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餐桌上的秘密。

 常熟老李jlr5mr 2021-11-23
图片图片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来自网絡」

首圖 |  @懵琦


朋友要新开一间茶室,先请设计师一起吃饭,想聊聊关于茶室设计的想法,但一顿饭后,她决定另请高明。
问其故。她回答说:也许,他确实做出过行业认可的设计,但他做不出我想要的空间。我有些不服气,凭一顿饭,就能断定他做不出你要的空间?
她笑一笑说,这就是餐桌上的秘密。别小看了这些最日常、最司空见惯的东西。餐桌虽是一个小场景,但同时也是一个放大镜,一个人的修养、品行、风度,都会在餐桌上展露无疑。我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让来饮茶的人切实感受到美的空间,我不太相信一个在餐桌上自吹自擂唾沫横飞的人,能设计好一个润物细无声的美学空间。
哦~,原来餐桌上,还有这么多“秘密”。

图片


小时候,总是被父母教育:吃饭前,要先洗手再帮忙端饭菜上桌;吃饭时,不可以先动筷子,不可以多嘴插话,不可以把筷子竖插在碗里,不可以吧唧嘴,不可以看小说,不可以只拣自己喜欢的吃,不可故意浪费粮食;吃饭后,要帮忙把碗碟收回厨房;不吃饭的时候,餐桌上东西要摆整齐,不能放得乱七八糟……

图片图 | @旺旺肠

这几乎是以前每个中国人共有的童年记忆。小时候不理解,总觉得父母有些小题大做,后来长大了才明白:大人知道外面世界的样子,但小孩子不知道,于是,父母把餐桌当成课堂,来教育孩子。

帮忙摆餐收桌,是要你学会主动,怕你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恶习;餐桌上的那些不可以,是要你学会尊重别人,养成谦让、分享、惜物的品性,怕你长大后有自私自利、浪费挥霍、目中无人的行为……

图片
图片
截图来源:上图《黄金时代》;下图《花样年华》

父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餐桌影响”,不仅仅养成我们的礼仪品性,还养成了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让我们成为今天的样子。许多时候,依据餐桌来判定一个人,十有八九是不会出错的,正如世界礼仪大师威廉·汉森曾说的一样:善于观察的人,只需一顿饭工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样,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就像那些不动声色的暖风带来了春夏、改变了世界的颜色一样,一日三餐循规蹈矩的“餐桌上的养成”,也在不动声色中,途描着我们的底色。

图片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是丰子恺第一幅公开发表的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友人散尽,夜色清幽,桌上壶盏,天上弯月,清净的心境如泠泠琴声在画幅间流淌。

图片

这是丰子恺友人相聚后的心境,更是丰子恺记忆的呈现。在《忆儿时》中,他曾写到,父亲喜欢吃螃蟹,每到七夕、七月半、中秋、重阳等节日时,父亲总要在夜色昏昏时,移餐桌到白场上的月光下去吃,更深夜静,一家人围着一桌,谈笑、看月,直到月落时光才散去。

月光下的风雅,是他生命里挥不去的诗意,是很小的时候,父亲在餐桌上给他上的第一堂美学课。这种自然之美,从一开始就长进了他的灵魂,所以他笔下的漫画,总是有着宋元小令般悠远的意境。

图片

图 | @桃桃酱|||

这就是“餐桌课堂”的有趣之处。它不需要正襟危坐,也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讲,可是许多东西,就这样悄无声息藉由食物传递给孩子,渗透了他的生命。这么说来,每个人的第一堂课,其实都是在餐桌上完成的。

有位朋友,总是喜欢在餐桌上跟孩子玩游戏。最常玩的,是随手拿起一样食物,或者指一指桌上的菜,问孩子像什么或猜一猜是什么味道的。渐渐地,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想象:一条海带,是一条电影胶卷,吃进嘴里,肚子里就会演电影;饭菜的味道,要隔着视频哈气给爷爷奶奶;抢着洗碗,说洗洁精的泡沫和溅起的水珠是星球大战……

图片
图片

图 | 方格儿

每次去朋友家吃饭,总会被她奇幻的想象可爱到。当然,在饭桌上捣蛋,也是常有的事,但是朋友不以为意,他说:“有的人也许希望孩子食不言、寝不语,规规矩矩就好,因为养起来省心嘛。但是我觉得,在餐桌上陪她玩,也是一种教育,寓教于乐,这种趣味对孩子的影响,也许更长远。”

是啊,朋友把餐桌当成课堂,但他不想教给孩子繁文缛节,而是要教她做一个有趣的人。能在餐桌上发现趣味的孩子,长大后大概也能发现生活里各种细碎的趣味,热爱食物好好生活吧?

图片

小小一只餐桌,就是这么神奇。它能把一个家黏合在一起,能把琐碎变幻出星辉,更能呈现出一个家的温馨氛围。这只小小餐桌上的文化,更是历经几千年演绎,早已成为个人日常生活中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蕴的表征。

图片
图 | @lena的六月

早些年,我们总是在感慨古人对“餐桌美学”的要求高——要色泽美,还要香气美;要味道美,还要形态美;要名称美,还要器具美;要环境美,还要情景美……好像到了现代,这些东西已经离我们太遥远太遥远,远得就像一个遗失的美梦,而餐桌,只是满足一日三餐温饱的站点而已。

但到了这几年,尤其近一两年,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不容置疑、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餐桌美学正在旗帜鲜明地复兴。

在网络如同空气填充生活每时每刻的今日,各个社交平台上晒美食的人越来越多——食材是自己仔仔细细从菜市场挑买的,食物是自己认认真真在厨房里烹饪的,碗盘是自己货比三家在网上购置的,餐桌是自己精心布置的……对于那些对生活质量有更高要求的年轻人来说,生活就像需要精心完成的餐饭一样不可辜负,而那些不愉快的情绪,都会被餐桌轻而易举消解。

图片
图 | @lena的六月

汉唐美学、宋朝美学一类的词语,越来越多出现在与餐桌有关的场景中。餐桌美学越来越流行,餐桌也终于开始挣扎着要摆脱“满足温饱”这一基本功能,被时代赋予更多“神圣的意义”。视觉与嗅觉、味觉平分餐桌上的秋色,人们用缤纷的食材、多彩的餐具,尽情展现着自己餐桌上的风景,也尽情展现着自己的审美和状态。

这是我们所处的时代,餐桌上“新的秘密”。

餐桌的场景越来越多,被赋予的也越来越多,通过一顿饭、一只餐桌,看到的也越来越多。有人看到了教养,有人看到了审美,有人看到了商机,还有人看到了一个时代……

你的餐桌,是什么样子的?你在餐桌上,又看到了哪些“秘密”?

编辑 | 土包包

-特别鸣谢摄影师-

@懵琦、@旺旺肠、@桃桃酱|||、方格儿、lena的六月等 的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