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自考—学校教育概论学习文档
2021-11-21 | 阅:  转:  |  分享 
  
学校教育概论第一章学校教育的概述1.学校教育的含义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
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途径、教育方法、教
育环境)3.学校教育的演变识记古代封建学校教育的类型:官学、私学和书院。识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学校教育问题的著作。识记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识记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第一
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论述学校教育基本原理的著作。识记和理解现代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公共性、生产性、科学性、先导性、终身性、选拔性
、拓展性、变革性。掌握学校产生具备的四个条件:生产力有较大的发展,社会上有可能专门从事学校教育活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明显的
分工。科学与文化有较大的进步,人类的间接经验可以传播。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的形成。(7)掌握文化教育学的内涵和基本观点文化教
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以来出现在德国教育学的一种,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
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第二,学校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过程。第三,学校教育的过程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第四,学
校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的人格。(8)实用主义教育学阐释和评价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兴起的教育思潮,是
典型的美国版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基本观点:第一,教育即生活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地增长。第三,学校是社
会的雏形,学生在其中要现实社会中所需要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让学生能在学校内获得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有关经验,第四,做中学的教育方
法。第五,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豪的独立发展,表现和
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实用主义教育学是以美国实用主义为基础,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教育学表达,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
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推动可教育学的发展,不足之处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忽
视了学校的特质,并因此受到了20世纪美国社会以及其他社会人们的不断批评。(9)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主要包括人的道
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第二章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学校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了解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是相互
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掌握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对学校教育的制约性。社会政治制度影响学校的教育权,学校的受教育权,学校教育
目的,学校教育内容,学校教育投入等。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学校教育发展的总体程度。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学校教育发展的
规模和速度。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人才培养规格和学校教育结构相应变革。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内容和学校教育教学方法相应变革。
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手段和学校教育组织形式的更新。文化:社会文化影响到学校教育的价值选择。文化知识止血学校教育的内容和
结构。文化模式制约学校教育的环境和策略。文化传统制约学校教育的传统和变革。人口:社会人口用量影响学校教育发展的规划。社会人口
数量影响学校教育发展的规模。社会人口结构影响学校教育发展的结构。社会人口分布和流动影响教育资源的分配。社会人口质量影响学校教
育发展的质量。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掌握学校教育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的功能。社会经济:通过学校教育可以培养合格的政治公民通
过学校教育可以培养高素质的政治人才。通过学校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的政治民主。通过学校教育制造政治舆论和思潮以传播思想。经济:通过学
校教育实现劳动力再生产和劳动力素质提高。通过学校教育实现对科学技术的传递研究和创造。文化:传递和保存文化,传播和交流文化,选择和
批判文化,创造和更新文化。人口:学校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学校教育能够提高人口素质,学校教育能够调整人口结构。综合应用:论述学校教
育的文化功能。第三章学校教育与人的发展学校教育的人的制约性识记人的三重性存在: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理解人受学校教
育教育的可能性存在:不确定性是人本身的特征、人的发展的无限潜能、人的发展的方向的多维性、人的本质的永远开放与不断生成。识记人身心发
展的四条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识记人性的三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中性论。综合应用:结合人身心发展的规律性,你认
为教师应该如何遵循人身心发展的规律来教学?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并因此确定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应重视学
生身心发展的可变性,挖掘每个个体的发展潜力,改变僵死的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促进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学校教育促
进个体发展识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素质、环境、主体性、实践活动、学校教育。识记学校教育促进个体发展功能的主要表现:促进个体
社会化和促进个体个性化。综合应用:你是如何理解“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的?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4、可控制和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自
发影响。5、学校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个体遗传上的优势,弥补遗传上的缺陷。第四章学校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目的的内涵了解学校教育目的的广
义与狭义的概念。广义:指各种教育活动要实现的预期结果。狭义:即学校的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需要和人的自身
发展的需要来确定的,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活动结果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识记学校教育目的的作用:定向功能、调控
