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震带上那碗甜水□王安润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1-11-24

出版日期:2021-11-16  

   新疆日报  

.

有一种奉献叫崇高,有一种平凡叫伟大。

——题记

□王安润

2020年5月20日,采自慕士塔格峰、流经三县,跨越数千公里管网的冰川雪水,汩汩地流入伽师,47万当地各族群众终于喝上渴盼已久的甜水。

终于通水了!一位个头一米八的汉子看到这一幕,沉默良久,欲言又止,眼泪顺着黝黑的脸庞哗哗往下流。

1

这位汉子叫刘虎,他是喀什地区伽师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同时也是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改水工程主要负责人。2016年,刘虎从县农业局调任县水利局,42岁的他,从此开始了非同寻常的人生搏击。

伽师县长期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只有几十毫米,当地人畜饮水,曾经全靠涝坝水。喝涝坝水长大的刘虎,太清楚水对伽师县百姓意味着什么了。

新中国成立前,浑浊的雨水、河水和沟渠的水流,蓄积到村民特意挖的大坑内,人畜共用,水面时常漂着枯枝败叶和其他腐败物,这就是涝坝水。要储满这些又苦又咸又涩的水,也得看老天爷的脸色。前来打水的村民,或毛驴车驮或人工挑或用葫芦背。他们荡开水面上的污物,将葫芦或桶之类的盛水工具深扎下去,舀满后,再倒进毛驴车上的水箱拉回村里,和面打馕、烧开泡茶及供牛羊饮用。讲究一些的村民,撒些漂白粉过滤一下,再饮用。

为了水,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绿洲上的各族人民,用血汗书写着在严酷自然环境中求生存的悲怆历史。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一状况开始逐渐好转。

到1995年,伽师县将寻水目光转向地下,直到2005年左右,涝坝水才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但伽师县的改水之路,远未就此止步。

1995年4月起,几台钻机在伽师的村头轰鸣,62眼机井源源不断地喷吐水花,伽师人民第一回不再看老天爷的脸色喝水了。机井打出的地下水清澈透明,比涝坝水安全、卫生,管道接入村民家里,拧开水龙头,就有净水哗哗淌出,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可惜好景不长。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伽师大地微微颤抖了几下,处于地震断裂带上的村民见怪不怪,他们知道这是地震。可没想到,震后的62眼机井井水浑浊,氟化物、硫酸盐和砷含量大幅增加。恶劣的生存环境,严重影响着伽师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更谈不上加快发展经济了。

刘虎一拳擂在水系图上,暗暗发誓:“引不来甜水,我这个县水利局局长引咎辞职!”

2

13种找水方案确定后,刘虎带着团队勘察水源。一辆辆越野车在伽师县崎岖的山道和戈壁滩上颠簸。方圆几十里路都勘察遍了,没戏!

一次碰头会上,伽师县水利局副局长阿巴斯·斯地克无可奈何地汇报了自己这个组的找水情况,也是两个字:没戏!

刘虎斩钉截铁地说:进一步扩大找水范围,找不到合格的水源,要我们干什么?

阿巴斯“霍”地站起身,对刘虎说:“局长,甜水源有,就看您的决心有多大。”

刘虎眼睛一亮:“快讲讲看!”

这个新水源地,就是终年积雪的慕士塔格峰,融化的雪水甘甜清冽,有益的矿物质含量丰富。把慕士塔格峰冰川雪水引进伽师县,是几代水利人的梦想。但因伽师县和这个水源地之间相隔上百公里,打通要穿越3个县的距离,工程浩大,耗资巨大,以伽师县目前的经济实力,几乎是不可能的。

刘虎浓眉一挑,右手狠狠地向下一劈,一字一句地说:“干!再难也得干!天一亮,我就去向领导汇报。”

几天后,刘虎率团队直奔慕士塔格峰调研。

但凡欲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必先过慕士塔格峰这一关。

20世纪60年代,中国登山队也是先在这里集训后,才勇攀珠穆朗玛峰为国争光的。没想到,在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半个世纪后,“马前卒”慕士塔格峰将要造福一方百姓了。

那段日子,县水利局办公室灯火通明,刘虎、阿巴斯准备率领大家打一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战役。刘虎将一份凝结着方方面面心血、智慧和汗水的可行性调研报告上报后,就带着县水利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进驻伽师县古勒鲁克乡欧吐拉古勒鲁克村。

