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五十才顿悟,凡事皆有“命数”,一切不能强求

 舒山有鹿 2021-11-19

4ecb3e5ba1ac4a50b3470597d341deb7.jpeg

01

赵翼在《论诗》中写道:“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年轻学说话的时候,我们总是说不好一句话,那我们就认为是自己的功夫不到家。可是,等老了那一刻才明白,人力所不能达到的事儿有太多了,天时地利人和才是成事的关键。

“三分人事七分天”也许还是夸大了一点。用闽南话来说,就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人活一世,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三七分”。人生三分幸福,七分苦难;生活三分美满,七分遗憾;爱情三分热烈,七分平淡。

或许,不完美,不圆满,才是人生的常态。对于普通人而言,接受不能接受的“命数”,方能顿悟不能顿悟的人生。

吃牛排的时候,吃个七分熟的就可以了,十分熟的牛排太老了,反而没什么口感。

平常吃饭的时候,吃个七分饱就足够了,因为十分饱会让人难受,反而得不偿失。

说话的时候,有七分真话就足够了,另外三分真情要留在自己心底,以免被人抓住把柄。

所以说,一切皆有安排,凡事不能强求。

b1c3be3778864ddfbb7ccd8eedd9337a.jpeg

02

为何孔子非要说“五十而知天命”呢?

因为人活了半百的时光,有太多的世道人心都见识过了,所以他们就会顿悟人生的真相,能够以更好的姿态去为人处世。

50岁之前,也许大多人都认为“完美”才是追求。50后之后,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过点简单的小日子,不再追求完美了。

为什么人们不再追求完美呢?因为人们都明白,绝对完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哪怕我们强求,也强求不来。

晚清名臣曾国藩权势滔天,位极人臣,有军权和地方财权,是名副其实的清朝栋梁。可是,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求阙厅”。

何为“阙”?那就是“缺少”的意思。在曾国藩看来,凡事不能强求,也不能圆满,那不妨做个知足常乐的人,在有缺陷的生活中过一辈子。

人,还是不要“强求”某些事儿。因为任何的“强求”都是没有效果的。得到不属于你的一切,你终究要偿还。追求得不到的一切,最后只会让你活得痛苦。

花还没有全开的时候,是最美的。月亮没有圆满的时候,是最好的。一旦花全开了,就离凋零不远了。一旦月全满了,就离亏损特别近了。

67fe50941a0e4da6bb9c0e4995dcc133.jpeg

03

凡事皆有“命数”,人当乐天顺命。

何为“命数”?其实没有那么玄乎,也没有那么复杂。所谓命数,就是你命中该有的福气,该有的祸患,都是你所不能避免的。

有些人一出生就是富二代,某某权势二代,这是他们的优势,也是他们的命数。

有些人一出生就是寒门子弟,甚至连奶粉都喝不起,这是他们的不幸,也是他们的命数。

过了十几年之后,富二代在城市接受了高等次的教育,而寒门子弟只能在农村接受着落后的教育。这,就是人生的差距。

再过了二三十年之后,富二代也许还是富二代,依旧有钱有房,还有高学历。而寒门子弟呢?也许考不上大学,哪怕考上了大学,也都买不起房子,过不上好日子。

试想,当一个人连高学历都没有的时候,那他还能靠什么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呢?

有些命数,在人一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好的,只不过是我们不知道罢了。因此,我们需要奋斗,需要努力,需要终日保持积极的态度。

相信命数,不是让你消极做人,而是让你怀抱光明,相信自己的机会就在前方,如今依旧要保持奋斗的姿态,相信天道酬勤的结果。

90c9bf21566342578d5997f6b46960e8.jpeg

04

所遇所见,皆是虚妄。

做人,不需要强求什么,能够安稳一辈子就足够了。做事,不需要强求什么,只需要对得起道德良心就可以了。

这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妄,都是泡沫,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刻消失。因此,我们不需要纠结太多,也不需要挂怀太多。

有些人一想到别人月入过万,过十万,过百万,就抱怨自己能力不够,生活不幸。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每个人的幸福标准,都是不一样的。

有些人一想到别人有权有势,自己还是一个普通人,就感觉到特别自卑,认为人生毫无意义。其实,平平凡凡地活好这一生,又有什么可自卑的呢?

再有钱,也不见得能千秋万代。再有权势,也不见得能寿与天齐。既然一切都是暂时的,那我们为何非要强求太多呢?

66727d7c63de48a99d7243b637a02399.jpeg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希望得到那不属于自己的一切,最后自己害了自己,自讨苦吃,毫无收获可言。

现实的一切,皆是虚妄。而我们的任务,只是顺从自然的选择活好这一生罢了。一切,并不复杂,只是人自己想得太多,妄念太深而已。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