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1)了解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学校的全面发展教育学校的全面发展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社
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结构全面、和谐、充分
发展的系统教育。识记全面发展教育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教育目的既要反应社会对人的需要,也要饭音饭社会生活主题的人对
自身发展的追求两种价值取向有着内在的统一性。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的融合。识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
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应用:结合实际,谈谈坚持全面(“五育”)发展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五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各有
其特定的任务和不可替代的作用。2、五育紧密相连,不能偏废,不可替代,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五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不同方面,
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4、各育之间是相对独立的,有区别的,各育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内涵、任务和功能。第二部分
学校教育的主体与内容第五章学校教育的主体学校教师识记学校教师的概念:受社会的委托,在学校中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把其培养成为
社会所需要的人,以此为主要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塑造一代新人的思想品德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3、教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促动者。理解学校教师职业的历史演
变:历经非专业化、专门化和专业化发展三个阶段。识记教师职业的责任体现在对学生、对社会、对家长负责三个方面。综合应用:结合相关事例,
阐释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权利: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教师的义务是指学校教师
依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旅行的恶人,表现为要求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识记学
校教师的劳动特点:复杂性、师范性、创造性、长期性、育人性、反思性。教师劳动的主要任务:1、教好功课。2、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教书育人。3、关心学生身心健康。3、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4、参与学校管理关心学校工作。5、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和各种进修
活动。6、协调学生、家庭与社会的关系。综合应用:结合相关事例,阐释学校教师的专业角色包括哪些方面。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育活
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活动者,榜样示范者,心理保健者和辅导者,学习者和研究者,学生的朋友。综合应用:结合教师专业素养的相关知识,谈
谈应该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1、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包括普通文化科学知识,任教的学科知识,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教育教学过程
中所形成的专业知识。2、提高教师个人的基本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3、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语言
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学监控能力、人际协调能力、教育研究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自主学习、自我调
整、提高与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学生识记和掌握学生的权力与义务。权力: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力、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受尊重
的权力、安全的权力。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义务。3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习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识记学生的五点特点:一是学生是现实性和可能性和谐统一
的人、二是学生是自然性和社会性和谐统一的人、三是学生是身心和谐统一的人、四是学生是共性与个性和谐统一的人、五是学生是学习与发展和谐
统一的人。综合应用:如何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观点?学生是学习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
学生对来自外界的教育影响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经过学生的意愿有意识地注意并有选择地接受;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参与者。识记学生
在学校教育中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通过学习完善人格和通过学习发展潜能三个方面。综合应用:结合自身受教育的经历,论述学生需要的类型。生
理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发挥潜能的需要、成就需要、表达自我的需要。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
师和学生为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进行相互交往而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师生之间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师生关系的几种观点:单一主体论(过分强
调教师或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视另一方的作用)双主体论(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复合主体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
动的复合主体)师生主体间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也是主体,相互促进学生的发展)。识记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工作关系、组织关
系、道德关系和心理关系。领会师生关系的教育作用。1、师生关系影响着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2、师生关系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3、
师生关系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综合应用:结合和谐师生关系的特点,举例说明应该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2、为学生服务,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教好功课。3、严于律己,正确处理师生矛盾。4、建立教师威信。5、
善于与学生交往。第六章学校教育的课程学校课程的内涵识记课程的几种代表性观点:课程是学科内容或教材、课程是计划、课程是目标、课程是
学习经验。领会四种(知识中心课程论、学生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论)不同课程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知识
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有:斯宾塞、赫尔巴特和布鲁纳、巴格莱等主要观点: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2、学校课程以学科分类为基础3、学校