一天,电话打到村委会办公室时,刘虎正与村妇代会主任阿米妮古丽商量在村子里办超市的事情。

在这个电话中,刘虎得知自己被确诊患了肺癌!他很快平复了复杂的心绪,暗自发誓:“唯有将慕士塔格峰的雪水引来,才是一件天大的事,这关乎伽师县几十万人的生存环境和幸福指数。”

在县主管领导和家人那里,刘虎作了保证:一定积极配合治疗。他常常晚上去喀什市打针,第二天早上再赶回伽师县工作。

3

偏远的伽师县改水工程,牵动着北京,牵动着党中央的心。

2019年5月,经过周密筹备,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正式开工,用以解决伽师全县46万人口以及第三师伽师总场1.6万干部职工的饮水安全问题。17.49亿元的总投资,使其成为当时国内单体投资金额最大的饮水安全工程项目。

这个规模浩大的改水工程,由取水、输水、供配水3部分组成,65个标段,跨越3个县,输水干管长112公里、支管长167公里,改扩建配水管网1548公里。尽管这项工程以分段承包的方式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合同,可刘虎认为,这还不够,高度负责、相互监督、工程优质才是最终目的。

盖孜河位于喀什地区中部,发源于撒里科勒斯山北麓,流经疏附、疏勒、岳普湖等地,水流湍急。按照改水工程设计方案,这条河是输水管线必经之地,输水干管要从盖孜河底穿过。

最让刘虎放心不下的,就是这段工程。他带着施工队队员,像一枚枚钢钉扎在了荒凉的盖孜河岸边,耐心等待枯水期。

那段日子里,他被病魔折磨得形销骨立,却始终没有离开施工现场。这是一场硬仗,若有任何闪失,不仅管毁人亡,还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和恶劣影响。

枯水期终于等来了。

施工单位在河边预制构件,将大型水管置入河底,用混凝土浇筑牢固,最后走水。经过30个日夜艰苦奋战,盖孜河河底管道工程终于通过了工程验收。

站在盖孜河岸边,刘虎仿佛看见激流下的盖孜河河底,来自慕士塔格峰清澈甘甜的雪水,正通过光滑洁净的管道流向伽师大地。

这天,在卧里托格拉克镇卧里托格拉克村输水支管道施工现场,刘虎发现砌流量井的混凝土里竟然掺杂着泥土,这还得了?他发起了火,大声命令施工人员:“改水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瑕疵,必须拆掉重砌!”

当晚,刘虎召集紧急会议,一个行之有效的决议形成:凡涉及改水的乡村项目验收,都必须由施工方、水利局负责干部和镇政府干部三方到现场查验后签字,以确保工程质量。这个制度实施后,刘虎每到一处,都不忘叮嘱施工人员:把责任扛在肩上,干不好,我们都是罪人!

在那些忙碌的日子里,施工方只知道刘虎像一位“黑脸包公”,对工程质量毫不含糊,任何一点纰漏休想逃过他剑眉下那双火眼金睛。但又有谁知道这是一位肺癌患者?他时常胸口疼痛,疼起来满头大汗,悄悄去医院化疗后,第二天又出现在施工现场。司机吾斯曼·热合曼不时向县里主管领导“告状”:改水工程进入了最紧张的工期,可刘局长给自己的休息时间却越来越少。

4

靠着这股拼劲,改水工作越做越细。刘虎有时一天步行近30公里,反复测量布管线的最佳路线。但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最突出的问题是,布管线与当地农民“一亩三分地”的意识发生了冲突。

在卧里托格拉克镇苏坎阿斯提村,村民们想不通,又粗又长的管道为啥铺到了家门口?

一天,他们将刘虎团团围住。

“我家就靠红枣园挣钱吃饭,管线不能铺在这里,你们可以绕一下路吗?”

“你们不能在我家地上挖沟埋管线,影响我们种瓜。”

……

刘虎的心受到了震动。他严肃地告诉大家:“村民的话很有道理。面对责难,我们党员干部不能逃避,坐视不理。改水工程再重要,群众不理解不认可不支持,我们也得暂时放下,把宣传工作做到家。宁让群众骂一阵子,也不能怨咱一辈子。”

从这天起,村干部在刘虎的带领下,挨家挨户地给村民做说服工作,并一家一家地落实到位。村民那些不好听的话,他们听进去了,第一手资料也都摸清了。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如涓涓细流,温暖着村民的心,打开了一把把心锁。

