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刚作 陕西人素来有秦腔情结。有人说,秦人饭食少盐寡醋没辣子可以凑合,生活中没有秦腔却没法儿过。易俗社作为秦腔的著名科班,更是深深烙印在秦人心中。它生于乱世,与中华民族的命运一道几度沉浮,是戏曲史上一段辉煌的记忆,更是一个时代不可磨灭的传奇。 唱不尽的戏曲人生,演不完的悲欢离合。回望历史,转眼间,易俗社已过百年。百年来,易俗社始终守望着——守是坚守,是继承传承,是弘扬中华文化的经典与脉络;望是展望,是移风易俗,是培养国家未来栋梁的责任与担当。 移风易俗启民智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湖北武昌爆发。武昌的炮声,宣告着清王朝腐朽统治的灭亡。这是中华民族亘古未有的一次变革,许多充满理想与爱国情怀的人们,为民族为国家寻找前进的方向而上下求索。此时身在西安的李桐轩也在苦苦思索着答案。李桐轩早年追随孙中山,是陕西同盟会会员之一。这位受到西方思想熏陶的前清贡士,渴望在初建的民国中找到一方可以普及科学和民主的自由舞台。在修史局,李桐轩遇到了他的知音——前清举人孙仁玉。唤醒民众觉醒、让民众受教育的愿望、良知和社会责任感,让两位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走到一起,他们认为如何唤醒、如何教育民众,答案就在喧闹的戏台上。 1912年3月,中国第一家现代剧社挂牌成立,剧社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因而取名为易俗伶学社。自此,易俗社开启了自己历经百年的峥嵘岁月。古老的秦腔,也在这个新兴剧社的带领下迎来全新的历史使命。1917年,易俗伶学社搬到了西安西一路258号,更名为易俗社。 从建立的那一刻起,易俗社就与传统江湖戏班有着天壤之别。传统的暮气沉沉的秦腔本子不符合易俗社的办社宗旨,社长李桐轩以救正人心、改良风气为目的,建立了以知名文人为主体的创作班底。他认为,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让传统剧目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进而深入人心、久为传唱。 不仅如此,易俗社还面向社会招生,这在当时轰动了整个陕西。剧社变成了免费学堂,演员变成了体面学生,许多贫苦人家的孩子都把报考易俗社视为人生命运转折的机会。“易俗社不同于当时一些江湖班子,它是集培养人才、演出为一体的,所有演员都要经过严格的文化训练,所以演员素质很好。”孙仁玉之孙孙永宽说。 “我们很难找到另一个像易俗社这样的戏剧团体,能够将戏剧改良的美好愿望很好地融入日常戏剧演出当中。”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雍涛说。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易俗社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里,整理创作了800多出剧目,培养了700多名学生,桃李遍布全国,让秦腔这一地方戏种广为传播、走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初心不改爱国情 易俗社,从成立之日起,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1926年7月,北伐战争正式打响。此时的西安受到军阀刘镇华的围攻,西安军民殊死抵抗。在艰难而动荡的时局下,易俗社的经营举步维艰。为了节省开支,剧社解聘了一些演员,但依然坚持着最初的梦想。“那时候有一出戏叫《柜中缘》,这出戏的演出给身处围城、惶惶不可终日的民众带来莫大的精神慰藉,让人们在戏曲的魅力下,暂时忘却现实的饥饿和痛苦。”国家一级演员、西安易俗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惠敏莉介绍,虽然易俗社的演员们也经历着同样的磨难,但这样的演出一直坚持到西安城解围的那一天。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抗击日军、保家卫国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心愿。而以戏曲救国为理念的易俗社也投入其中,希望能够用秦腔来唤醒民心、救国图强。当时,秦腔剧作家封至模创作了《山河破碎》《还我河山》等剧。《山河破碎》写出了中国人的良心和骨气,以及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易俗社的爱国戏曲受到当时人们的追捧,广为传唱。 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易俗社用秦腔唱出了中华民族的血性,呐喊出一个国家不屈的怒吼,极大地振奋了抗战中的军民。事实上,在往后的日子里,易俗社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贡献着力量。 “病毒肆虐浊浪涌,时刻把疫情挂心中,我决心驰援赴鄂境,岂容那病毒来横行,党中央已经发号令,党员定要做先锋,奔赴武汉主意定,不消灭病毒我不返程!”