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预习+教案+课件 八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预习+教案+课件 22课《〈孟子〉三章》 预习知识点 课 前 预 习 一、作品梗概 《孟子》是“四书”之一。它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孟子》的显著特点,一是长于言辞,气势磅礴,论证严密,雄辩而色彩鲜明,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道理。 二、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知 识 重 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全文展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主题概述 本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阐述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思想。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 (二)古今异义 1.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今义:水池,池塘。 2.兵革非不坚利也 古义:兵器;今义:军人,军队。 3.委而去之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古义:国防;今义:国家。 (三)一词多义 天时不如地利(有利形势) 兵革非不坚利也(锋利,锐利) (四)词类活用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作动词,限制在疆域内,居住)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作动词,巩固)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名词作动词,震慑)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也”表示判断) 2.双重否定句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非不……也”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不……”) (六)成语积累 得道多助:坚持正义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四、鉴赏品读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 用顶真的修辞手法,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2.结尾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结尾运用对比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得道”“失道”对战争的决定意义,突出强调了“得道”即“人和”的重要性。得人心者,人心所背,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深化了文章中心。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是如何来证明他的观点的? 围绕“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作者以战争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首先从进攻一方来论述。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可以看出,指的是个小国家,强大的军队占据有利时机包围一个小国,即使围而不攻,被包围者也一定是坚持不住的,然而却没能使小国屈服,这是因为小国占据了有利的地势。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接着又从防守一方来论述。城高,护城河深,武器精良,粮食多,完全可以长期坚守,然而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军心不稳,内部不团结。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富贵不能淫 一、全文展示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二、主题概述 本文通过反驳景春的观点,指责公孙衍和张仪之流只顾顺从君主之意,不能称之为大丈夫,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观点。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二)古今异义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古义:有大志、有座位、有气节的男子;今义:已婚女子的配偶。 2.子未学礼乎 古义:尊称,相当于“您”;今义:儿子。 3.与民由之 古义:遵从;今义:缘由。 (三)一词多义 得道者多助(仁政) 妾妇之道也(道理) 独行其道(道路) (四)词类活用 1.富贵不能淫(使动用法,使……迷惑) 2.贫贱不能移(使动用法,使……动摇) 3.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屈服) (五)特殊句式 判断句 妾妇之道也。(“……也”表示判断) (六)成语积累 1.富贵不淫:指意志不为金钱和地位所迷惑。 2.贫贱不移:不因贫穷或地位低而改变志向。 3.威武不屈: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四、鉴赏品读 1.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2.孟子举生活实例的目的是什么? 孟子举男子加冠、女子出嫁这样的生活现象,言下之意是:你景春怎么连此类常识都没有呢?从论证方法看,这句既是举例论证,又是类比论证,以“女子”守礼教来类比“大丈夫”的矢志不渝。 3.孟子是怎样从正面展开论述的? 孟子用排比句从正面论述,“广居”“正位”“大道”分别比喻“仁”“礼”“义”,这是比喻论证,同时与上面构成对比论证;用“得志”和“不得志”分别表明“大丈夫”应有的行为准则,这又是一种对比。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通过事例阐述大丈夫的所作所为,通过“得志”与“不得志”的对比,分析他们对待理想、志向、人生的态度,赞美了大丈夫高洁的品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全文展示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主题概述 本文通过摆事实和正反对比,有力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2.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 (二)古今异义 征于色 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征讨。 (三)一词多义 1.舜发于畎亩之中(兴起,指被任用) 发于声(显露、流露) 2.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四)词类活用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使动用法,使……痛苦;使……劳累;使……经受饥饿之苦) 2.人恒过(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五)成语积累 动心忍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四、鉴赏品读 1.作者开篇一下子列举了六位名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他们都出身卑微,都经历过磨练,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作者列举六位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练,即忧患可以激人奋发有为,人才是在逆境中造就的。这也为下文论理奠定了事实基础。 2.文章第②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阐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句式短促有力,多方面地描写了担大任的人所经历的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从而突出作者的观点:艰苦磨难能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增长人担当大任的能力。 3.“人恒过,然后能改……而后喻”,这段文字论述了什么? 由人及国,从内外两方面说明导致亡国的原因。虽是从反面论证,但正面的意思很清楚:一个国君要想把国家治理好,也需要和人才一样经受内外两方面的艰苦磨练。 全 文 翻 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富贵不能淫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还不算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平静下来,天下战火就熄灭。” 孟子说:“这哪能称为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作为准则,是妇人家遵循的行为原则。(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 义 ’。志愿实现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志愿不能实现时,也独自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任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奴隶买卖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心意苦恼,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身体空虚乏力,让他的每一次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才能改正;内心困惑,思虑堵塞,才能奋起而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这样自己才会明白。在国内若无守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和自己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忧惧,这个国家时常有灭亡的危险。这样人们才会知道忧愁患难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教 案 22 《孟子》三章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3.文章以朗读为主,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论点,然后分析文章的构思,最后再在读的基础上进行课文背诵。 4.体会孟子主张的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社会意义,从而加深个人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初步把握《孟子》散文的特色。 第一课时 富贵不能淫一、新课导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说出这种铿锵誓言的即是继承并发扬孔子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孟子的学说即使到了今天,也仍然有他的指导意义。他提出的“取信于民”的政治主张,“逆境出人才”的成才观,至今仍放射出智慧的光芒。今天,我们就走近孟子,走近被称为“四书”之一的《孟子》。