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甄小龙:猝不及防

 深浅视频 2021-11-18

全文长约 20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分钟


猝不及防

文/甄小龙

“妈,我回来了!”晚上放学回到家,我一如既往没心没肺的人未进门,声音先报平安,“今儿个我生日,吃什么好吃的?”

可是,我没有得到一如既往愉快地回应,家里寂静得有点过分。

“家里没人?!”

我快跑两步,轻轻地推开房门,探头进去,看到了一屋子人。爸爸妈妈都在,姑姑姑夫也在,叔叔婶子也在,村卫生所的医生也在。这么豪华的阵容,撑破了我的眼眶。

妈妈在厨房做着手擀面,她没有忘记我的生日。妈妈双手用力地捋着擀面杖,面团渐渐地向着面条的方向,努力地配合着妈妈的双手。只是妈妈没有说话。压抑的气氛让我喘不过气来。

在我正要发问,姑姑一把拦住我,小声告诉我:“你爸爸查出了肝炎,村里的医生正在给扎针输液。你听话,老老实实地待着!你妈给你准备长寿面了。”

一头雾水的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只是小学生的我,对肝炎没有一点概念,以为肝炎就是比感冒中风稍微严重一点的病,输输液就好了,也就不可能把姑姑的话放在心上。当时,我只是被大人们严肃的表情吓到了,不得不暂时保持安静,心里惦记的是马上就要做好的长寿面里会有几个荷包蛋。

结果,那天,一大屋子人静悄悄地吃完长寿面,陪着爸爸输完液就各回各家了。而我始终坚信爸爸没啥大事,多输几天液就会好。

果然,爸爸如我童真的想法一样,奇迹般地康复了。我们的生活也恢复了往常的轻松愉悦。但却不知道,康复只是表象,病根已经像定时炸弹一样,埋在了爸爸的身体里。

1997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已经是初中生的我放学回家,看到爸爸痛苦地蜷缩在墙边的毯子上,赶紧跑过去蹲在爸爸身边。可还没等我张嘴,爸爸就反过来安慰我:“没事,你去写作业吧!”

年少无知的我居然没有多问一句话,竟很听话地去写作业了。

直到妈妈把邻村最有名的医生请过来,从他们的对话中才知道,爸爸是遇到了车祸。而我还在天真的以为就是再输输液就好了。

谁知医生在摸了摸爸爸的脉之后,都没再检查别的,就直接跟妈妈说:“现在赶紧去医院,别再耽误了!”

我通过医生的语气和妈妈的表情感觉到,爸爸这次病得很严重,但我还是坚信爸爸会没事。

那会儿,家里还没有车,只能到邻村去找面包出租车。按辈分,我管那个出租车司机叫伯伯。伯伯一听我爸爸的情况,二话没说,放下还没吃完的面,开着车就带着我们一家人往县医院赶。

幸亏我有一个姑姑在医院里上班,接到我们的电话后,她提前到医院门口等着;我们一到,姑姑就请人把爸爸抬上担架,去急诊科做检查。半个小时后,爸爸直接被推进手术室……两个小时后,亲自主刀的姑姑告诉我们:“手术很成功,你们再晚来3个小时,人就没了!”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手术”这个名词,但看到爸爸逐渐恢复健康,我依然坚信爸爸没事。

家里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轻松愉悦。直到2010年正月初六上午10点,一场冲突来得那么猝不及防。

当时我在成都实习,正准备和战友们去吃正宗的四川火锅。在路上,我接到妹妹的电话:“哥,咱爸爸住院了,医生说情况不太好,你赶紧回来一趟吧!”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轻松地告诉妹妹:“爸爸应该没啥事,我这边看看能不能请假。”

谁知,打脸来得太快了,还没过30分钟,妹妹又打来电话,直接告诉我:“哥,咱爸爸没了!”

一句话五雷轰顶,直接把我打入了地狱。

我乘坐第二天最早的航班飞到石家庄,直接打车回家,穿着军装送了爸爸最后一程……

一晃11年过去,今天是2021年11月16日,农历十月十二,我的36岁生日。我选择了沉默,默默地想着远在老家的爸爸妈妈,远在老家的一草一木。

我知道我从哪里来,也知道要到哪里去。还有72天,我就会回到老宅,给妈妈买个蛋糕,给妈妈和我补过一个生日!还有82天,我就会走到那个开满野菊花的坟头,敬上两杯酒、一支烟,唠上几句家常……

这就是亲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