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偷”书记

 一棵树2021 2021-11-22

每逢周末,我总喜欢带着丫头,一起骑着单车至百大心悦城三楼当当书店读书、买书、写字。


这家书店,整体布局呈开放式,各阅读功能区设置合理,很适合留步此处,修养心性。就像昨天,我和女儿在书店里“泡”了一天,当我们步出心悦城时,已是暮色四合,华灯初上之时,真有种“山中一日,世上千年”之感。

因为喜欢,所以常至此店。虽
未曾与店老板照过面,但凭我对其所经营书店品味的充分感受,我觉得此老板定是一位自信直率豁达之人。也许你要奇怪,既然未曾谋面,何以有此论断?


事情如此这般……

上周,女儿和我结束阅读之旅,收拾物品回家,一不小心,我把一本未付款的书籍装进了包里,直到回到家中才发现。

女儿惊呼:“爸爸,你偷书了?!”

我无奈至极:“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呲牙]

女儿和我商量下周把这本被“偷”出来的书送还回去,并主动向店家说明情况。之所以做这样的处理,一则关乎人品,不偷不盗不诓不骗,这是做人的根本;二则这关乎感恩,这是信任对信任的回报。

我去过的书店也不算少:先锋书店、诚品书店、西西弗书店、纸的时代、新华书店及各家旧书店。尽管店名不同,规模各异,但是无一例外的是:所有的书店缘于防盗的考虑,“三防”到了牙齿,能把未付款的书带出书店?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但是当当书店却没有做这样的设施防范,它的店面整体开放,与同楼层的商业经营区毗邻,这里没有门禁,没有报警器,没有监控,有的只是信任、尊重和温暖。

所以,只在这家书店,我把书“偷”了出来;也只在这家书店,我闻到了书香,更嗅到了“心香”。

我想:这家书店的老板一定是一位读书人。她(他)深深得了解读书人。读书人需要的是纯粹的理解和尊重,不需要也不能压抑和桎梏。奥威尔在《1984》中说道:也许这就是无处不在的智能手机和各种小屏幕的真正暴政,是它们剥夺了我们意识到安静的权利。也许,她(他)懂得这一点。

我想:这家书店的老板一定是一位自信的读书人。自信缘于对人性的充分把握,所以她(他)的书店不设防,其实是对人心的不设防。一般说来,爱书的人都比较善良,因为善良,所以自知自觉。这世上有很多美妙的事情!以善良面对善良,以信任面对信任,以尊重面对尊重,这是多么的美好!也许,她(他)懂得这一点。

我想:这家书店的老板一定是一位自信且善良的读书人。在当今这样一个功利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斥资经营这样一家不设防的书店。我想,这样的行为一定带有悲情的英雄主义情结。也许是偶然吧,书店对面,就是人来人往的商业区域。或者,老板想用这样的布局提醒每一位行走匆匆,流连于物质的人:只有物质,那是生存;拥有精神,那是生活。一个不大的书店,却能给人们带来精神食粮,微调人们的生活方式,长此以往,一个区域的兴教重知尚文之风蔚然形成,功德无量啊。

我想起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当现代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极为丰富的物质生活时,也带来了功利、急躁、不安、失落;幸好,还有这样一个人,这样一家书店,能让我们做短暂的停留:静思,冥想……

当我带着孩子把那本“偷”来的书交给店员,并解释如此这般。我的心里美美哒!我对店员说:“代我向你们老板说声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