教学与分科教学为核心4、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学生中心课程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包括卢梭、杜威、罗杰斯等主要
观点:1、学生是课程的核心2、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3、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4、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
要作用。社会中心课程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包括布拉阿梅尔德、佛莱勒、布迪尔、阿普尔、吉鲁等。主要观点:1、社会改
造是课程的核心2、学校课程应以建造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应把学生看作社会的一员。3、课程的价值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唤醒学生的
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4、社会问题而非知识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5、吸收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学校课程的类
型识记根据课程的显隐程度,可将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识记根据课程的组织方式,把课程划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识记根据课程的
管理体制或权制分享,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学校课程的载体识记课程的载体主要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识记课程计划的内容
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五个方面。我国学校课程的改革综合应用:结合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请举例说明我国新
课程改革的改革内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总体目标: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
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
目过多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开展综合性课程。3、密切课程内容和生活、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考试和评价制度。6、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第七章学校教育的教学学校教学的内涵和目标识记教学概念
的含义: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掌
握教学与教育、智育和上课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教学与
智育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教学是实现智育的主要途径,智育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与上课时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课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教
学还包括备课、课后辅导、检查等等。识记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识记我国的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
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识记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识记教学原则
确立的依据:教学原则是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教学原则是受教育目的的制约、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应、教学原则的确立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
展规律。(3)综合应用:结合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谈谈教师应该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识记根据师生活动
方式的特点,可将教学方法分为语言类教学方法、直观类教学方法、实践类教学方法和探究类教学方法四类。识记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学科特点、
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特征和教师自身四个方面。识记现代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课程教学。综合应用:结合当今的教育发展,试论述当今教学组织
的改革趋势。1、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2、适当缩小班级规模。3、座位排列方式多样化。学校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设计识记学校的教
学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业考评五个环节。识记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凸显性原则和创
造学习原则。(3)识记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措施和教学评价的设计。第八章学校的德育学校德
育定义为: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
法律、身心健康和品德等涉及人的道德形成与发展方面的教育影响,受教育者通过主动接纳与内化养成一定政治觉悟、健全人格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活
动。1.了解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1)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2)理想和传统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
)劳动教育(5)纪律和法制教育(6)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世界观是人对世界总体的看法,包括人对自身在
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是人的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伦理观、审美观、科学观等的总和)2、学校德育规律了解学校德育规律的主要内
容:1学校德育通过多种开端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多方面培养、2学校德育通过组织活动和交往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影响、3学校德育要促
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转化、4学校德育是一个长期反复与不断提升的过程。(知:认知情:情感意:意志行:行为;道德教育过
程中的知情意行四要素,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情起催化作用,意能起定向作用。每一
因素都对其他要素是一种促进作用。)3、学校德育原则学校德育原则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以学生道德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
求为依据,概括了学校德育实践的宝贵经验,对学校组织与实施德育开展德育活动,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都具有指导意义和
启发性作用。识记学校德育原则有(1)知行统一,也叫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即既要重视学生的德育理论知识,又要重视学生参与道德行
为实践的锻炼。(2)教育影响统一,即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按照德育的目标要求统一认识,用系统连贯的教育
去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以发挥教育影响的整体作用,包括德育纵向意义上的教育影响连贯性和横向意义上的教育影响一致性。(3)集体教育和个
