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角峰梯田,重回一把农耕年代

 东江 2021-11-20

在惠东县增光(今属九龙峰旅游区)大南山峰峦的深处,海拔300多米高的半山腰,隐藏着一个畲族的小村子——角峰村。角峰村本来藏于深山,寂寂无闻,不过,因为角峰的先民在山坡上开垦了一块块的梯田,每到水稻黄熟的时候,随着越来越发达的网络传播,近些年来角峰俨然成了一个网红打卡点,引来了众多的游人前往。

(无人机航拍:班长)

角峰梯田规模不大,跟云南元阳梯田、广西龙脊梯田这些规模巨大的梯田,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角峰梯田是“袖珍”的梯田,不过,它是惠州境内唯一的一处梯田,所以,它尽管袖珍,但也珍贵。这个周末,我再一次来到角峰村,与梯田相会。

角峰梯田因为海拔较高,因此这里水稻成熟的时间比山下平原地区要晚半个月左右。山下的水稻基本上都收割完毕,角峰的还正是金黄之时。我们来到角峰时,正好有几户人家在收割水稻。山下的稻田现在早已是用收割机来收割了,收割、脱粒一条龙,省时、省力、效率高;不过,角峰梯田由于稻田狭小,坡度高,无法使用机械收割,所以至今还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收割。这让我想起年少时在老家农村割稻的情景,于是,我也上前去帮忙收割了一点水稻。

(本图拍摄:月华)

惠州这边一年种两造水稻,现在收割的是下造的水稻。下造割稻一般都在每年的11月份,天气没那么热,而且田里的水都是放干的,因此,割下造的水稻没那么辛苦。而割上造水稻时正是六月三伏天,骄阳似火,因为要蓄水留给下造插秧,田里的水是不放干的,只能踩在水里收割,那种辛苦就别提了。而且,水里还有令人讨厌的蚂蝗,会吸人的血,但也顾不得了。尽管我那时年纪较小,不是家里的主要劳力,不过,割稻、插秧这些农活,我还是干过的。

尽管我有许多年没有干过农活了,但是,年少时的农耕生活,是我一生中无法磨灭的印记。这次在角峰,我重温了一回当年的农耕生活。只是,割稻的手势已经生疏,腰弯下没多久就累了。终究,农耕生活离我已经很远了。

地里绿色种的是艾草,据说是供给增光一个做洗发水工厂的

更高处的另一片梯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