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横县文物古迹

 探秘桂北 2021-11-19

        横县即现在横州市。

   出土文物。建国后,1960午在西津的西竹坑和平朗乡秋江村发现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 出土大量文物,有石斧、石锛、石凿、石磨盘、石杵等;骨器有骨刀、骨锥、骨针、骨鱼钩、 骨箭镞、骨笄等,蚌器有蚌刀、蚌网坠等;陶器有夹沙粗陶片。这些东西都是距今约6000年 的遗物,很有研究价值。
   1960年,在马山乡双桥村、百合乡葛麻村和莲塘中学后背山出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铲;在镇龙乡出土的西周铜钟;在南乡广龙村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铜钟、铜矛;在云表乡六河村、 宿龙村、灵竹乡水燕村以及在马山、良圻、那阳、六景等乡出土的10多只铜鼓,有很高的研 究价值。这些文物,大部分收藏于自治区博物馆,少部分存在县文物管理所内。
   承露塔 在峦城镇附近郁江岸边的一个山丘上。明万历年间(约公元1573-1620年)由 知县童时明创建,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光绪二年(1876年)再重修。塔身呈八角锥 形, 塔基底宽24人合抱,墙壁厚度24隅青砖,塔高7层共39米。塔的夹墙内有螺旋式石级阶 梯可步行直上。塔顶的葫芦形塔尖1974年被雷击,崩塌了一小边,但整个塔身完好无损,古 风犹存。1983年,县人民政府把它列为县一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李七岩 位于平朗乡东南1.5公里处, 北临郁江,东西数十里山峦起伏。是太平天国 时期李文彩农民起义根据地。李文彩,又名李七,后人为了纪念他,将莲花山改为李七岩。清咸丰二年(1852年),文彩于南乡大远村角发动武装起义,在莲花山设立根据地。岩壁上刻 有七言绝句:“南山一窍透玲珑,文彩坟茔气势雄,一世豪强今在否,后人凭吊起悲风。”
   青龙岩石刻 又名道君岩,位于谢圩北面500米的一座山上,山高约180米,石灰岩溶 洞,岩洞口两处,一大一小,互不相连。大洞口外原有慈云阁一座(已毁),占地约80平方米。小洞口入内左壁有一明代道君石刻造象,高40厘米。青龙岩呈镰刀形两侧走向,一侧东西约 0.8公里,一侧东北约0.5公里。小洞口内有洞厅3个,洞壁多有硅晶结石体,第3厅内有一潭 通地下河,河内游鱼可数。
   上滩石刻 位于云表乡站圩上滩村南边、郁江北岸、码头西面的岩石上。有石刻“道 光壬午孟夏,古鸟蛮驿,山阴余应松勒石并书”与“升恒履泰,道光甲晨周保之泐”的字样。“古鸟蛮驿”明洪武三年(1370年)设,是供当时送公文的人来往官员暂住、换船之处。原驿 站船额5只,桨夫50名。废于明代。上滩石刻勒石者余应松,又名小霞,今浙江山阴(绍兴市) 人,清嘉庆(1796-1820年)进士,任官广西,著有《乙庚笔记》。革命文物。横县在第一、 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留下不少革命文物,主要的有: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区纵队第八支队军旗一面。
   △中共地下党广西特委委员麦锦汉、中共横县县委书记谢承元在长淇村联络员谢子修家 活动时用过的墨砚。
   △谢承元穿用过的长衫、围巾、包袱布。
   △记有1931年11月14日(农历) 麦锦汉、谢承元被捕和牺牲日期的一块门板(共产党员莫 宝荣在事件发生当日刻记上和保存下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区纵队八支二十三团副团长韦世多在游击战争中使用的棉毡。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区纵队第十九团副政治委员陈清源的通讯员常用的公文皮包。
   △1944年底,镇江之战中激获日军的指挥刀、刺刀、印箱和军饭锅。
   △1945年春,县抗日自卫队于四排岭召开的抗击日本侵略军的祝捷大会上,群众献给自 卫队的锦旗一面,上题“功在枌榆”四字。
   △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十九团转战十万大山时用的铜饭锅、椰子壳饭碗和竹筒饭盅。
   △1947年4月7日-11日,中共广西省工委书记钱兴在横县陶圩乡六秀村召开广西各地党 组织负责人会议。杨烈代表横县党组织参加。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指示,确定在广 西组织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开展敌后武装斗争方针。这是广西革命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 会议,是解放战争中广西革命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的地址,曾被敌人破坏。建国后,人民政 府拨款恢复修建,并立碑纪念,定为县一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革命烈士纪念碑。是横县人民为了纪念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于1962年在县城北面的 金钱岭最高处建成的纪念碑,碑高10余米,全部用花岗岩料石镶砌而成,题字处用桂平白石 磨平镶嵌作底,碑的南北两面题字是“革命烈士纪念碑”,东西两面题字是“烈士精神永垂 不朽”。碑脚四周建有水泥板铺成的平台,平台边沿上建有栏杆,平台壁上堆塑火炬,纪念 碑南面是一条长长的水泥板台阶,石阶下面是一条坡度大的康庄大道,两旁种有笔松、翠柏 和果树。1983年动工修建这条大道直通横州新街,气势雄伟。列为县一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胜迹
