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为王军:两年历练,无悔更难的选择

 cheyunwang 2021-11-19

11月15日,长安汽车联合宁德时代、华为共同打造的全新高端纯电动品牌阿维塔正式发布,并带来了其首款产品阿维塔11。

这是华为以HUAWEI inside模式参与的第二款车型。第一款采用华为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的是北汽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该车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亮相,但要到明年二月份才能交付。

相比于极狐,华为在阿维塔中参与的时间更早,参与的程度也更深。

“整个过程对华为来说是一个历练,因为我们原先确实不懂车,通过跟车企的合作,对华为在车领域经验的积累帮助非常大。”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COO王军告诉车云。

对于一辆车上灵魂与躯体的问题,王军认为,“核心还是OEM的车本身。”

灵魂与躯体

对于华为来说,阿维塔的意义似乎更加重要。

因为阿维塔项目,华为的参与是从0开始的,按照王军的话说,“阿维塔从开始就是Huawei Inside模式。”而极狐的项目,华为是在阿尔法S的底盘上重新改的。

在阿维塔项目中,从造型到用户界面到整体产品定义的方案,华为都有所参与。

“我们最初跟长安合作,这个子公司还叫长安蔚来。当时他们希望做一个平台,这个平台能够面向未来的软件定义汽车,能够不断的迭代。”王军介绍道,“平台包括几部分,一个底盘再加一个华为的数字平台,还有座舱平台、智能驾驶平台。”

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家联合开发的意义就在于效率更高、性能更好。“电池完全可以和底盘联合设计,包括跟BMS(电池管理系统)一起设计。这款车的BMS是华为做的,电池用宁德的,长安设计的底盘,如果大家一起联合打造,数据是相通的。”

基于此,三方联合打造了CHN平台。“未来阿维塔一系列的车都可以用这个平台,建立一些持续研究,积累软件、硬件能力。”

三方合作,协同确实能带来益处,磨合也不可避免。

“华为在做手机和终端产品有很多经验,比如造型设计、UI(用户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等。我们给Huawei Inside客户提了很多改进点,他们也都接受了,包括造型。”王军说到,“造型是最复杂的事情,阿维塔11的造型延迟了很长时间,因为激光雷达的配置改变,造型团队又重新设计。所以说,在Huawei Inside车型上我们也参与了造型,包括内饰设计,提出了我们的改进意见,包括续航里程。”

王军认为这种相互磨合是正常的,甚至是有益的,因为确实摆脱了“拿多少钱、干多少活”的纯粹供应商模式。

“这两年来,整个的过程对华为来说是一个历练。因为我们原先确实不懂车,通过跟车企的合作,对华为在车领域经验的积累帮助非常大。”王军说出了这两年来华为进军汽车圈的心声。

“同时车企也觉得华为在ICT领域一些理念跟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理念很接近的,能够促进他们成长。我觉得这两年多的合作大家互相都学习了很多,车企对我们来说帮助也很大,我们希望全力服务好客户,希望这些品牌的车出来之后能够大卖。”

至于业界争论的灵魂与躯体的关系,王军认为,这都不是事。

王军重申,华为在汽车领域有两个定位,一个是要帮助车企造好车:就是通过共同构建一个品牌,共同打造一款面向未来的智能汽车。另外一个就是帮助车企卖好车:希望能够借助华为的渠道,让这辆车真正的卖好。这样华为也有商业回报,华为服务的客户也有商业回报。

“核心还是OEM的车。”王军认为,车厂在造型设计、产品定位、基础制造,这才是一款车的核心。“华为就是在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方面赋予更多的能力,核心还是每个品牌的定位,以及车本身的ID设计,以及每个OEM整车制造能力,以及供应链能力,这样最终才能够持续的把这个品牌打造好。”

华为的朋友圈

Huawei Inside的模式固然很好,但对于华为来说,投入也很大。虽然有标准化的通用平台,但是对于每个合作品牌,都要有定制化的适配。目前,Huawei Inside全栈解决方案的合作伙伴仅为极狐、长安和广汽三家。

“再多我们也做不过来。”王军说。

阿维塔董事长、CEO谭本宏也介绍说,华为和宁德都没有收任何的样件和开发费用。而在过去车企和某些Tier 1供应商合作,首先要支付开发费,其次是样件费,样件费一般是正常零部件的10倍甚至20倍,如果有变化还要重新支付。

显然,Huawei Inside商业模式对车企是有巨大吸引力的。但对于华为来说,更现实的收入来源,还是Tire 1、Tire2传统零部件的商业模式。

根据王军的介绍,目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收入中,90%是来自部件销售的收入。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智能驾驶、智能电动、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车云,经过两年多,华为与54家汽车企业建立了定点的合作。

智能电动:目前华为跟五家车企合作的车已经量产,另外还有15家已经定点。

智能座舱领域:搭载了华为麒麟模组和鸿蒙操作系统的,已经与7家主机厂进行了定点的合作。

由华为提供智能驾驶算力平台(MDC)的合作,已经跟6家车企定点,同时还跟70多个合作伙伴达成合作。例如,算力平台(MDC)可以搭载第三方的自动驾驶软件,合作伙伴除了乘用车之外,在商用车领域也有合作,拓展了很多产品,包括矿场、港口、封闭园区、干线物流、农业机械。

在传感器领域,华为做了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也跟8家车企有定点的合作。

智能车云除了服务海外的客户,包括国内的客户已经有10家车企定点合作。

华为在新能源整车热管理方面,也有3家定点车企。

这是华为在汽车部件领域两年来交出的成绩单。

车云小结

一边是现实的收入,一边是全新商业模式的探索。但不管是部件合作还是Huawei Inside的合作,真正大批量的交付,还是在2022年。

但是卖部件和学能力相比,华为总是喜欢更难的那个选项。

作为老华为人,王军也不例外。他说:“华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是一个学习者,车企给我们提供了很多NOW HOW,我们也尽力满足他们提出需求和要求。但是我们也有边界,不是说所有需求全部都能满足,毕竟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在这样深度的合作中,大家互相督促着能够更好的把自己的潜力挖掘出来,这种合作方式是我比较喜欢的。”


全面电动化!Ultium奥特能平台引入国内首款车型:凯迪拉克LYRIQ发布

第四代汉兰达仍能称霸SUV市场,背后的秘密到底在哪?

智能座舱的进化指针:始于互联网,进击元宇宙

奥迪徽标上的“第三个圆环”,到底代表了什么?


我就知道你“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