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山走水】崂山三响

 行者老鱼 2021-11-24

崂山有三响,响石、响水、响云峰。

自华阴沿月子口水库的南岸东行,一路上都是依山傍水的村落。地多果林,花时游赏,灿烂之色如锦。这里原是崂西一大市镇,山里的特产通过此处输出。随着水库的修建,成了一条幽僻的进山路。路的尽头就是“响石村”,村子的命名是因为一石崮—“响石”。

 响石顾名思义就是会响的石头,为高耸独立的石崮堆积而成,上有无数形状各异之孔洞。风来则石头嗡嗡作响,若钟后余韵,浑重悠长。 

响石在古代就享有盛名,其除了特有的响声,还有两个奇异之处:其一,引风纳气,在炎热的夏天,周围微风不动,响石附近却凉风习习;其二,没有蚊子,可能是特有的声音有驱蚊的效果吧。

石上空隙很多,形成不少石床。床面平整光滑,躺在上面非常舒服。附近村民有一个习惯,夏天午饭后和晚上喜欢到石上纳凉。耳中只听风吹石缝呜呜声和水浪拍打石面的哗哗声,此情此景人间少有。

奇异之石必逢奇异之人,除了自然之奇特,石上还有不少人文遗迹。响石有长春师傅的诗作:“修行恰似上山劳,脚脚难移步步高。若是无心生退怠,直去天上摘蟠桃”,后面是刻录诗词的门人的姓名,整个意思就是是华楼宫住持雲岩子刘志坚带领门徒,在此刊录了长春子丘处机的一首诗。 

在这块石刻的东北方向,相距大约五十米,是另一个不倒翁响石,摇摇摆摆,碰得石块之间咯噔咯噔直响。此石也有石刻,文为:“十方真人”。

响石的原理就类似笛子或者埙之类乐器,风吹过响石镂空的石孔,就像乐手的气流吹过笛孔,当角度合适时自然有美妙的声音发出,不过这里的乐手是大自然,乐器是巨石而已。

崂山的石头会响,崂山的水也会响,这就是位于巨峰的响水泉。巨峰南麓有白云洞,明蓝田有《巨峰白云洞记》,言“巨峰之巅有洞焉,曰白云,洞深而明,旁有水泉”。

白云洞像一个巨大的田螺覆盖在地面。田螺需要水,水来自洞侧有响水泉。响水泉为一暗泉石隙,潺潺有声,却不见水流。黄宗昌记曰:“泉自壁上落,响声如涨,伏流不知所往。来有声、去无形,异哉!”。 

水在石隙中流动,响声如涨,却不知所踪,古修道之人以为异,名为“圣水”。附近的建筑为“圣水庵”,俗称“响水庵”。因其异,在此收水烹茶者多矣。

石响、水响,山也响。巨峰东南有会仙山,山形峥嵘耸峙,如群仙聚首,故名。会仙山名字起得大气,其实根据蓝水的说法,会仙山就是烟袋锅所在的区域。蓝水老先生在这里留下一个谜:“会仙山中段壁半挂一大铁锚,完整光亮”,此铁锚目前不知何处去了!

会仙山左下而复上,约三四里,为响云峰。峰势拔地而起,峭危不可登。更南里许,为天门峰。明曹臣在《崂山周游记》中记曰:“从山(会仙山)之左胁,降而复陟三四里,经响云峰,峰秀甚,令人仰而目眩。忽三麃起,前从者拱之,奔而灭影。”(麃,古同狍)。

响云峰又名摩头崮,近代书画家黄公渚有《春去也其十二摩头崮》词曰:“摩头崮,峰以响云鸣。昂首霄空裁咫尺,荡胸云气自纵横。石作马槽形。”

这个马槽是将军槽,据说是一块形如马槽的巨石,石的上面有天然形成的深沟,里面满蓄清水。可惜走过几次将军槽,没见形如马槽的巨石,莫非已经被沉入水库,或是在某个地方静静的藏在丛林中也未可知。

崂山三响,游之则可赏石、听水、观山,感知山之三味,此又一三味崂山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