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题发挥

 新用户3579se9f 2021-11-22

今天也学雪师借题发挥一下。
雪师说自己讲《论语》跟别人不一样,连续几个月听雪师的讲解,我真是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的所得,反正我是爱屋及乌,喜欢一个人,不管他说啥,都是最好的。最主要的是雪师的讲解是要大家明白,经典是让我们拿来用的,要学以致用,学了不用还不如不学。
再用两个词来概括吧,那就是听雪师的讲解以及看雪师的每本著作,让人感到非常“痛快”,犹如疏通了经络,打开了脉结一样,怎么感觉还像早晨的晨练,偷笑。
听雪师的独家“心解”《论语》与别家的讲解,那种感觉又犹如今天的天气一样,本来是乌云密布,沉闷无比,也许老天是抑郁成疾,最后找到情绪的发泄口,突然之间,风雨交加,大雨瓢泼而下,雨帘被风向前推着斜斜从天而降,让人猝不及防,却又感到痛快淋漓。等到老天情绪发泄完毕,风雨戛然而止,世界恢复平静。
真想冲进雨中,让那豆大的雨点敲击敲击我这昏沉的大脑,又怕被人误解为疯子,最终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听着雨打玻璃的声音,那雨点好似滴到了自己的五脏六腑,由内而外,就像刚刚听完雪师解读《论语》,身心舒畅。
雪师今早引用了个形象的比喻:“经典是水,我们是石头,石头扔进水里,我们就像石头激起的一点涟漪。”每个人对经典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观点,但都像石头激起的一点涟漪,就看那看涟漪的人,内心觉得哪一片涟漪最美。或许你认为,都是同样的石头,同样的水,那涟漪也没啥区别。其实,涟漪美不美,跟人的心有很大的关系,“世界是心的倒影”,当你的心明了,心开了,你觉得那片涟漪再美不过,那它就是最美的。当你的心被紧紧包裹,甚至蒙上了一层乌黑,再美的涟漪在这样的心境下,是无论如何也散发不出美的。
所以,要想世界在你的心中变得更美,你只有改变自己的心,心中的世界才会变,因为“心变则命变”。
雪师在书中如是说:“世界上能真正主宰心灵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都是外部世界的奴隶,包括好多世俗标准中非常成功的人。为什么呢?
因为大部分人都有自己非常在乎的东西,这个东西或者是金钱,或者是爱情,或者是地位,或者是社会的认可等等。一旦你在乎某个东西,就会被它束缚,得不到时会痛苦,得到了,又害怕会失去,或者还想得到更多,这时候你就是规则的奴隶。任何人都不例外。
我们总是无法自主自己的心,老是像一头牛被牵着走,还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我们更应该当一头有智慧的牛,牛再有智慧也还是一头牛,所以,我们还是好好当个人吧,只要我们能自主自己的心,让心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就不会被牵着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