别教育相结合,苏联马卡连柯提出的,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要通过的集体的力量教育个别学生,又要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在教育
实践中将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辩证的统一起来。(4)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是指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用事实、道理、榜样等对学生进行启发
诱导,以调动起内在动因,同时通过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行为进行约束。(5)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是指要把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
,与对学生思想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更好的转化为学生实际的思想道德品质。(6)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
素相结合,又叫长善救失,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身上存在的消极因素,促
进学生道德的健康成长。4、综合应用:在德育的过程,如何贯彻“知行统一”的教育原则?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二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三
德育者要言行一致,四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5、综合应用:结合教育实践,谈谈教师如何落实“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的德育原则?一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启发自觉性,二要树立典型榜样,进行示范教育,三肯定鼓励为主和批评处分为辅,四建立健全学校的规章
制度和公约守则。6、综合应用:在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如何落实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德育原则?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要正确的
看待它们的优缺点;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扬善去恶,三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因势利导。7、识记学校德育方法学校德育方法是指用来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使学生形成完整品德,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方法。识记德育方法:(1)说服教育、(2)情感
陶冶、(3)实践锻炼、(4)自我教育、(5)榜样示范、(6)品德评价。8、综合应用:在学校道德教育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如何发挥“榜样
示范”的作业?一要选好学习的榜样,二及其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促使榜样成为学生自律的力量,三教会学生认识榜样的道德价值,德育者要经
常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深刻把握榜样的思想言行及其社会意义和价值,加深学生对榜样的认识和理解,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作用。四
、引导学生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来调节自身行为,提升道德修养学校德育途径9、识记学校德育的途径主要包括学科德育、活动德育、专题德育。10
、识记学校德育的几种类型:学校常规活动德育、学校文化活动德育、学校班级活动德育和学校校外活动德育。11、综合应用:结合现实,阐释你
对活动德育的理解。(1)活动德育是以活动为载体来满足和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并在各种类型活动当中明确其思想内涵,加强其道德的要求,在
活动当中,不断地强化学生和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2)活动是德育的生命活动,德育能够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激发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独创性
和自觉性。(3)以学生的兴趣,理想和激情感需要为出发点在活动当中提供学生独立思考和发展个性的机会,使他们现实实践为场域发挥自己的主
观的能动性,并努力探索在活动中不断的加强自己对道德的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实现自身道德品质的发展。第三部分学校教育的管理与协调
第九章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1、了解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教育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教育组织结构及其正常运行的各种规则体系
的总和。(学制结构由纵向区分的系统性和横向区分的阶段性构成,各级学校系统是指纵向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之间的有机
联系;各类学校系统,是指横向的不同性质学校之间的有机联系)2、学校教育制度改革识记世界学制的发展趋势:(1)建构学习型社会(2
)早期教育越来越受重视(3)儿童起始入学年龄降低(4)义务教育年限延长(5)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机结合(6)高等教育呈现多样
化发展。3、识记我国学制的改革趋势:(1)适度发展学前教育(2)完全普及义务教育(3)继续进行中等教育结构的变革(4)高等教育
包括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5)扎实推进素质教育(6)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4、19世纪中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各个主要国家先
后确定了自己的学制体系,形成了就代表性的三种学制系统,双轨制,单轨制和介于两者间的分枝制。(1)双轨制出现最早,以世界大战前的德,
法,英等欧洲国家为代表。双轨制中,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是供贵族地主等有闲阶级享用的学校,发展是自上而下的,先有大学,然后有中等教
育性质的预备学校(文法学校),有初等教育性质的文法学校的预备学校后,有幼儿园和家庭教育,另一轨是为劳动人名子女设立的以培养娴熟劳动
力为主要目的,其发展是自下而上的,先有初等学校,后有和小学相连的职业学校,再有初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优点:含有学校编制和课程的统一性
,学生的同质性,具有简便性的优点缺点:是教育阶级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教育部平等的表现他以制度来限制了受教育机会,造成阶级之间的隔阂,
非民主化(2)单轨制:最早确立于19世纪后期的美国,先实行八四制,后因初级中学设立而采用633制。20世纪初,美国兴起初级学院运动
,初级学院是一种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教育,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授以比高中广一些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的知识不收费或收
费低,入学方便,课程设置多样,办学形式灵活,毕业后直接可继续升学或直接就业。优缺点:教育大众化、民主化,自下而上的教育体制,从小学
到中学到大学,有利于教育逐级普及,可以有力的推动教育进展,教育机会扩大,但是难于管理。(3)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
制,公布后没有实施,1904年颁布了癸卯学制,学制是颁布政府并且得到实施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也是学习西方教育的一个系统的成果19
12形成了壬子学制框架,1913年颁布了壬子葵丑学制,也叫1912—1913年学制,它是一个相对全面和完备的学制系统,反映的民主政
府的主张较多,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模仿英国和德国的痕迹较重,对本国实际情况关注不多1922年的新学制
,采用美国的六三三分段法,学段划分更加合理务实,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教育系统新学制更符合社会时代的要求与特征,也是中国教育界和文化界共
