化系统提供商,但并非被广为人知的是,MitraTech同时也是一家合规科技提供商,而且合规科技业务的重要性正在快速上升。被安大略教师战略入股后,MitraTech迅疾开始新一轮的对外收购,其中包括对德国合规科技提供商Alyne的收购。

合规的范畴太过广泛,因而合规科技未必体现于整体解决方案。点解决方案或者某一个合规环节的解决方案都属于合规科技,具有在更细分的领域内独立发展的空间,因而也拥有被投资或被收购的潜力。今年在D轮融资7亿美元的中国企业第四范式是一家企业级数字化解决方案综合提供商,法律和合规并不是他们的主营业务,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凭借违规识别与预测和金融交易反欺诈功能切入合规科技领域。第四范式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对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内部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并得出违规点模型,使之有能力对违法违规交易行为进行识别,从而提升了对风险因素的预判能力;对于反欺诈的需求,第四范式基于持卡人历史交易信息、当前交易信息、设备信息、地址信息等多维度数据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挖掘和刻画每一笔交易背后的欺诈风险。

据Applied Market Research预测,合规科技的市场规模在2020年至2027年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3%,在2027年将达到283.3亿美元。假设合规科技公司的市销率(EV/Revenue)为8,则六年后合规科技公司的总市值将超过2000亿美元。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正处于将合规科技市场推向成熟这一过程的初始阶段。投资者的目光也越来越多地投向那些希望升级数字化技术的现有的合规科技公司,以及带着新技术投身合规科技的初创公司。

让我们来看看今年仅上半年的几起典型的涉合规科技企业的一级市场融资事件:

关于合规科技、合同科技以及更多新兴法律服务业赛道的分析,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在《新兴法律服务业发展报告(2021)》中发现更详尽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兴法律服务业发展报告(2021)》是一本既面向业内人士也面向投资机构的报告,因而在报告的英文名称中,我们使用了“Institutional Edition”字样。

这份报告覆盖了国内外150余家典型企业(品牌/机构)的信息,并至少对其中的70余家做了一定程度的深入分析。报告内涉及到的企业或机构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报告内含有大量图表,包括:

表1:新兴法律服务业分类

表2:律所数字化的范畴

表3:2021年前三季度全球主要交易所IPO事件

表4:发达国家近年一级市场融资概况对比

表5:发达国家2021年一级市场大额融资事件

表6:发达国家2021年前三季度主要并购事件

表7:中国2021年一级市场融资事件不完全统计

表8:新兴法律服务业部分领域近年EV/EBITDA参考值

表9:宏观因素对法律产业价值链的影响的趋势分析

表10:新兴法律服务业企业从成立到成为独角兽所需时间

表11:2021年合同科技赛道融资情况

表12:2021年综合型ALSPtoB融资情况

表13:2021年上半年合规科技领域一级市场主要融资事件

图1:新兴法律服务业时间线

图2:德勤LEM体系

图3:三大法律信息服务商近年战略性资产交易情况

图4:律兜供应链与服务端相互促进的法律生态图

图5:MitraTech的Enterprise Compliance Suite各板块简介

图6:MitraTech的ECS中关于风险管理的ClusterSeven板块

《新兴法律服务业发展报告(2021)》将于近日付梓,谨希望能为业内人士带来虽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至少是有独立视角的行业观察。

敬请期待新兴法律服务行业洞察连载(共四篇)第三篇:《在梳理了新兴法律服务业独角兽名单后,我们有一些发现》。

来源 | 律新V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