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详情

 新用户8422sPw0 2021-11-16

他是当今画坛造诣全方位的最高寿书画家。他为了写生,99岁时,曾远赴云南观虎跳峡,登玉龙雪山,101岁登华山,102岁登泰山。

105岁时,他除了头发有些花白、耳有些背以外,走路不要人扶,且举止自如。

直到108岁时,还在作画刻印,活到110岁仙逝。

他就是曾与张大千齐名,有“百岁画仙”之誉的晏济元。

(1901年——2011年)

1901年,晏济元出生于四川内江县茂市镇万家场,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父亲晏辉廷为前清诸生,长于书画、治印,又善于经营农耕和糖坊。

晏济元自幼就表现出艺术天赋,父亲着力培植,除亲授外,也延请内江名人、清末秀才张曲斋为晏济元教授古典诗词、魏晋书法、绘画技法,而后晏济元潜心研习。

在家学饱养、严师重教之下,少年晏济元已经具备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及艺术素养,为其一生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晏济元与张大千不但有同乡之谊,更有姻亲之谊,张大千比他大两岁。童年时两人形影相随,一起玩耍,一起研习书画,情同手足。那时候偶尔两人得到零花钱,总会相约着一起去买字帖或买小人书。

由于几乎都喜欢临摹八大山人、石涛等作品,所以外人看来,张、晏两人的作品有着相近的风格,同样的章法,气势恢弘,体现出对古代书画艺术的传承。

1921年,动荡的时代令人苦闷。晏济元放下了画笔,毅然离开故乡,到成都寻求强国之路,用直接的、最彻底的方式为国尽忠。他先后在成都基督教青年会学习英语,随后考入成都机械专科学校。

1935年,抱着“只有科学才能拯救中国”的理想,他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铁道讲习所、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学习工程术科。

1949年重庆刚解放,晏济元所学的工业技术知,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被分到一家工厂担任技术工作,业余钻研书画。

晏济元的一生可谓几经挫折、屡受磨难,1957年,晏济元被错划为“右派”,1964年意外摔成重伤而瘫痪八年,“文革”时又陷入无休无止的灾难漩涡……他曾无奈的自嘲“死”过12次。

然而,如此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让生性本就宽厚善良、耿直坦荡的晏济元练就了宠辱不惊、豁达从容的宽广气度和博大胸怀。

虽然瘫痪在床八年之久,但他从未放弃过画笔,如今见到的书画作品很多都是趴在床头完成的。他虽身居陋室,犹存济世之心,偶尔通过卖画来度日,但是精品都悉心保存得以留到今天。在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同时,他的书画还日益精进。

晏济元不但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和篆刻,还擅长工笔、重彩、写意、泼墨、白描等多种绘画技法。他从未正式拜过师,对于书画,他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他曾说:“普遍的说法是画画要求形神兼备,可是我觉得这不够,画画最重要的是心。画画时应该表现出你自己的心。”

很多人与晏济元交谈时,都会提一个关于长寿秘诀的问题。这位百岁老人说的最多的就是心态。一种荣辱不惊,清心寡欲,包容平和的心态。就像他被错划成右派时所说:“人生就像一出戏,当右派就像唱戏要演坏人,演完就完了。”

的确,人生如戏,成败与得失在当时,必然会左右我们的心情。但如果置于人生大舞台之上,却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稍纵即逝的闹剧,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历经百年的风雨飘摇,晏济元以其超人的平常心淡然的走完他110岁的人生。他留给后人的,除了优秀的艺术外,应该还有很多很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