同智慧的结晶,标志着中国现代国家学制体系建立的基本完成。5:了解贝尔—兰卡斯特制:又称为导生制,是英国的贝尔和兰卡斯特所创
立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者优秀的学生作为“导生”,教师先将当天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导生,然后再导生负责把自
己当天所学的内容交给这一组的学生,之后也由导生对这些学生进行检查和考试。这一制度解决了缺乏教师和教育经费的问题,但存在把教学变成呆
板、机械的训练的弊病。第十章学校教育的管理1、学校管理工作了解学校组织的特殊性内涵:学校组织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其他社
会组织的共同特点,但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较,具有其特殊性,有着不同的分类和不同的结构体系。(1)学校组织目标的多样性(2)学校组织结
构的符合性(3)学校组织过程的协作性(4)学校组织结果的价值性(5)学校组织的学习性2、识记学校领导方式的类型:(1)专制型领
导、(2)民主型领导、(3)放任型领导。3、综合应用:结合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你认为作为学校领导,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管理好学校人
力资源?(1)人力资源计划(2)学校人员招聘(3)学校人力的甄选。可以通过笔试,面试,心理测试,工作模拟测试,征询意见正式录用六方
面(4)学校人员聘任;主要采用教师职务制度(5)学校人员的培训;主要对学校人员进行观念知识和技能的训练(6)绩效评定;可以改进工作
,提高绩效,促进发展(7)薪酬支付;报酬要合理。班主任工作4、识记班集体的功能:一个优良的班集体,该积极进取,全面发展,他对每
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都将起简易没化的教育和激励作用。(1)促进班集体成员的个体社会化;在班级活动中逐渐形成与社会一致的社会态度,价值
观,人生观和社会规范。(2)促进班级成员的个体个性化;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3)班集体能够满足学生的归属感;个体在班级中会感受到
爱和温暖,会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4)班集体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因为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职能。5、识记班集体的特
点:(1)共同的愿景(2)健全的组织结构(3)良好的班风(4)规范的制度(5)和谐的氛围6、综合应用:结合你的受教育经验,谈谈作
为班主任应借用哪些方法来培养优秀班集体?(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这是培养班级的先决条件,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2)确定班
集体的奋斗目标;就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方向和动力(3)选拔和培养班级干部,形成班集体的领导核心;一个班集体必须要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
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才能够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4)有计划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培养班级荣誉感,没有活动,集
体就没有生命力,积极向上的活动是团结教育学生的有力手段(5)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集体舆论是在班级中占优势,为大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
见,也是规范个人言行和推动集体发展的重要手段(6)培养优良的班风;班风是班主任经过长期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与培养才形成的。6、
识记班级日常经营包括:(1)班级物质环境的建设教室、座位、书画、标语(2)班级制度环境的建设规章制度(3)班级
文化的创设班训、班级QQ群……(4)突发事件的应对学校教育评价7、识记学校教育评价的概念:学校教育评价是对学校教
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学校教育活动现实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的)价值作出判断
,以期达到学校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8、识记学生评价的基本内容:(1)学科学习效果(2)思想品德和公民素养发展水平(3)学习能力
与交流合作能力(4)身心健康水平(5)审美素养9、识记教师评价的主要内容:素质评价、教学评价和专业发展评价。(1)素质评价包括
专业道德素质评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潜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评价。(2)教学评价包括课堂教学评价、教学绩效评价(3)专业发展
评价是指对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以及自我发展所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的价值判断过程10、综合应用:结合教师评价方法,谈谈如何
充分发挥出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领导、同行评价对教师的促进作用?一、首先教师评价,一般采用教师的自我评价,以教师为主体,主要对自
己的知识能力,道德品质,教育与教学工作等作出评价的活动,教师自评也是一个批判反思、提高自我的过程。二、其次是学生评教,学生对教师素
质和教育教学行为等进行价值判断。主要采取三种方法,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问卷调查与学生座谈座谈相结合;期中、期末、评教和平时评
价相结合。三采取领导、同行评价。应用“走动管理”收集评价信息(在学校各处走动,听取教师和学生的心声);运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教师;教
师教学档案袋(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表述、单元和课堂教学计划、为学生编制的测验及学生成绩评定标准、学生学业成绩、学生家长调查情况等等
);课堂观察与调查;校长、同事评价法(倡导者是澳大利亚的安东尼?欣克菲尔德,评价实施分为五个阶段);头脑风暴评价法(具有一定研究能
力和知识素质的专业人才进行集体讲座,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互相弥补知识缺陷引起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借助竞争气氛,调动每个人的智能潜力)。第十一章学校教育的协作学校与家庭的合作1、识记家庭对学校教育的作用:(1)家庭为学校教育奠基(2)家庭支持学校教育(3)家庭补充学校教育(4)家庭延续学校教育。2、识记家校合作的基本原则:(1)教育性原则、(2)主导性原则、(3)平等性原则、(4)及时性原则。3、识记家校合作的基本方式:(1)相互访问、(2)通信联系、(3)召开家长会、(4)成立家长委员会、(5)举办家长学校。4、综合应用:结合实践,谈谈家校合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哪些方面?一、家校合作需要注重双向平等互动交流,这样双方才能够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二、家校合作需要考虑系统的综合性,注重活动计划与开展的系统综合性,才能够形成高效,可持续的教育发展的动力。总之,家庭是帮助学生成长的重要力量,除了家庭,社区的参与必不可少,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的构建,是推动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校与社区的合作5、识记社区对学校教育的作用:(1)支持学校教育(2)参与学校教育(3)推进学校素质教育6、识记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原则:(1)资源共享原则、(2)民主平等原则、(3)法制规范原则、(4)整体营造原则(双方的互动中应着眼于社区的经济,文化的长远发展)7、识记学校与社区合作的模式:(1)社区主导参与模式、(2)学校主导参与模式、(3)学校与社区共建模式。8、综合应用:结合实践,谈谈学校与社区合作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哪些方面?一、学校与社区需要保持双向互动,即在沟通和资源方面的双方互动。二,学校与社区需要落实合作机制,为实现学校与社区合作的良性运行,必须有健全的机制做保障。(保障、激励和评价机制等)总之,教育活动远不当单指学校,现已延伸到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都将成为一个大教育系统网络,在社会资源动态运动过程中发挥着整体协调的大教育功能。
献花(0)
+1
(本文系阿凌小馆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