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权年少时期,把祖宗基业达到一个巅峰,为何说东吴败在其手里

 综合历史 2021-11-17

东汉末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但各个诸侯面和心不合,大家都有自己的算计,孙坚认为这样成不了事,只能黯然离开,此后一番奔波,给他打下一片基业,成为吴国的开国君主,但三国演义中对他的描述并不多,也许他是个二代,老祖宗早给他留下家底有关,不像刘备是白手起家,很难引起人的共鸣。

孙坚建立吴国,虽雄才伟略,但很快就病逝了,而他的继承人,或者说子嗣还年幼,而东吴占领一大片富饶之地,引来外部许多诸侯的觊觎,而内部又有许多宗族势力想要取而代之,只要成功就能成为一国之主,手握数十万大军,可以说当时的情况,是内忧外患,一般这样的情况,年幼的继承人,很难镇压整个朝堂,然后被谋朝篡位。

但孙权和孙策,两兄弟同心协力,暂时稳定住政权,但好景不长,孙策遭到刺杀,一时之间让朝局更为懂得,孙权凭借一己之力镇压下来,此后知人善用,得到周瑜和张昭等人的辅佐,开始清洗宗族叛逆,对外又出兵讨伐,显示武力,让别人对东吴不再小视,孙权在掌权后,开始发展国家经济。

孙权首先大力提倡多生多育,发展人口,有了更多人力,开始大兴水利,开掘运河,让整个国家蒸蒸日上,可以说祖孙三代的基业,都在孙权手上达到巅峰,也因此被曹操评价“生子当如孙仲谋”。但孙权在中年过后,人开始变得昏庸,做了许多糊涂事,那么孙权到底做了什么呢?

话说当年孙权还是很有远见,与刘备联合,在曹操雄心壮志,带领大军想要一统天下的时候,狠狠给了一击,在赤壁之战上,把曹操大半家底打掉,东吴和汉蜀也有了,修生养息的机会,但也让刘备借去荆州,虽然说是借,但在各为其主的情况下,其实是被要去了,而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谁都想要。

因此有了历史上的,关羽败走麦城,如果不是吕蒙设计关羽,关羽未必丢掉荆州,只能带着残部逃跑,最后被人捕杀。而关羽在水淹七军后,已经名震中原,如果没有上面的人默许,比如孙权,吕蒙是否敢设计关羽呢?

当然,这个更多的是猜测,但按情理上应该如此,因为如果让关羽镇住荆州,汉蜀就能快速地向外发展。在关羽去世后,刘备为了给兄弟报仇,直接举国之力攻打东吴,虽然东吴损失不算大,但汉蜀却因此衰败了。之后虽然再度联盟,但是汉蜀很难再给东吴助力,且双方已经貌合神离。

同时在两方相争之时,也给了曹操机会,让其“偷鸡”成功,夺取了东吴北防线,让其在北伐有了主动权。但此事之后,孙权为了平息相方怒火,又把吕蒙退出去,当了“替罪羊”损失一员大将,也不知是赚了还是亏了。

此时的孙权刚过了壮年,还不算太老,不立后也说得过去,因为子嗣不算少,但不立太子却是说不过去,并且立了之后又废掉,产生了极大的内部争斗。太子之位悬而未决,便让子嗣们都以为自己有机会,而大臣为了前途,必然需要站队,导致朝堂内党派林立,互相争斗,最后因为各种理由,被孙权斩杀。

孙权晚年,确实杀了或流放,许多有能力的大臣,这些举动让国本受到损伤,国力每况愈下。比如孙权祖孙三代的基业,是一手好牌,孙权年轻时凭借这手好牌,还拿到了地主,晚年就像出错牌了,导致大败亏输,小编说的是不是这个理。

在蜀汉灭亡十余年后,东吴的条件比蜀汉好很多,不管是资源还是人口上,但最后也没能逃过灭亡的命运,因此有人说东吴是败在其手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