   横州有八景,原永淳(现峦城镇)也有八景、四奇观
   横州八景是:
   钵岭春游 槎亭秋眺 海棠暮雨 宝华朝烟 月江澄练 天窟归云 紫水呈 祥 乌蛮积翠
   永淳八景是:
   西岭登高 榜山观潮 仙岩胜洞 雷庙奇峰 陆离飞寺 古辣甘泉 龙潭神雨
  鹤顶秋烟
   四奇观是:
   沙颈奇滩 苏域信井 洲翔燕子 风静仙姑
   现将横州八景简述如下:
   钵岭春游。钵岭在县城西北约7里处,唐贞观年间山顶建有慈感庙,半山建有歇脚亭。清光绪年间文州牧倡捐重修, 庙内有一大钟,重800余斤,约3围,高8尺。相传由广东寿佛 寺飞来,上铸有字可考,每到春秋佳节,游人众多。由于年久失修,庙毁亭崩,钟已无踪。
   清朝康熙戊寅横州拔贡陈奎有诗题咏:
   携壶载酒钵山游, 蹑履寻芳遍岭头。
   暖入烟花莺语懒, 寒轻谷沼柳丝柔。
   凝妆拾翠谁家女, 结绮临春附郭楼。
   日近长安应不起, 东风得意几时休。
   槎亭秋眺。相传晋元帝时,有逸士童京在县城西的登高岭上避难居住,秋夜他泛舟江上, 遇一仙人乘槎于浦,横州因而得名槎浦,江名称横槎江。宋绍定年间,州守张垓在登高岭上 建仙槎亭,成为横州八景之一。明成化壬辰横州进士任谷有诗题咏:
   旧体甘分老横槎, 便爱槎亭可作家。
   仙客不来邀夜月, 幽人长是对黄花。
   静怀往事樊笼脱, 坐挹西山爽气佳。
   惟荷君恩惭未报, 几回飞梦到京华。
   海棠暮雨。海棠桥、海棠亭建在县城西香稻溪边,何时建无考。北宋秦观编管横州时, 曾于桥畔书生祝氏家题一词,有“瘴雨过,海棠开”之句,州人以海棠名桥、溪,沿岸盛种 海棠,每当海棠花开,笼罩在暮雨之中,风景幽雅、别致;由此海棠暮雨成为横州八景之一。宋、明年间,在附近建有醉乡亭、怀古亭、淮海书院、海棠祠、浮槎仙馆等。清光绪年间, 刺史文星昭捐款重建海棠亭。1930年,群众捐资把这一带空地修建槎浦公园。此后因年久失 修,大部分废毁。
   海棠桥横跨香稻溪,相传修建此桥时,不知什么时候有泥土数尺铺在石桥上面,每逢大 雨江水上涨,虽波涛激湍,旁边的石头都被推倒,而桥面的浮土依然冲不去,反而增高。群 众甚觉奇异,有仙人所为的谬传。明嘉靖十年辛卯科横州举人陆汤臣有诗题咏:
   亭晚江深云出溪, 杖藜冲雨过桥西。
   招寻往事无人问, 红湿棠花听鸟啼。
   明万历丙子横州乡荐、授兴宁知县李希说亦有诗题咏:
   黄昏西出过舆梁, 海国神仙夹岸芳。
   此际潇潇应不寐, 祝家诗句酒中藏。
   宝华朝烟。宝华山又名南山,在城南对河,距城20里,相传山顶时有“宝气”,故名宝 华。宋绍兴年间建寿佛寺,又名应天寺,山顶建朝烟阁,相传过去寺内有二僧,一骑花虎, 一骑白鹿,称为虎鹿二禅师。明建文帝出走云游至南山,隐于寺中15年,相传山上特产白毛 茶为建文帝手植遗种,至今不绝。今南山一带开发为公有林场,场办公室就设在原应天寺旁。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科横州举人甘若馨有诗题咏:
   宝华叠叠献奇峰, 瑞色蒙蒙紫盖中。
   月断树稍天未晓, 烟浮阁顶岸犹封。
   老僧驾雾骑神鹿, 古寺留云隐卧龙。
   忙去山门迷觉路, 迟迟且待日边红。
   月江澄练。城西南有月江门,月江楼在西城上,又名横浦楼。宋太守陈大纪重建。
   此地风光如画,岚光水月,澄激如练。前人登楼游览,多有题咏。今城墙、楼均毁。陆 嘉鲤孙、舜臣子,三代举人陆嗣象题咏月江澄练:
   郁水回洲尽,江楼倒影悬;清风连水皱,夜月抱沙圆。
   山人蟾宫画,星开地下天;不须槎远泛,常在斗牛边。
   天窟归云。天窟山在县城东30里处,一名月林山,又名渔梁山。前临郁江,有二岩,多 怪石,顶有窟,通日光,洞内的旁边似走廓,石笋突起,嶙岣万状,洞口有潭,产嘉鱼,每 当云雾浓重时,云雾由山窟入岩相对不见人。陆嘉鲤有诗题咏:
   天窟凭谁通一窍, 白云飞去又飞还。
   空蒙片影涵虚谷, 缥缈清阴锁翠鬟。
   抱石有时潜洞壑, 从龙直欲上天关。
   相看莫道无心物, 向夕犹知返故山。
   紫水呈祥。紫水出自县城西旧龙兴寺(现县委宿舍楼),河边的大岩石底下,汇合江水东 流,至小南门止。水出紫色,或一年一次,或数年一次不等。过去群众认为是瑞气吉祥之兆, 所以称为紫水呈样。明朝正统三年戊午科横州举人任信有诗题咏:
   文昌祠下灵泉涌, 浖虎 浖虎 流来石窟中。
   或讶金泥千顷赤, 还疑降雪一川红。
   神鱼跃起龙门浪 丹祛花浮鳄海风。
   欲问秋来消息好, 槎江先报驾长虹。
   乌蛮积翠。伏波庙在县城东35公里处。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征讨交趾时,为通航开竣险滩。后民众在乌蛮滩北岸建伏波庙纪念他。明嘉靖年间,王守仁率兵马过此地,督府州增建,规 模宏伟,色泽鲜艳,经久不褪。以后历代又小修葺。庙前正临乌蛮滩,又名起敬滩。这里临 河靠山,风景幽美。“文革”期间,庙内神像、横匾建筑工艺品被拆毁。1983年县人民政府 将伏波庙列为县一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明嘉靖年间刑部主事董传策从南宁旅游横州时有诗题 咏:
   巨峡倾滕到石根, 鸟啼猴啸失山村。
   飞湍欲跃双蛟出 赴壑旋惊万马奔。
   江客孤帆风夹浪, 篙师十月汗翻盆。
   明时漫复愁荒徼, 夷险从知吾道存。