在疫情肆虐的今年,易俗社青年演员李东峰演唱的《花亭相会》(抗疫版)为抗疫一线加油。不仅如此,易俗社工作人员从大年初一开始便在周边家属院值班,挨家挨户宣传防疫知识,创排抗疫小戏,还为西一路街道办筹集了100桶84消毒液,没有一人喊累,没有一人缺席。 “在遇到'非典’、地震、洪水等灾难时,易俗社都会将演出的门票捐给受灾地区,尽绵薄之力。”易俗社演员屈鹏说,“这是易俗社一贯的传统,更是我们每个易俗社人的信念。” 7月20日晚7时,以“秦腔唱响新风气 凝心聚力共致富”为主题的扶志惠民演出走进周至县楼观镇送军村,为当地村民送上经典剧目《翰墨缘》。闻讯前来的村民们挤满了该村村委会大院,现场气氛热烈而欢快。近年来,易俗社积极投身扶贫事业,像这样的扶贫演出,今年已上演100余场。 在易俗社戏院后面的影壁前,端放着李桐轩和孙仁玉的雕像。两位老人在一个世纪前立下的易俗之志清晰可见。百年来,易俗社虽经历无数风霜雨雪,但易俗社人始终不改初心。 百年戏楼迎新生 资料照片 戏曲的魅力何在?一方舞台,分明只是一个转身的三五步,便已行遍天下;分明只是六七人手握兵刃,便道是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眨眼间数年光阴,寸炷香千秋万代。 西安市民王子玉有个戏迷奶奶,小时候他总跟着奶奶去易俗社看戏。“戏场不大,如潮的人声夹杂着摊肆的嘈杂,却丝毫掩盖不住那紧锣密鼓的节奏和精妙的对白。相聚的欢乐,离别的痛苦,爱恨情仇,壮志雄心,被一个个鲜艳的身影演绎得生动形象。”王子玉回忆道,“伴随着年岁的增长,经历生活艰辛,我突然明白了戏台上的虚拟场景原来是那么真实。表面上,观众们看的是戏,演员们演的是戏,但其实他们看的演的都是自己的人生。” 如今的易俗社,已成长为秦腔文化的特有品牌,成为西安乃至陕西的文化名片。进入21世纪,百年易俗社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2005年文化体制改革后,易俗社成为西安秦腔剧院下属的百年老字号品牌。2007年,西安秦腔剧院整建制移交曲江新区管委会管理运营,易俗社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 易俗社中的年轻面孔,为古老剧社注入了新活力。7月20日,记者见到18岁的李明萱时,他正在舞台后准备化妆。李明萱的耳机里正放着秦腔,偶尔跟着哼唱几句。身材精瘦的他眼睛炯炯有神,总是不自觉地注视着舞台的方向。 《梁红玉》剧照。资料照片 说起李明萱的秦腔艺术生涯,离不开家人的鼓励和支持。曾在耀州区秦腔剧团工作的爷爷为李明萱打开了秦腔的大门。“五六岁的时候,我就天天跟在爷爷身边,从整理戏服开始,在剧团里看秦腔、学秦腔。”李明萱说,小时候的他就已经把易俗社作为学习和练功的目标。 早8时早功,晚10时收工,扳腿、下叉、踢腿、劈双叉、开胯、扳腰……“虽然练习很累、基本功很难,但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秦腔艺术理想,义无反顾地拼搏过程总是充实美好的。”谈起秦腔艺术的未来,李明萱说,“特别感谢前辈们能让秦腔历经风雨却依然坚挺强大。他们坚守着秦腔的阵地,同时毫无保留地向我们传递各种知识,为我们排练、说戏。希望秦腔能在我们青年演员的努力下更加熠熠生辉。” 和年轻人一起成长变化的,还有易俗社旧址。即将亮相的易俗文化街区,以易俗社为中心,将秦腔艺术展演、秦腔博物馆群落、戏曲文化创意融为一体。惠敏莉表示,将积极推进易俗社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在街区搭建秦腔文旅演出、场景化体验与数字化展示、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基地,发挥百年易俗社的文化艺术与学术价值,为西安文旅产业快速发展注入新活力。(记者 李妮 实习生 李嘉彭) 记者手记 百年精神 代代相传 李妮 7月20日晚7时,易俗社扶志惠民演出走进周至县楼观镇送军村。图为当地村民聚精会神地看戏。 通讯员 王朋岗摄 百度“易俗社”,对它的解释是这样的: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是著名的秦腔科班。然而,了解它历史的人都知道,易俗社不仅仅是一个秦腔剧团。 它是救亡图存的战士,在山河破碎时鼓舞民众同仇敌忾;它是凝神聚气的勇士,于水深火热中给予民众精神指引;它是呐喊助威的壮士,在胜利曙光照耀华夏大地时酣畅高歌! 易俗社的命运与国运紧紧相连,几度被炮火损毁,却依然挺立,百年易俗精神得以一代代传承。在采访易俗社演员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这种精神早已内化于心,成为他们的一种信念和信仰。演员们坚守着传统文化,保护它的同时,传承着发扬着,也紧跟时代步伐创新着,因为移风易俗正是易俗社的办社宗旨。演员们真切地热爱着秦腔,通过秦腔记录时代变迁,演绎世间百态。换上戏袍的他们,个个神采奕奕、目光灼灼,倾心倾力地演出,将秦腔的精髓悉数呈现。 看着他们,我不再担心秦腔振兴可能面临的艰难,因为我知道,百年易俗精神已经在新一代戏曲人身上扎下根。他们将一代又一代,为祖国鼓与呼,为发展吟且唱,为时代演和绎。百年易俗精神,是先辈们留下的珍贵财富,也是秦腔未来发展的动力和支撑。 |
|
来自: 泾河浪花4dprxf > 《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