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的朋友圈旅游摄影大赛刚刚落幕,大家都选出自己最喜欢的风景了没? 呵呵,有道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好的风景离不开山与水,今天我们就去诗经里看看,先秦的人们在游山玩水时会唱什么歌。 首先来一首在黄河边吟唱的,《国风·卫风·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跂(qǐ)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zēng)不容刀。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zhāo)。 (杭:通假字,通“航”。 跂:通假字,通“企”,指踮起脚尖。 刀:通“舠(dāo)”,意为小船。 崇朝:即终朝,从天亮到食时。指时间短。) 这是一位身在卫国的游子,他心中迫切地想要回到故乡宋国,却又只能在黄河边遥望而无法渡河归去。于是他用充满夸张与想象的诗句表达自己的心情: 谁说黄河很宽广?我要乘个芦苇筏航过去。 谁说宋国很遥远?看我踮起脚尖就望见它。 谁说黄河很宽广?我看连条小船都容不下。 谁说宋国很遥远?我要用一个早晨就到达。 黄河,作为奔流万里的大河,自古河面宽广、水势浩大,在交通工具原始的先秦时代,无疑是一道天然的地理分隔,让人们只能在两岸望水兴叹而难以渡过。 但在这位游子这里,他心中的思乡之情,显然是比滔滔河水还要声势浩大,于是才会有“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的霸气设问,并自然地发展下去,便觉得在河对面的故国也不算遥远了。 我们无从猜测诗人为何无法归国,但从诗中看到他望水兴叹的样子,他急切的表情、浩然的气势都如在眼前,真情流露而颇为可爱,自成一道风景。 这让这首诗成为了以壮丽之景衬托汹涌感情的经典之作。 读完看水景的,再来一首看山景的《小雅·斯干》: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似续妣(bǐ)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约之阁阁,椓(zhuó)之橐(tuó)橐。 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qǐ)斯翼,如矢斯棘(jí),如鸟斯革,如翚(huī)斯飞,君子攸跻。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yíng)。 哙(kuài)哙其正,哕(huì)哕其冥。君子攸宁。 (后四章略) (斯干,干为山间流水,斯为语助, 斯干约等于“那流水”。 似,通“嗣”。 阁阁,拟声词,粗绳子捆扎筑板的声音。 橐橐,拟声词,夯实土墙的声音。 翼,端庄肃穆之状。) 这诗以写景起兴,歌颂君王家中兄友弟恭、宫室华美而安宁。 我们这里读的,是赞美君王居所、写景颇多的前半部分。它后面还有四章,是描述住在这宫殿中的君王的家庭生活的,比如说生育男子则“载弄之璋”,生育女子则“载弄之瓦”,后世成语弄璋之喜、弄瓦之喜就是出自这里。 作为小雅当中的篇章,它的语言风格与国风就明显不同,不那么随性而肆意,更多了一些庄重优雅: 潺潺山涧流,幽幽南山静。翠竹丛密生,松林茂盛长。 君家兄与弟,彼此好和睦,从不相欺疑。 基业继先祖,宫殿筑宏伟,门户开西南。安居又乐业,欢声又笑语。 绳索紧紧绑,土墙重重夯。大屋遮风雨,大墙挡鸟鼠,君王好入住。 端庄如肃立,屋角尖如箭,飞檐如翅展,色艳如锦鸡,君王好登临。 院子多平正,殿柱多高大,正厅宽又亮,光照达后屋,君王好安居。 既然是赞美君王居室与家庭和睦,那少不了用最动听的语言来描绘胜景。 这首诗正是这样做的,它从宫殿所在的环境写起——山是植物茂密、有竹有松的山,水是清澈的潺潺山涧,而君王家的兄弟,也如这自然之景一样和睦安乐。 有山有水不足为美,还要有美丽的建筑才是好景,于是它又细致地去描绘君王宫殿的朝向合理、气势宏伟、装饰精细乃至室内舒适,让人读来如临其境。 而这一美景,是在君王继承祖先事业、与家人兄弟和睦相处的基础上才有的,更显示出君王之家的内外兼美、不可多得。 通过这样的渲染,让我们看到诗人对于君王的赞扬之情溢于言表,也让这首诗不仅成为写景的经典,还成为了颂圣的经典之作。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也许,颂圣早已不再要紧,但它留给我们的写景佳句,依然读来犹如口角噙香。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这样的句子念起,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 愿“节后余生”的大家,依然心有美景,面有笑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