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胀胃下垂?中医帮你“补”回去

 mxb08 2021-11-16

商务合作热线0771-2622004

现代医学认为,胃下垂是指站立位时胃全部(包括胃大弯胃小弯)下降至不正常位置,并伴有胃张力低、蠕动明显减弱的一种功能性疾病。胃下垂是由胃韧带松驰所致。

图片

(网络配图)

轻者临床表现不明显,较重者上腹不适或疼痛,食后尤甚,纳差,恶心,嗳气,大便不调,腹部有坠重感,胀痛以立位较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劳累加重。

久病后可见形体消瘦、心烦失眠、气短自汗等表现。腹部膨胀、张力极弱,常有振水声,舌淡或淡暗、脉沉缓或沉弱无力。

图片

(网络配图)

俗话说,“二十岁前人养胃,二十岁后胃养人”,胃的好坏,直接关乎人体健康,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不健康,人体必然受影响。

中医学虽无胃下垂之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当属“胃脘痛”“胃胀”等范畴,其病因是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失运,气虚下陷所致,针对病因,补脾益胃,升举下陷之气为治疗大法。

治疗方法

处方:黄芪40克,炒枳壳30克,神曲15克,升麻、炒白术,防风各12克,砂仁(后下)10克。

加减:伴呕吐者,加法半夏、竹茹各10克;食欲不佳者,加鸡内金、麦芽各10克;胃脘胀甚者,加木香10克;便溏者,加山药、炒薏苡仁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

98例胃下垂患者经本法治疗1~3个疗程,总有效率达94.9%。

典型病例

李某,女,53岁。患者诉胃脘部不适,时胀闷伴食欲差,食后病情加重已有20年。形体消瘦,近因劳累过度,病情加重,在当地卫生院治疗3天无效。诊见患者形体消瘦,面色萎黄,食欲欠佳,食后胀闷不适,胃脘有下坠感,时时欲呕,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X光钡餐造影示胃底部在胯骨连线下4厘米,提示胃下垂。

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治宜补益脾胃,升提下陷之气。

处方:黄芪40克,炒枳壳30克,神曲15克,升麻、炒白术,防风、法半夏、竹茹各12克,砂仁(后下)10克。

图片

(网络配图)

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5剂。患者服药后症减呕止,上方共服40余剂病告痊愈。经X光钡餐造影胃在正常生理位置,至今病未再发。

本方由补中益气汤化裁而成,补中益气汤是治疗气虚下陷诸症的名方,加上具有治疗胃下垂功能的枳壳更增加了补中益气汤的升提作用。神曲、砂仁健胃消胀,防风鼓舞胃气,全方有补脾益胃,升提下陷之气的作用。

来源丨综合自《医药星期三》、云南中医

编辑丨周思初

二审丨张越

终审丨刘慧英 张如贤

《医药星期三》是以中医药治疗为特色,刊发医药保健、健康养生知识为主的专业保健科普报。本报全国邮发,邮发代号47-66,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