史方志

1978年,海军排长为报复引爆造价11亿舰艇火药库,炸死133名战士

清末六大世界顶级武器:八国联军打开军库后愣住了!

朝鲜人民有多感谢志愿军?1955年发生的一幕,任何国家从未有过

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其中唐志共是全州人

永州人看全州:这新“二妃庙”还算不算历史文物?

广西全州县撤县改市,主流民意最认同的是哪个名称?

今天,龙胜正式向全国发出邀请!

悲哀, 遗存1400余年的桂北全州县“唐城遗址”即将彻底消逝!

老城记忆:全州的高档次文化餐馆开业啦!

太平军血战全州之谜4:南王冯云山受伤殉难之地在全州何处

深山发现大天坑,深不见底,传出奇怪的声音,难不成有动物掉吗?

南宁五百万人的特大城市、柳州三百万,广西城镇化规划出炉

悬赏金额提至50万!监狱逃犯越狱近一个月仍未落网

发生在湖南双牌县的奇闻趣事

桂林市出席广西党代会代表公示

《刚刚通知!广西将有重大变革!涉及多地...》是真的吗?

全州咸水镇的村民莫某,因非法捕杀两只鹭科鹭池被起诉!

红军改编八路军始末

黄克诚:毛泽东三次点将的人

为了那个传承千年的民俗,全州这儿终于有了大变化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