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赵翼收钱后,挥笔写下一首诗——《后园居诗》,有意要戳破世人的虚伪

 qiangk4kzk8us4 2021-11-17

赵翼是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著名诗人,性灵派三大家之一,成就屈指可数,喜欢在诗中发表犀利的议论,多少带点毒舌的性质。他从小就展现出文学天赋,下笔千言,文不加点,真的不是吹牛,还没考中进士之前,就以举人的身份入职军机处,负责撰写军事文书,深受军机大臣倚重。乾隆特别爱写诗,写完还让身边的大臣和,弄得大臣们苦不堪言,很多人就委托赵翼代写,给他丰厚的润笔费。赵翼因此还赚了一大把。

名气越来越大以后,别人不但请他写诗,还请他写墓志铭。有一次,他应人要求写完墓志铭,感觉不太踏实,就托人打听一下死者的平生。反馈回来的结果令他大跌眼镜,于是挥笔写下一首诗,有意要戳破世人的虚伪。这首诗是他《后园居诗》中的一首。

有客忽叩门,来送润笔需。

乞我作墓志,要我工为谀。

言政必龚黄,言学必程朱。

吾聊以为戏,如其意所须。

补缀成一篇,居然君子徒。

核诸其素行,十钧无一铢。

此文倘传后,谁复知贤愚?

或且引为据,竟入史册摹。

乃知青史上,大半亦属诬。

这首诗明白如话,从开头到“居然君子徒”是一段,写有人拿着丰厚的润笔费请他写墓志铭,他按着人家的要求,给写了。来客的意图很明确,也很坚定,就是要求美化包装一下,刻在墓碑上好看。政绩方面,要求写得和龚遂、黄霸一样,这两人都是汉朝政绩名声非常好的大臣。学问方面,要写成程朱理学的门人,学问人品样样都好。美化以后,死者就变成了彬彬君子。

从“核诸其素行”到最后,是一段,写死者的虚伪和名不副实,将来可能盗名欺世。诗人用了一个悬殊的对比,十钧和一铢。钧和铢都是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名和实之间,差了整整十一万五千二百倍!

这篇墓志铭刻在石碑上,留给后人,后人不知他的真实情况,就会真的以为他是品学兼优的君子,是受民爱戴的循吏。而且修史的人,往往也要以前人的墓志铭为依据,来撰写他的生平事迹。倘若修史的人看到这篇墓志铭,这个名实之间差了整整十一万五千二百倍的虚伪家伙,就要载入史册了。

最后两句,诗人发挥一下,说青史上记载的,恐怕不乏这样的人。只要没有诗书流传后世的,大半的青史列传,恐怕都靠不住。

赵翼本人就是特别著名的历史学家,所以很自然地就把一篇墓志铭和青史列传联系起来,但他说的非常有道理。一个在世的人,经过美化包装,不是特别熟悉他的人,尚且很难分辨真伪。几百上千年以后,就会彻底成为包装后的样子,更加无从分辨了。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虚伪的人,活着时就把自己包装美化成各种专家,骗老百姓的钱。倘若没有人戳破,死后百十年,就会变成真专家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