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汁酸促进脂肪代谢,修复肝胆损伤,预防罗非鱼脂肪肝病

 水产养殖大事件 2021-11-19

罗非鱼脂肪肝以鱼肝脏中脂肪的大量沉积和肝脏的肥大为基本特征。当前由于罗非鱼市场价格较低,其使用的饲料多为高脂、高糖饲料,且其中的廉价低质饲料原料较多,而长期投喂高能、高脂又低质的饲料会导致罗非鱼肝脏代谢负荷大,肝脏脂肪异常沉积引发脂肪肝病,严重的甚至出现代谢紊乱、抗应激能力差和死亡率高等问题。虽然脂肪肝病没有传染性,但是在集约化养殖中,脂肪肝病往往是大规模和全面性的,所以它的危害和后果远远超过传染性疾病。

罗非鱼脂肪肝病的危害可归纳总结为以下四点:

1、降低罗非鱼生长性能,导致鱼生长缓慢和饵料系数上升,增加养殖成本;

2、降低罗非鱼免疫力和应激耐受性,增加病害发病率和死亡率;

3、降低罗非鱼产品的感官品质,影响经济效益;

4、间接导致抗生素等药物的滥用,影响食品安全性。

当前临床和生产中常常采用在饲料中添加抗脂肪肝活性因子来提高罗非鱼对脂质的吸收利用率、降低肝脂含量,以此达到预防脂肪肝病的发生,提高罗非鱼生长性能、降低饵料系数、提高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胆汁酸在促进脂肪代谢方面具有显著的功效,可有效预防罗非鱼脂肪肝病的发生。

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分,由肝脏合成,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可加强胰脂肪酶活性,降低脂肪表面张力,在机体内通过肠肝循环来发挥最大限度的脂肪乳化作用,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与吸收,是肝脏清除胆固醇的主要途径。同时,胆汁酸可促进肝脏细胞分泌胆汁,消除胆汁淤积使胆道通畅,同时带走体内部分有害物质,抑制肠道内毒素的吸收,维护肝脏健康状态,可起到保肝利胆的作用。此外,胆汁酸还可显著提高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显著降低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性,这表明了胆汁酸具有良好的抗肝损伤及修复肝损伤的作用。

郑宗林等(2009)通过实验发现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后能显著提高罗非鱼生长性能和消化道胰蛋白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翟少伟等(2015)在研究中指出饲料中添加 300 mg/kg 胆汁酸能显著提高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提高肠道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

国内外的诸多研究证明了胆汁酸在促进鱼类脂肪代谢方面的显著效果:

饲料中添加适量胆汁酸能够显著提高黄尾鰤鱼、虹鳟、鲫鱼、异育银鲫、斑点叉尾鮰、草鱼、军曹鱼、大菱鲆的生长速度和增重率,提高了饲料转化率,降低了饵料系数。

饲料中添加胆汁酸提高了异育银鲫和军曹鱼肌肉或全鱼粗蛋白含量,对蛋白有节约作用。促进了脂类吸收,降低了军曹鱼、大菱鲆体脂和肝脂沉积。

饲料中添加胆汁酸提高了日本鳗鲡、牙鲆和大菱鲆脂肪分解酶(脂蛋白酯酶、肝脂酶和总脂酶)和脂肪酶活性,降低草鱼血清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对脂肪代谢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罗非鱼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可促进罗非鱼的脂肪代谢,减轻肝脏负担,增强肝脏功能,修复肝脏损伤,预防脂肪肝病的发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