接下来的工作就顺利多了。干管、支管严格按照设计,井然有序地向前延伸着。步履匆匆的刘虎,已有5个月没有去医院进行治疗了。主治医生的电话,一直追到工地上。刘虎抱歉地向医生保证,忙完工程,一定去医院治疗。县上的主管领导叮嘱他,千万别忘记吃药,刘虎爽快地应着,可拉开车门,他又赶往下一个施工点。

车上,他头一仰,喝口水将药片咽下。吾斯曼提醒他该去医院了,刘虎微微一笑:“这个时候?改水工程必须提前完成,这可是立了军令状的,去医院的事还是再等等吧。”

大漠、戈壁、风沙、烈日、严寒。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

改水工程以惊人的速度和优异的质量,争分夺秒地向前推进着。刘虎告诉大家:“与同等规模工程相比,咱们的工期要缩短一大半,这是任务更是使命。早一天完工,老百姓就能早一天喝上放心水,我们距离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更近了一步。”

2019年11月,三个子工程的主体部分如期完工。刘虎长舒了一口气,开始憧憬2020年改水工程完全竣工的场景。

是的,伽师人民望穿了双眼。刘虎暗下决心,一定要将这碗甜水如期送到各族群众手中。

5

2020年1月19日21时,伽师县发生了6.4级地震。为防范余震等风险,县上将4827名处在受灾中心危险地带的群众陆续转移到各个安置点。

此时的刘虎心急如焚。新冠肺炎疫情及接踵而至的地震,让改水工程完工日期变得不确定。眼下最棘手的问题是复工,可到哪里找施工单位?难道改水工程就这样被耽搁下去了吗?乍暖还寒时节,他住进了位于疏附县境内盖孜河东岸的总水厂,四处寻求走出困境的良方。

其实,县里和地区领导与他一样急。如果因为疫情和地震原因误了工期,怎么向父老乡亲交代?经过反复研究和逐级请示,地委决定举全地区之力,打响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会战,在自治区水利厅、喀什地区水利局大力支持下,当地施工人员全面复工。

沉寂了3个月的工地,又活跃起来。邻近几个县也行动起来,一支支施工队伍从四面八方赶来,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厂家的技术人员到不了现场,就通过手机视频指导施工人员进行现场调试。

主治医生催刘虎化疗的电话多次追到工地上,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不做治疗的危险性。可他的回答,几乎每次都一样:“快了,等水一通,我马上去医院。”以往,他21天去医院化疗一次,如今小半年过去了,他一次也没去过医院。工作日程排得满满当当。

白天,工地施工简直像一场鏖战。配套网管入户,一段一段加起来总长度有4000多公里。刘虎强打起精神,带着年轻的团队翻沙包、跨戈壁、走村串户,解决随时会出现的施工难题。

到了晚上,雷打不动的调度会上,他们对白天所有的问题进行研判和分析;调度会后,刘虎擦一把脸,又回到办公室查阅资料、整理笔记。他办公室的灯经常亮到凌晨三四点。

2020年4月,输水管线开始试通水,这是一项需要极强责任心而又科技含量高的技术活,容不得半点马虎。

水源地总水厂,刘虎在。

管道施工现场,刘虎也在。

他的手机和座机响个不停,管线巡检人员的电话不停地打来。

“我们这里水压不正常。”

“管道漏水了。”

“排气井漏水,井里的设备已被淹没……”

刘虎大吃一惊,排气井漏水?这意味着地下管线及地下管道的阀门出了故障。如果出现漏水,管道会因压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抖动或沉降。埋地很深的阀门井管道在水里浸泡时间过长,会受到化学物质的腐蚀和侵害,引起管道断裂。不立即采取措施排水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刘虎迅速赶到疏附县布拉克苏乡克孜坎特村那眼漏水的排气井处,一边给施工方的巡检人员打电话,一边安排身边巡检人员联系抢修人员送水泵过来。

两台水泵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在水泵的轰鸣声中,一股股浑浊的泥水被抽了出来,排气井漏水故障排除了。刘虎欣慰地抬起手腕,手表指针已指向凌晨4时。此时的他,感到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胸部也在隐隐作痛,他掏出随身携带的止痛片吞了下去。

越野车继续行驶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刺骨的寒风透过车窗缝隙吹了进来。吾斯曼不禁打了个寒战。他一边开车一边关切地问刘虎:“你身体吃得消吗?”

刘虎微微一笑,干脆地回答:“继续巡检!”

