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完这篇文章,你还觉得胃溃疡是小病吗?

 尕蛋亲 2021-11-18

胃出血、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

是否让你听着就胆战心惊?

正确的防治看这里


什么是胃溃疡

胃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内壁的溃疡。胃的内壁有一层能起到保护作用的胃黏膜,当胃黏膜由于某种原因出现破损时,容易在该部位发生溃疡,也就形成了胃溃疡。

既然是胃黏膜破损,就要先搞清楚胃黏膜的结构特点。

从下图可以看到,胃壁从内向外分别是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胃壁肌层和浆膜层。

黏膜层在胃壁的最里层,厚度约占胃壁的一半,上面布满了小褶皱,能分泌胃液。胃黏膜表面上皮细胞和其分泌的黏液组成黏膜屏障,在正常情况下,此屏障可阻止胃腔中的H+顺浓度差向黏膜内扩散而侵蚀黏膜层,防止酸度极高的胃液损伤胃黏膜。

黏膜肌层是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之间的薄层平滑肌。

胃黏膜的表面上皮细胞是一种不断更新的细胞,很容易因受损而脱落,但修复迅速,大约只需36小时即可。在正常情况下,表面上皮细胞大约每1-3天就可以完全更新一次。所以说,胃黏膜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在胃黏膜受到损坏时,能够通过自行修复的方法,帮助病情的改善。

黏膜下层,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以及神经丛。

胃壁肌层。胃的肌层发达,负责胃的蠕动,主要工作是将食团消化成食糜后逐步推送小肠。

胃壁最外层是浆膜层,比较结实,包裹着胃,对胃有着保护作用。

胃壁有这么多的分层,也就意味着,胃壁损伤深度不同,其严重程度也不相同。胃炎一般只能到达黏膜浅层,胃糜烂则到达了黏膜深层。至于胃溃疡,是比较严重的情况,说明胃的损伤已经到了胃的黏膜肌层。

通过下图就能看出胃部层结构破损不同的结果: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能看出胃炎与胃溃疡之间严重程度的不同了。胃炎是不穿透肌层的,愈合后不留任何痕迹。而胃溃疡已经穿透了肌层,愈合后不可避免地留有纤维瘢痕,表面为一层上皮所覆盖,并且胃壁的肌层是不能再生的。

胃溃疡有什么症状?

胃溃疡的症状较多,前面说过,严重程度取决于溃疡的严重程度。主要表现为胃痛、食欲不振、餐后饱胀、体重减轻等。除此之外,少数患者也可能无症状,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作为首次症状。

胃溃疡可发生在胃肠道的各个部位,可能会伤及血管。黏膜下层中有丰富的血管,如果进一步损伤,烂到血管上,就会造成大出血;如果再进一步损伤到浆膜,整个胃壁穿透,就会造成胃穿孔。

另外,胃溃疡有一定的癌变率。主要发生在中年以上男性,遇有反复发生且久治不愈的溃疡,就要高度警惕。

为何会发生胃溃疡?

胃黏膜对胃是具有保护作用的,而当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蚀作用与胃黏膜的防御能力之间失去平衡时,胃黏膜自我保护屏障就会减弱,胃酸对黏膜产生自我消化,胃黏膜受损甚至糜烂就形成了溃疡。

导致胃黏膜受损的原因有很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炎和胃溃疡最常见的病因。HP(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定植在胃黏膜表面,会分泌一些毒素,对胃黏膜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药物剌激如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及非甾体类消炎药等,可破坏胃黏膜屏障。此屏障一旦受到损伤,H+便会迅速向黏膜内侵袭,引发一系列病理过程,导致黏膜水肿、出血甚至坏死,形成溃疡。有研究发现,西方国家中约有25%的胃溃疡与非甾体抗炎药有关。

虽然暂未有研究证实精神紧张,酗酒,大量食用辣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会直接引起胃溃疡,但是这些因素会加重胃溃疡症状,加大治疗难度。

药师提醒:我国13亿人口中约有1.3亿人患有肠胃病,其中胃溃疡占10%,高发年龄为40-60岁。

胃溃疡该如何治疗?

胃溃疡的治疗主要分为两部分,修复防御因素和抑制攻击因素。

修复防御因素,也就是要停止对胃黏膜的损伤,增强黏膜的防御和修复。

(1)停用各种能够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如果必须服用以上药物,应在饭后服用,避免空腹,以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2)先确诊有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再进行根除细菌治疗。临床上推荐铋剂四联方案根治HP。方案组成为两种对HP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治疗14天。治疗后需停药1个月,再去医院复查HP是否根除。

(3)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清淡饮食,充分休息。

幽门螺旋杆菌、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酒精、吸烟以及精神应激等原因都可能削弱防御,使胃酸和胃蛋白酶的破坏作用增强,引发消化性溃疡。如果不去除这些致病因素,就可能导致胃溃疡久治不愈。

抑制攻击方面:中和胃酸→调节胃内pH值→修复损伤部位→加快愈合

胃溃疡药物治疗目标是消除病因和控制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及避免并发症。目前常用的药物分为以下几类:

(1)抗酸药物:代表药物为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碳酸钙以及氧化镁等。抗酸药具有中和胃酸效果,主要以氢氧化镁合剂与氢氧化铝凝胶为主。

此类药物可减少胃内容物酸度,从而快速改善疼痛、胃灼热等症状,但无法直接抑制胃酸分泌。

(2)H2受体拮抗剂类:代表药物为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后二者比西咪替丁的效果强4-20倍。人体胃壁细胞可分泌H+,其中包括乙酰胆碱受体、H2受体以及促胃泌素等促胃酸分泌的受体,此类药物通过阻滞壁细胞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

(3)质子泵抑制剂类:代表药物为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以及埃索美拉唑等。

质子泵抑制剂进入机体后,可直接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明显减少细胞中H+-K+-ATP酶的活性能力,从而发挥避免胃酸分泌的目的。多在2-3天内控制症状,溃疡愈合率高于H2受体拮抗剂。

(4)胃黏膜保护剂:代表药物为枸橼酸铋钾、硫糖铝、胶体酒石酸铋胶囊及替普瑞酮等。

胃黏膜保护剂不仅能够治疗胃黏膜损伤,同时具有预防作用,在降低胃酸的同时形成一道保护膜,促进伤口愈合。

抗酸药与胃黏膜保护剂均具有保护细胞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单一用药效果并不持久,往往需要加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胃肠道疾病,从轻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到严重的胃癌,仅从症状轻重上是区分不出来的。再有经验的消化科医生,也要通过胃镜、肠镜等检查,来分辨到底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

胃部不适的朋友,不要随便给自己扣上这儿虚、那儿寒的帽子,也不要整天担惊受怕,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胃癌。

想要了解更多的

胃溃疡的知识

上药宝儿给你更专业更详细的讲解!

长按下方太阳码

即可进入小程序搜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