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的天空:德意志哲学家群像

 修远兮 2021-11-19


德意志民族在历史上以擅长理性思辨而闻名。

随着近代德国的统一和繁荣,德意志古典哲学也日益成熟。

康德、黑格尔和尼采是德国最杰出的哲学家。

康德(1724—1804年)是德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但他的家乡柯尼斯堡今天却成了俄国领土(现名加里宁格勒)。

康德出生在柯尼斯堡一个工匠家庭。

他的一生就像一部运行的机器,出生,思考,写作,死亡。

31岁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在柯尼斯堡大学担任编外讲师,后来成为教授。

康德的生活极其单调,每天就是教学和著述,基本上不会走出柯尼斯堡。

据海涅说,康德每天出门散步都极为准时,以至于邻居根据他的出现来对表。

有次康德连续好几天没出门,给邻居的生活带来很大麻烦,原因是他在读卢梭的名作《爱弥儿》。

但在这单调的生活里,康德创作出多部皇皇巨著。

其中最出名的是他57岁开始写作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康德文风以晦涩著称,有人开玩笑说看他的书主要困难是手指头太少,一个从句按一个手指,十个手指头按完一句完整的话还没结束。

康德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进行了综合与超越。

他的基本哲学立场是将世界分为本体和现象。

本体(物自体)不能被人认识,人是根据自己认识的形式和范畴去整理和建构外在世界的。

康德的道德哲学则强调义务论,强调道德不是出于功利目的,而是具有普遍性的“绝对律令”。

他的著名观点是:人在任何情况下只能是目的,而不能被当作工具。

康德过了一辈子单调死板的生活,一生都没有结婚,也许是因为死板的性格不易讨女孩喜欢,而且哲学家成名时一般都太老了。

临终前他曾感慨,如果用他的“三大批判”换一个小孩子该多好。


康德


黑格尔(1770—1831年)是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他高度发展了辩证法思想,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源泉之一。

黑格尔出生在斯图加特一个基督徒税务官家庭。

在校学习时,别的同学忙于花天酒地,要么就是决斗打架,黑格尔却埋头图书馆,钻研哲学和历史。

毕业后黑格尔先是任教于耶拿大学,后来在歌德的帮助下,成了耶拿大学教授。

1806年,耶拿会战炮声隆隆时,黑格尔完成了他的代表作《精神现象学》。

后来他又去了柏林大学,最后担任校长。

如果你有幸上黑格尔的课,说不定会遇到不少趣事。

有一天,黑格尔提前一个小时到了教室,上一堂课的教授还没到,黑格尔没感觉到异常就上去讲课。

这堂课本来的老师见状还以为是自己迟到了,干脆打道回府。

黑格尔讲了好久才发现自己搞错了

黑格尔老师把问题上升到了认识论层面:“诸位,感官的可靠性是否真正可靠,首先取决于自身的意识经验。我们一直以为感官是可靠的,本人在一小时以前却对此有了一个特别的经验。


黑格尔和他的学生


别看黑格尔看上去只是个有点迂腐的大学教授,他的思想却十分有力。

黑格尔哲学本质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他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之源,世界的运动变化就是“绝对精神”表现和发展的过程。

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

而世界历史发展的最高阶段无疑是普鲁士国家。

黑格尔有句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

普鲁士国王用它为专制统治和军国主义辩护。

但是,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是革命性的。

黑格尔第一次把整个自然、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的。

辩证法承认世界是发展变化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在发展进程中,旧事物会丧失自身的必然性而为新事物所取代。

由此推论,旧制度和旧社会也终将为更富有生命力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马克思看到并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他形容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头足倒置”的,将意识置于物质之前,而自己则将其颠倒过来,发展为唯物主义辩证法。

恩格斯说:“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

黑格尔之后的尼采则突破了古典哲学,开创了一重新境界。

尼采(1844—1900年)可以算作德意志第二帝国上升时期的思想代表

尼采出生在吕岑的一个传教士家庭。他可谓集西方历代哲学家之特点于一身:受宗教教育,文学修养深厚,年轻时拿下博士学位,担任大学教职,一辈子没结婚,以及,最后发了疯。

尼采年仅25岁就成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教授,但他和康德不同,不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于1879年辞职。

随后他在欧洲四处旅行漂泊。

1889年,尼采在意大利都灵精神错乱。

他在大街上目睹马夫鞭打一匹马,于是冲上去抱着马脖子痛哭流涕,周围的人被吓得够呛。

1900年,尼采在魏玛去世,继歌德和席勒之后,这座小城又一次与德国文化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少年尼采


尼采之所以发疯,恐怕是因为他的哲学过于“强大”了。

尼采生活的时候,正值德国统一、第二帝国建立并走上帝国主义道路的时代。

旧的基督教道德和启蒙时期自由、平等的口号都已不能满足大资产阶级的扩张需要。

尼采哲学在此刻横空出世,他运用唯意志论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猛烈抨击传统道德、文化和宗教,否定日趋没落的西方文明,要求“重估一切价值”。

他把宗教当作束缚人类自由意志的枷锁,认为传统道德是“奴隶道德”,压抑人的生命力,制造顺从与谦卑。

他最著名的宣言便是“上帝死了!”

那么,取代旧宗教和旧道德的是什么呢?

尼采说,推动世界前进的是生生不息的“强力意志”。

“强力意志”是生命本能冲动的体现,它推动世界前进,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人类要免于堕落和退化,就要依靠具有强力意志的人,也就是“超人”。

这里的超人指的是天才的统治者和艺术家,是历史的创造者。

他们的智力和体魄都优于常人,而且不受世俗道德约束,可以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凯撒、拿破仑都是这样的人物,整个人类历史的意义就在于造就这种“超人”。


尼采画像


尼采的哲学不依靠严密的逻辑论证,而是以文艺性的语言吸引读者。

主要作品有《人性的,太人性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道德的谱系》《权力意志》等等。

他还著有自传体的《瞧,这个人!》。

我们可以从书中小标题感受尼采的风格:“我为什么如此智慧?”“我为什么如此聪明?”“我为什么能写出如此好书?”

尼采的哲学思想对二十世纪西方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哲学学科史之外,“超人”、“强力意志”这套理论特别符合十九世纪末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因此尼采的思想博得一片喝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