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以史为鉴,读历史有多么多么的重要,可我这个人不喜欢读历史,就是不喜欢读。从义务教育到兴趣爱好,我所接触的历史人物都是很有限的,虽然有那么多被后人所传承的名字,然而我都很客观的去看待他们,也并未深入了解,如此的态度大概就是因为不感兴趣。 这本书被广泛知晓大概是因为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所以,这本书是值得庆幸的。不幸的是,当今时代书的传播竟然要靠电视剧等来操纵,不难看到那些谁谁主演的热播剧的同名小说。 曾有人跟我推荐这本书,我也知道这本书应该会很好看,但是很久都没有读,直到计划自己一年要读36本书的时候,才想着自己要读一些关于历史的文字。 我对历史,是敬而远之的态度,文字记录的历史,大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脱离自己阶层环境的限制来写历史,则是尊敬的。 所以,这本书是值得尊敬的,作者也是值得尊敬的。 书名为万历十五年,也就是历史上特指的这一年,我以为自己早就读过《明朝那些事》,因而读着十分无趣,读万里皇帝无趣,读一身正气的张居正无趣,可是当我读到这: 这些人把正直当作商品,甚至不惜用诽谤讪议人君的方法作本钱,然后招摇贩卖他正直的声望。 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那些臣子们,倚仗着历史留下的训诫,把儒学作为武器,去直言劝谏。这些人,大都被历史所记住,也被后人所敬仰。但是,这种方法也是有代价的,有的只能赢得生前身后名。那么,仔细想想,那种从古至今所树立的“正直”是多么的可怕。 文官们用儒学的道德来约束皇帝,因为道德成为理所应当的东西。我记得,在另一本书《人性的枷锁》中,有这样的论述:自己不去偷东西是因为有警察,而不是因为道德。 那么,我们可以把“道德”这个词换一下,比如换成“努力”。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努力学习,努力做这,努力做那,因为老师告诉我们努力会使我们成功(其实二者不具备必然的联系),并且努力即使不成功也会被赞赏。 30岁的时候,我们回首,努力真的是对的吗? 我猜,“努力”这两个字会害了很多人,因为在这两个字的鞭策下,会把那些以此为座右铭的人逼近死胡同,驱赶着他们浪费青春,强制他们选择放弃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 比如,本科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女生,她有一些自卑,但她知道了努力会成功,于是她事事要强,事事力求做的最好。偶尔想起某些时候,有多少勾心斗角围绕着她,摧残着她的精神世界。现在呢?她做着与自己曾经的努力完全不相关的工作,那么,她到头来丢失的又是什么呢? 我没有说努力不对,我也没有说道德不好,就像书中所阐述的一样,当这些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指导一个自由的人的时候,这些东西就变得如此可怕。 读真正的历史,而不是看课本上的教科书,我们会发现我们曾经学的东西很多都是错的,课本所要教给我们的只是那些正面的,即那些人物一生中最为光辉的历史。于是,我接受为官者贪污,我也不介意工资不多的公务员变相受贿,但是如果这些人到头来还没有做一些正直的事,那确实有些说不过去。所谓正直的事,不需要是张居正选贤举能,也不需要是戚继光的抗倭,仅仅是一些为国,不,为民的小事就好。 要说楷模的话,不是没有,海瑞绝对是一个在中国古代道德下的完美产物。就如书中所说: 这位正直的官员,他毕生精神之所寄,在于按照往圣先贤的训示,以全部的精力为国尽忠和为公众服务。 当然,天下广大的公务员们,完全不必这样。如今的世界还是很美好的,可以让我们过上不是大富大贵但完全称得上是幸福的生活。 书中,从皇帝到首辅,再到武将和文官,最后到哲学家-李贽。 他终其一生的探索无非是为了摆脱上面那些东西,于是,他有胆量去剃度,满不在乎的去与人妻通信,更不介意写一些在那时候看来伤风败俗的文字。如果把道德看做是枷锁,则他所作所为也是摆脱枷锁到达一个完全自由的形态。 但如作者的描述,他是一位自相矛盾的哲学家,但我们都知道矛盾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看待,即我们的心态很重要。 复习考研英语的时候,我曾无意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并背了下来。 The mark of a first-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conflicting ideas in the 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func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