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建:说起写作(五)

 大同一片云 2021-11-18

云归云

我在前边说过,我这次写东西,就是从写留言开始的。

细思起来,大体经过几个阶段:开始是蠢蠢欲动,接着是按耐不住,小试拙笔,到渐入佳境,最后是一发不可收拾。写作搅乱了我的思想,却也丰富了我的生活。

云老师曾说,每个人都能写。我开始不信,现在真实的体会就俩字"同意"。

所以我建议,如果你想写心中所想,想落口中所说,先从写留言入手,有诸多方便与好处。

我自己归纳总结了一下,有以下拙见:

第一方便,不用想题材。写者已经写好,你只做补充,说白了不用太动脑筋,但可培养思考习惯。

云归云题材涉猎广泛,关注社会热点,跟着她写,你是躺着脑中也有货,出门聊天也丰富,最起码是站在时代潮流,不被社会所淘汰。

第二方便,不用费力掏词。写者文中词汇语句丰盛,先挑后拣,搭配成段,默记在胸。最不济直接粘一处,也可体现对写者的仰目,作者只会对你另眼看待,回言必夸,进而也可获得鼓励,以利跟进。

第三方便,根据已有想未有。写者写了的不写,去找她未写出的观点或语句,从脑海中,从书中,从摘抄本中,再不行问问家中学生郎,反正最后进入自己心中、脑中就是自己的。学习吗,就是互相抄录,你要能出口唐诗宋词,过目而诵四书五经,稍一加工,那就是自己的。

第四是难处,坚持再坚持。文要每日看,留言紧跟上。坚持不住时,看看作者,想想云和雪,她们也不是专职写文,每日也上班,也买菜,也做饭,家中也有上学孩。一个女人,抽出时间洋洋洒洒几千字,尤其是云归云,每日睡前文必妥,每日6点文必发,这种毅力真是让人可叹、可敬、可学。

第五好处,久读汇言,久写成文,好处显而易见,妙处自己体会去吧。

以前自己没写文之时,对写留言是一种看法,等云老师真正推出自己所写,从旁观者的身份,第三者角度看留言,又有几多感言。

一,真诚感谢读者的喜欢和鼓励。读者永远是写者灵感不竭的源泉,是写者语言文字不枯的动力。看到读者的留言,觉得自己真是时间没有白费,青灯没有白照,读者如此认可与赏识,自己唯有不懈不怡,埋头朝前。

二,真切体会到写者的辛苦。做一个负责的写者,必是心劳身劳。要引起读者共鸣,给读者所得所获,写者绝不可每日静坐一室,胡思乱想,发呆、发痴,直至发神经。必躬耕于生活,去采访、去采风,去走、去转、去问,回来去查、去写,有时为了抢时机,还得去赶,不眠不休,废寝忘食是真有的。

三,真心体悟到云老师,为什么对读者的每句留言,都要回复。我曾很认真地认为并建议云老师,你很忙,不必每条留言都回,自己写的好东西,不必曲意奉迎每个人。但云老师好像没听见这句话,该怎么办还怎么办,读者每条留言必回,有时洋洋洒洒,有时廖廖数言,有时那怕一个语气词,或是一个表情。

后来,我翻出她以前写的一篇文:《认真地回复每一条留言是真正的高级感》,才明白,我眼中的奉迎,在云老师那里叫尊重。

我逐渐明白,老师就是老师,高人不只表现在高处,细技末小处更显情怀,尊重是可贵的,能做到互相尊重更是难能可贵。

我明白她没有理我那句话,是有深远目的的。她知道,你终究会明白读者的心意,也会明白写者的责任,更会懂得二者之间,那种默契暗喜,交流所乐、尊重之美。

我开始是读者,又拜云所推,成了写者,二者身份集于一身,感慨很多。

现在我是写文章尽力尽力,写留言绞尽脑汁,互相促进,互有提高,各有所得。

《说起写作》将永远保持未完待续,随时与大家分享交流。

再则,关于留言,我也有几点粗浅的看法:

读者写留言爱说好话,总认为写者喜欢听美言。但其实真正的写者,心里更愿意听到读者的意见和建议。

有句俗话说的好,讨吃棍难拿难放。手中笔也一样,暂时放不下,就得写下去。

要写下去,一离不开读者的欣赏与鼓励,二离不开文章质量的渐进提高。这两方面都有赖有劳于读者,多提宝贵意见,或是反对意见,亦是尖刻意见。

"广大人民群众在艺术创作和接受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不知谁说的,但我觉得非常正确。

读者可以从体裁、语言、事实、文字、校对、版面,编排,直至音乐背景,都可大提特提意贝,写入留言。

留言自由,言者无过,互动快乐,质高有奖。不是有文写的好打赏吗,就来个留言写的好有奖。

写者汲取精华,加以改进,逐步提高。

如果写者没有这个肚量,听不进批评和反对意见,只愿听溢美溺死之词,我想他也没多少长进的,文也提不高多少,人也走不了多远。

我是从7月10日开始,给读者带头,践行自己的粗浅观点。第一次发意见留言,内容超限,只能分开发,但头尾颠倒,看着有些混乱,自己以后要注意。

为什么超限了呢,因为加了反对批评内容,给云归云的《姑娘: 捡尸,你应该了解一下》回了一大段,给菊傲雪的《光阴中诉说思念一一塔尔寺》写了一大堆。

云和雪不愧都是大家闺秀,大家风范,不仅没有截留留言,反而将其置顶,这样的写者有肚量,有涵养,有气魄,让人喜欢。

不多说了,云和雪,文如其人,大家快去一览文秀,一亲意境去吧。

真诚地希望大家和自己,一起把美文读起来,一起把留言写起来。

(未完待续)

我的《得胜堡三部曲》:

穿越得胜堡(一)

穿越得胜堡(二)

穿越得胜堡(三)

穿越得胜堡(四)

穿越得胜堡(五)

穿越得胜堡(六)

穿越得胜堡(七暂结篇)

春临得胜堡(一)

春临得胜堡(二)

春临得胜堡(三)

春临得胜堡(四)

春临得胜堡(五暂结篇)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