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追《三十而已》,好久没看过这样的良心佳作了,每一帧画面都不想错过,其中最让我动容到鼻尖泛酸的却是几处亲情的表现上。 1、矛盾的爱——王漫妮父母 王漫妮,沪漂小镇姑娘,和父母的一通电话中,我们知道她的薪水和开销,也看得出这家人之间的爱——漫妮每月给父母两千元让她们花销用,父母却想着把钱存着给漫妮装修屋子;后来,漫妮生病住院,是远方的父母守着闹钟,在电话里远程守护;父母一直期盼她能回老家,可当孩子真的折羽而归,母亲又矛盾了,盼你守在身边,又怕她心有不甘守在这里。 最后,漫妮还是杀回上海,临行前,母亲的不舍在语言里,父亲只是默默起身给了她一笔存款,看着你转身离去,他才老泪横流。爱你,是盼你天天就守在身边,看得见,听得到,爱你,是明白你的心终究还是飞在他乡。 2、沉默的爱——顾佳爸爸 顾佳14岁时,妈妈因病去世,爸爸为了她一生未续弦。像许多不会跟父亲撒娇的女孩一样,月经初潮,顾佳不懂如何跟父亲沟通,15岁早早过上寄宿生活,活成一个凡事都自己扛的坚强女性。正是这种成长环境,后来的工作家庭中,顾佳始终事事亲力亲为,不与他人诉苦的个性。 早熟的女孩,与父亲之间,会多出几分友情,太懂事的女儿也总让人心疼,而父亲何尝不是沉默的太懂事呢?每次去女儿家,只是小坐,“看你们什么都好着,那我就走了”,多像许多父母。 独居多年,选择住养老院,也不愿与女儿同住,不打扰,也从未远离,只是选择一个适度的距离默默守护着你。你过得好,我默默走开,你如有半点委屈,我定当第一个冲上前去。 3、宠溺的爱——钟晓芹父母 钟晓芹,标准上海本地姑娘,单纯善良,是一眼就看出来那种被父母宠着长大的模样。婚后,母亲也会隔三差五像个“田螺丈母娘”悄悄上门收拾家务、做顿饭;女儿病后,母亲全程伺候;女婿前脚出差,女儿后脚就溜回父母家住;女儿任性离婚,父母数落一通,包容着给你兜底。 这种被宠着长大的女孩,总有一种缓慢的钝感力,却也是规避成人世界多种伤害的一剂护身符。 三个女孩,三种让人动容的亲情模式。世事复杂,无论我漂得多累、多远,遇到多大的挫折与不堪,只要一想到身后,还有家人的支持与温暖,心就不会冰凉。 作者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