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题研究】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选科策略研究

 老胡聊科研 2021-11-22


科研课题
提高课题研究质量,交流课题研究心得,提供课题研究指导,为您课题申报指明方向。
公众号
该公众号已被封禁

1.研究背景

进入高二年级,学生都面临着文理分科的问题。对于普通高中学生而言,这也是一个躲不开的热门话题。因为文理分科太重要了,它不仅会影响学生今后学习方向的选择,而且更重要的还有影响学生将来的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选择合理的文理分科,会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从而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相反,如果学生文理分科选择不当,会阻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甚者会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面对高二的文理分科,学生很多同学都感觉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从哪些方面进行权衡,不知道从何处得到真正科学的文理分科指导。因此,本课题通过对高二学生文理分科过程中学生心理困惑问题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探寻解决学生文理分科心理问题的策略,以期为高二的学生文理分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思路。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通过对高二学生文理分科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索解决学生文理分科心理问题的策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高中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理论内涵,丰富了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内容。

(2)实践意义

通过对普通高中学生文理分科心理问题策略研究,有助于提高高二学生尽快融入高中文理分科后学习生活、适应环境变化能力,为高中的终身和谐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也为河南省今后高考改革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

3.概念界定

普通高中文理分科问题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一直以来是一个学者们常常争论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国内最大的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上,以关键词“文理分科”进行搜索,截止2018年3月份,一共可以搜到3037条参考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理分科发展历史的研究,如吴根洲,刘希伟的《民国时期高中文理分科问题研究》;文理分科的可行性研究,如刘志军,王振存的《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博弈》、陈丽娜的《高中后期文理分科教学合理性与可行性的研究》;文理分科后学校应对策略研究研究,甄荣的《文理分科后重组班级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孙洁的《浅谈高中生文理分科后的心理适应》等,文理分科对学生今后职业选择影响研究,如崔盛、吴秋翔的《学生高中文理分科对大学表现及就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李俊堂的《高中文理分科对大学生学业表现影响的研究》等。而对于文理分科过程中学生心理困惑问题进行的研究还比较少,因而该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解决学生文理分科心理问题。

4.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4.1研究目标

针对高二学生面临文理分科出现种种心理问题,本课题通过研究,探求高二学生文理分科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影响,并探讨解决学生文理分科心理问题的策略方法。

4.2研究内容

针对学生在文理分科问题上的困惑,本研究的研究主要从探求解决学生文理分科心理问题的策略。主要有如下:

(1)寻求父母的帮助,在考虑这一问题时,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父母作为孩子最亲密的人,在学生遇到压力时候,给予细心的开导,帮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和障碍,走出文理分科带来的心理迷茫。

(2)探求老师的指导

为了更好地制定文理分科计划,除了父母的帮助外,学生还征询老师的意见。这个既包括班主任老师和他们的心理指导教师。

(3)社会专业机构

通过社会专业机构老师的指导,他们对学生文理分科心理冲突进行剖析,客观分析自身及外在条件,做出理性的判断。

(4)心理剧演出

学生把个人在文理分科时经历心理变化,通过心理剧的形式进行编排和演出,把存在于同学们之中关于文理分科的心理变化展现给大家,使大家树立正确的文理分科的观念,着眼于未来和自己兴趣,树立对未来目标的坚定信念,

5.研究方法

5.1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有关专家学者对于学生文理分科方面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分析,了解国内外对学生文理分科的研究现状和角度,归纳总结前人的研究经验和成果,作为重要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5.2问卷调查法:针对当前郑州47中学生文理分科过程中学生心理困惑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问卷制定的原则,分别制定《郑州47中文理分科教师调查表》和《郑州47中文理分科学生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5.3访谈法:对郑州47中多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多年从事班主任和学校心理教师进行访谈,通过访谈了解他们对文理分科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困惑及解决对策等。

5.4行动研究法:通过对文理分科中学生心理困惑问题解决策略的实践研究,对研究过程中学生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进行动态的跟踪,并进行观察、记录,召开专题课题会进行分析,并制定下一步的改进行动计划与行动路线。

6.研究创新点和价值

通过对普通高中学生文理分科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高二学生文理分科心理困惑的解决策略研究,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7.研究基础和条件

我校是首届“国家文明校园”、“河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单位”、“郑州市首批心理健康示范校”、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安全教育,学校建有专业的符合标准的心理咨询室,张艳霞、马歆源等两位专职老师具有国家二级注册心理咨询师,还有一大批热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学校还创建了心灵氧吧微信群,定期就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开展大型心理健康活动,培养学生积极阳光心态和健康人格品质。课题组成员具有丰富的科研能力,申报并完成了一系列省市和国家级课题结题工作,为该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课题组的分工

刘永江:负责课题研究的统筹工作;

夏霞:负责课题研究经费的筹措和开展;

蔡海友:负责课题研究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和案例材料的搜集与整理;

杨长风:课题研究过程的协调与资料上传。

9.研究详细计划

9.1.前期准备阶段(2018年3月—4月)

确立研究目标,针对高二学生文理分科过程中学生心理困惑问题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小组成员对存在于学生之间的各种心理困惑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归类和统计分析。

9.2实施研究阶段(2018年5月—2019年2月)

确定解决问题策略。针对高二学生文理分科存在的各种心理困惑和迷茫的现象,研究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探寻解决学生文理分科心理问题的策略。根据课题小组会议共同商议,大致上分为三个小组。主要有寻求家长帮助、征求老师意见和社会专业机构意见,即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同时再成立一个研究小组反复研究,主要由学生组成,通过学生在心理剧演出中心理的变化,也作为探寻解决问题一个重要策略,因为心理剧演出是从学生身边同学们真实的案例作为学生研究的对象,通过心理剧演出,学生置身其中每个人物的心理状态变化,这有助于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文理分科的反思,有助于提高学生关于文理分科科学的思考途径和正确的心理观。

9.3课题总结结题阶段(2019年3月-2019年4月)

研究成果的整理与上报,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的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确定了课题研究成果论文的撰写、修改和凝练,并通过老师邀请相关专家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修订和指导,使课题的研究成果更具有科学性和研究价值。

10.参考文献:

[1]康翠萍.高中阶段不宜实行文理分科[J].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2]佐斌.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实考察[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

[3]马肃霜.基于学生健康人格的班级环境构建[J].基础教育参考.2010(3).

[4]李海燕.当代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J].中等职业教育.2008(15).

[5]叶金香.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J].江西教育.2001(7).

[6]赵元梅.高中文理分科的争论与应对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陈丽娜.高中后期文理分科教学合理性与可行性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更多推荐
河南姚老师:师德考核,全校231名教师全优,唯独她一人不及格!
【课题研究】胡远明‖课题名称、研究背景、目标和内容的一致性
高级比初级老师每月多近2000元,引发老师不满:我少干活了吗?
【教师招聘】周口郸城县2021年公开招聘教师实施方案
【教师职称】职称评审奇葩规定,中级高级要3到5年的教案,教师叫好:不是折腾Loadin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