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的家庭教育指导老师是家庭幸福的润滑剂

 梦中公园 2021-11-16

好的家庭教育指导老师是家庭幸福的润滑剂

在家教群里,这样的信息在增多:不找科目辅导,找心理辅导。许多家教都提到,家长会提出帮助孩子做心理辅导的诉求。

听着“知识改变命运”长大的一代人成为父母时,突然发现,这句话似乎已经不能成为说服孩子好好学习的理由。孩子努力认识世界,父母努力了解孩子。

一向内敛的小宁,也有和家人顶嘴的时候。“和外婆道歉!”王韬有时候必须介入他们的家庭关系之中,他在小宁面前有些威信。

某次课后,妈妈、外婆把他留下,在门外悄悄请他开导小宁。王韬是河南来的考生,面对两位上海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嘱托,王韬点头应和,其实他只听懂了个大概——单亲家庭不容易,孩子内向,考前多关注他的情绪波动。

学习心理学知识,已经是张恒辅导孩子必备的内容。除了备课,他抽空就读弗洛依德、荣格、阿尔弗雷德,他会把《自卑与超越》推荐给不自信的学生,他也看《卡耐基》的成功学,读《曾国藩家书》和《李白传》。

“我一个人的经历有限,大师的思路、历史人物的事,能帮着我引导学生。”他会给学生讲,李白虽然天赋过人、潇洒不羁,但在成名前,也经过数年的潜心苦读。

去年疫情期间,张恒接了一个新学生小厉,当时的成绩只有200分左右,做题基本靠蒙。小厉妈妈给他换过几个家教,她不要求具体学校,只要考上高中就行。

第一次上课,小厉就对着张恒甩了句:“你就是个恰烂钱的。”张恒也没客气:“不是看在钱的份上,我也不会教你。”

张恒并不在意小孩子的语言攻击,两个相差不到十岁的男生,就这样面对面,在家长的撮合下,从并不愉快的开场变成了“师生”。

张口就是要钱、说话没有尊重、偶尔聊得高兴也会很快闹僵,小厉和父母的关系不算融洽。他请张恒帮忙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父母谈条件——可以听话上课,但是要买一套高配置的台式电脑,每周按规定时间打游戏。

小厉的妈妈同意了。电脑买来了,不是高配置台式机,而是一个笔记本,小厉很不满,出于对父母承诺打折的反击,他也不控制游戏时间,上课继续捣乱;他总吵着去日本学动漫,但父母觉得他只是三分钟热度,早早出国可能走弯路。

他和父母之间,互不信任。

“也许方式你不喜欢,但他们是爱你的,谁还愿意给你花这么多钱?”一次课后,张恒和小厉谈心,希望缓解他和父母之间的僵局,聊着聊着小孩哭了,他告诉张恒,曾有段时间,父母之间出了问题,妈妈离开家一年多,没有管他们爷俩。

“既然没想好好养我,干嘛要生我!”小厉眼里,冷暴力是最好的攻击方式,最长的一次,一年多没有和父亲说话。

哭过了,道理说完了,一觉醒来继续叛逆。小厉会把学校老师对他找家教的不屑,直接转达给张恒,看他的反应。很多次,张恒都想放弃这个孩子了,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我其实不缺学生,但我觉得他可以考上高中。”张恒在日积月累中,和小厉“相爱相杀”地往前走。

周末,小厉会给张恒做饭吃,平时也会蹭蹭老师的外卖,为了把饭钱攒下来买手机,十块十块地攒了几千。

“你看,这孩子是有毅力,如果能用在正事上。”张恒说。

[记者手记]

课外辅导应关照到每个孩子不同的成长需求

四个月后,小文考分不错。第一时间,小文妈妈把成绩发给了赵玉报喜,几天后,郑重邀请她吃了顿 “谢师宴”。

为了桃子的数学成绩再上层楼,妈妈买来两套拔高练习题。半年后,民办学校超额摇号政策出台,不再选拔生源,桃子妈选择了对口公办初中,女儿的数学成绩有所提升,却依旧不温不火,依旧喜欢玩电子游戏。

中考前两个月,张恒接到了小厉妈妈的电话,声音有些疲惫,她表达了放弃的想法,张恒鼓励她,“还是有进步的,我们再坚持下。”仅一周后,小厉又一次挑衅行为彻底激怒了他,课上到一半戛然而止。那天之后,小厉再也没出现过。

有的人成功“上岸”,有的人还在游。但这一切都是暂时的。校外补课,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也许并不只是成绩。

王韬说,带家教的过程中,看得出家人往往是很宠爱孩子的,他们舍得花钱,但有些学习习惯没有培养好,只想靠课外补习,短期可能见效,但治标不治本。

成长在一座二线城市的张恒从小就是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他几乎没有补过课,一本新概念学了很多年,因为每个故事他都和同学演成了话剧,这对他激发英语兴趣产生了深远影响。

“有些孩子会和我谈理想,想当歌手的,想当画家的,但他们都要先答完中考的试卷。”张恒说,他对“放弃”小厉这件事耿耿于怀,“今后还会有人愿意认真教这个叛逆的男孩吗?他是否去了日本学动漫,像攒钱买手机那样有毅力地学下去。”

说到这里,张恒想起了他的大学同学,几年前他以全区前10名进入上海“四校”之一,在最近一篇自述文中分享了这样一个细节:“高三的时候我坐在最后一排,每次发成绩,考卷从前传到后,坐在我面前的学霸都会有的没的翻看后面所有人的成绩,最后这张不及格的卷子,传到我手里。知道这是什么感受吗?”

如今,这个同学申请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在上海一家留学机构工作,任英语助教。这段学生时代的创伤,他用了许多年才得以化解,而当时并没有人了解他的内心。

流水线化发卷子的教培机构太过可怕,课外辅导的最基本要素应该是关照到每个孩子不同的成长需求。用桃子喜欢的电子游戏做比喻,我们的课外辅导,不应该只是一座座给孩子刷题升级的副本,而应该是跟在孩子后面的一名辅助,驱散孩子各种Debuff,甚至能治愈孩子的内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