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对照朗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注意:断句、正音) 2.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重点文言字词:女、丈夫、戒、淫、命、顺、正、独、行 重点语句翻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小组合作交流并展示 1.小组代表展示。(形式:以学生为主解答,老师适时更正) 2.老师提出重点字词句,要求学生作答。 3.学生结合所讲再次翻译文章。 四、课文讲解 小组合作探究: 1.读完全文,你能说说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怎样的形象吗? 交流、明确: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文中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何不同? 交流、明确:“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交流、明确: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4.今天我们还需要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吗? 交流、明确: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五、文章的写作特色 1.语言含蓄幽默,讽刺深刻尖锐。 2.运用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和感染力。 (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 六、深入讨论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并举例说明 学生分小组讨论: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七、布置作业 ·》本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富贵不能淫 重点字词:女、丈夫、戒、淫、命、顺、正、独、行 重点语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第二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1.放录音,学生根据录音划分句子的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对照注释同桌间完成逐段疏通文句的任务。 (1)通假字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读bì,通“弼”,辅佐 )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衡于虑 (衡:同“横”,梗塞、不顺) (2)古今异义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 (3)词类活用 必先苦其心志 (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 (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饥饿) 空乏其身 (空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受到贫困之苦) 行拂乱其所为 (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二、赏析课文,把握论证方法 1.指名读第1段。 (1)问题:本段列举了六位圣贤的典型事例,六个事例的共同点是什么呢?这在论证中属于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第1段运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六位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说明担负重任的人,事先必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观点提供了事实依据。 (2)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的作用。 明确:“故”收束上文,归纳论证。“也”表句中停顿,引起下文,此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这是从哪些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明确: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是从思想、生活、行为三个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4)“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齐读第2段。 教师归纳:文章从外在表现和内心反应两个方面来阐明犯了错误后的态度。人是这样,国家更应这样。于是在文章的末尾得出结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课堂总结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具有忧患意识,做到“未雨绸缪”,而不是“临渴而掘井”。 四、布置作业 1.课下继续背诵两篇课文。 2.·》本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初浅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3)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如一词多义,虚词的作用及通假字现象,“郭、池、委、去、固、域、兵革、亲戚”等字词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理解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反复练习诵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在读中走近孟子。 (3)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解决疑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2)感悟孟子超人的智慧。 (3)通过思读、悟读,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字词的含义,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掌握文章的论述特点 2、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基本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运用所学议论文知识分析文章。 四、教学方法:预习法,诵读法,讨论法,讲读法,体验法,说学法 (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 五、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有句古话叫“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样的主张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了,他提出了“行仁政”,孟子一生满腹经纶,孟子不在其位而谋其政,表现了他博大的胸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作者及《孟子》介绍 (1)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的思想,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施行“仁政”。 (三)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解释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3、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4、用自己的话说说“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渡:先听录音,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及节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及句子停顿。 2.听了课文的朗读,你知道怎么读了吗?关键是读出文章的节奏。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放声朗读吧! 3.渡:会读了吗?真的?给同学们增加点难度,我们都知道古人写的文字是没有句读的,就像屏幕上的一样一样的。谁有勇气先给自己一个展示的机会。来读一读。请学生评。 渡:朱熹曾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4.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五)、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学习文言文朗读是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第二步我们该做什么了呢?好,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翻译课文,疑难的词、了解不了的、落实不了的、难的句子做上记号,提出来在小组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待会儿可以举手提问。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重点分析 “故曰”中的“故”旧的——温故而知新 《论语》 缘故——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公问其故《公输》 故意——广故数言欲亡 《陈涉世家》 所以——故五月渡泸、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寡助之至”中的“至” 到——过中不至 《陈太丘与友期》自始至终、至死不渝 感人至深、至高无上、如获至宝、至理名言——极、最 (六)、研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 渡: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后,相信同学们看懂文章的大概意思了。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战争中需要 防守——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 结论: 得道多助——顺之 失道寡助——畔之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七)、讨论课文论证的语言。 (八)、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 (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九)总结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然后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的“仁政”的思想,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十)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课 件 由于课件内容较大,这里只展示一部分,需要资料的家长和同学请按下方步骤领取!
领取方法
1 关注 初中语文助手 公众号 来源 | 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