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疑自己患了抑郁症?这3个抑郁症误区要躲避,了解下

 369的书柜 2021-11-20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网络化程度日新月异,在工作学习中人们,经常会受到压力的打压,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不仅仅是普通的人,连年轻明星工作光鲜亮丽的背后也会患有可怕的抑郁症,一个个鲜花的损落,也开始唤醒越来越多的人们寻找出口,也有更多的人关注到抑郁症,甚至抑郁症就在你我身边。

凭着网络上、生活中的关于抑郁症的碎片信息,让我们误以为很了解抑郁症,甚至会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与抑郁症等同起来,也会频繁使用抑郁这样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心情,这种行为,很容易造成我们对抑郁症的误解。就像小时候经常听的狼来了的故事,平日里经常开玩笑似地说狼来了,可真的狼来了的时候却无人信,无人帮了,平时里经常把抑郁挂在嘴边,当抑郁症真的沦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也不自知也无人帮了。

对于抑郁症,治愈率一直都不高,但抑郁症的人数却每年都在递增,一定要清晰地把握了解抑郁症,轻度和重度抑郁是完全不同的层次,在轻度时期发现治疗,治愈的希望还是要比重度抑郁治疗大得多。

1、经常负能量不能等同于抑郁症

随着社会压力或者家庭因素影响,很多人都会经常产生负面情绪,心情沮丧,觉得自己负能量满满,就认为自己出现抑郁症。负能量或者消极情绪是我们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正常心理状态。

而抑郁症相对于消极情绪要严重得多,它属于一种精神疾病,常会在心情长期低落的同时,失去对事物的好奇心,不爱与人交谈,不爱行动,变得懒散,还有一种表现就是反应迟钝,经常会跟不上节奏,思维僵化,记忆力注意力都会受到影响,没有自我认同感、社会存在感,严重的也会有自杀的倾向。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误把心情低落负能量多误认为抑郁症,不能够正确分清二者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只是心情低落,却要误认为他是抑郁症患者,可能不会减轻的心理压力反而是雪上加霜,因此一定要对不良情绪和抑郁症有正确的认识。

2、讳疾忌医

很多抑郁症患者会有“病耻心”,会认为去医院看心理健康类的疾病会被人另眼相看,怕被他人议论,指指点点,因此即使自己真的患有抑郁症,也会因为不正确思想观念,抗拒去正规医院就医。

这样想法的抑郁症患者大有人在,宁可自己独自承受,也不愿去向外寻求帮助。现在虽说网络化发达,也可以在线上问诊,但毕竟线上问诊医生不能全面了解你的身体和心理情况,还是会有一定局限性。打破自己的心理障碍,去正规医院让专业医生帮忙诊断,可以精确的了解到抑郁症病情程度,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方案,帮助治疗。

3、忽略心理因素的影响

有很多人包括专业医生在诊断病症时,也会容易忽视掉心理因素。比如,一个老年人经常腰腿酸痛,四肢无力,没有精气神,对生活失去兴趣,去医院做检查也是身体没有其他大毛病,也很健康,就容易忽略掉老人的心理问题,可能是经常一个人独居或者遭受过很大的打击等,也会有患抑郁症的可能。

抑郁症还容易和受到巨大创伤后产生的创伤后遗症混淆在一起,当一个人经过太多的事件或情感挫折后,也容易出现思维、行动迟缓,对事物、人失去信心等症状。因此在判断是否患有抑郁症时,还要考虑到心理因素,联系到患者的生活经历,结合患者的生活状态等综合判断才行。

虽然抑郁症的患者越来越多,也关系到心理健康,治愈效果不像普通感冒一样容易,但随着医学的发展,抑郁症也不是不治之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双管齐下,抑郁症还是会被控制的死死的。一些轻度的抑郁症甚至可以不用药物治疗,通过心理治疗都可以恢复健康,中度或重度的抑郁症就可以药物搭配心理,也会达到治疗的效果。

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抑郁症,正确了解抑郁症,多多关注自己的心理身体健康,如果发现有抑郁症,千万要用正确的观念看待它,及时去接受诊断治疗。千万不能像讳疾忌医的蔡恒公一样,最后自食恶果,危害生命健康。做一个勇敢的人,勇敢地面对生命给予我们的馈赠,乐观的生活,远离抑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