6

2020年4月27日起,伽师县12个乡镇和兵团第三师伽师总场陆续试供水。

位于疏附县境内盖孜河东岸的总水厂是调试设备的“龙头”,坚守在这里的刘虎,接二连三接到家里电话。到了医院才知道,父亲已住院好多天了。刘虎拉着父亲的手,自责、心痛不已。从医院出来,他又匆匆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在总水厂试通水的日日夜夜,刘虎一次次被病魔击倒,不知晕过去多少回,醒来后,他依然坚守岗位,任同事怎么劝,都不肯去医院。长期的工作压力与治疗不及时,导致他左眼失明,他仍咬牙坚持。

为掌握水质、水压以及自来水是否能持续供应等第一手资料,刘虎来到检测现场。一份化验结果出来了:水质没有问题,完全达标。

2020年5月20日,随着一道指令,距离慕士塔格峰112公里的水源地总水厂闸门缓缓升起,经过净化过滤,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的慕士塔格峰冰川雪水奔涌而出,沿着干管、支管和配套管网,流向地震带上的伽师县,流向几十万各族群众家中。

甜水来了!

甜水来啦!

甜水、甜水、甜水……

人们奔走相告,喊着、跳着、唱着、笑着……伽师人民和兵团第三师伽师总场职工,终于喝到了渴盼已久的甜水。

原计划3年完工的改水工程,只用了9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这是一个奇迹。奇迹背后,是刘虎与团队“5+2”和“白+黑”的无私奉献。

9月的一天,刘虎眼前突然一黑,高大的身躯轰然倒下。被送进医院时,扩散的癌细胞已转移至骨髓。

从这天起,他再也没有回到工作岗位上。

7

金秋时节,伽师县广袤的田野里,一片丰收景象。

甘甜的冰川雪水沿着防渗渠道,流入欧吐拉古勒鲁克村的庄稼地里。今年,小麦和甜菜又获得了大丰收。

卧里托格拉克镇馕合作社员工麦尔丹·玉素普说:“以前,我们这里的水质不是很好,自从接上了好水以后,馕的味道变好了,顾客多了,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巴仁镇英吾斯塘博依村村民艾海提·麦麦提激动地说:“我活到80岁,才喝上这么好的山泉水,这辈子知足了。”

此时的刘虎,正躺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的病榻上,身上插满了各种胶管。他的心电图显示心率不正常,脉搏跳动过速。因耽误了最佳治疗期,癌细胞扩散,他的呼吸越来越困难,只能依靠药物,与癌症作最后的殊死抗争。

这天,县委领导又来看望他了,告诉他自从伽师县群众用上了甜水,全县各行各业呈现出勃勃生机。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胜利,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的成功,奏响了自治区“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目标最强音。4000多户近两万伽师县父老乡亲实现全面脱贫,惠及周边200多万各族群众,提振的却是新疆2500万各族儿女奔小康、乡村振兴的士气。

2020年11月,伽师县摘掉贫困帽子,步入阳光灿烂的小康道。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盛况向全世界直播。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刘虎,在病床上收看了大会直播,接受了这场特殊的颁奖仪式。

刘虎说:“为了结束伽师县47万人民喝苦咸水的历史,我值了!”

8

2021年6月17日上午,我们走进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一间普通病房,看到病榻上被病魔击倒的刘虎,瞬间泪奔。

大个子的刘虎,身材萎缩了许多,双臂枯瘦如柴,鼻孔插着氧气管,晶亮的点滴,维系着他脆弱的生命。他的妻子宋桂蓉一脸泪痕地告诉我们,已做好丈夫离开人世的思想准备。刘虎的母亲泪水涟涟,拉着我们的手连连说:我的儿子,我的儿子……

这位含辛茹苦将儿子培养成人的老母亲,已无法用完整语言表达撕心裂肺的痛苦。

刘虎的儿子刘志炜,与爸爸一样,有着高大、敦实的身板。他已报考生物科学专业,他想像备受乡亲们爱戴的父亲一样,为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2021年7月1日,刘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7月2日11时,47岁的刘虎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不幸去世。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揭晓,刘虎与拉齐尼·巴依卡、胡拥军一道,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此时,悲喜交加的刘志炜,正端坐在山东泰山学院窗明几净的课堂里,向着生物科学专业进军。

万川终究入海,落叶注定归根。刘虎长眠在生他养他,并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伽师大地上。对刘虎而言,汩汩流淌的冰川雪水是最美妙的旋律,各族人民的欢歌笑语是永不枯竭的壮歌。

9

2012年至2020年,短短8年间,中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

近3000个日日夜夜里,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用执着与拼搏诠释了无私的奉献精神。

历史,终将铭记所有奉献者的名字。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