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玑古巷——广府人的发祥地

 极简的娜娜姐 2021-11-25

   岭南有四大古镇,这些古镇都有一千多年前的历史,每座古镇都有它的传奇和故事,这四大古镇分别是:梅县松口、潮汕澄海、顺德杏坛、南雄珠玑。

  今天趁前往南雄观赏银杏的机会,专程到珠玑古巷走走,了解这座号称“广府人的发祥地”的千年小巷。通过半天的游玩我搞清楚了有关“珠玑古巷”的几个故事,它们分别是:

   梅关古道与珠玑古巷的关系:

    珠玑古巷位于南雄市的珠玑村,始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玄宗时期。当时为了打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唐玄宗命丞相张九龄率人开凿大庾岭梅关道。在现在江西和广东交界的崇山峻岭间开辟出一条能通马车的大道,使岭南地区与北方沟通,这条大道就是“梅关古道”,它的开通成为了岭南重要的交通要道,是著名的“粤赣走廊”。

   珠玑巷距离古县城15公里,大庾岭2.5公里,处于梅关古道夹道上,所以无论从梅关南下或者从古镇北上,南来北往的客商都必须在此歇脚下榻。于是在现代交通形成之前珠玑古巷就成了古代岭南主要的驿站。据说当时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夜夜笙歌”。唐末和北宋末年以及以后的若干年,若干朝代,因为战乱,中原的百姓通过梅关古道逃离战火,来到岭南的人们越来越多,梅关古道和珠玑古巷这些地方又成了逃难人们的集散地。当然在修建“梅关古道”之前,这里是一条羊肠小道,也是北方人进入岭南的主要道路。

    珠玑巷名称的来历:

    “珠玑巷”以前叫“敬宗巷”而不叫珠玑巷,是唐敬宗去世之后为了避讳而改名的。它的名字来源也有一段故事,故事要从“张昌”这个人说起。据《直隶南雄州志》载:“珠玑巷得名,始于唐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堂。敬宗宝历因有巷内族人张兴七世同堂,唐帝李湛闻听后,赏赐给他们家族珠玑绦环以旌之,避敬宗庙讳,改所居为珠玑巷。”

   就是说唐代名相张九龄(唐玄宗时期的丞相)第八代孙进士张辙世居南雄敬宗巷,他的妻子是韩愈之孙女,他的儿子张兴因“七代同堂”,母慈子孝,世代兴旺。故事传到皇帝李湛的耳朵里,皇帝感动之余就赐予张兴的儿子张昌珠玑绦环。可惜没多久,李湛就去世了,去世之后被被赐庙号为“唐敬宗”。故事就这样巧合了,本与“唐敬宗”无关的“敬宗巷”就得避讳了,于是就改名为“珠玑巷”,即避讳了皇帝的庙号也纪念了皇帝的赐予。

   在一千多年前人的平均寿命应该就是二三十岁,按15年一代计算,能够7代同堂至少也有105岁,所以张昌家族确实不是一般的长寿家族,难怪皇帝都感动不已。

   作为广府发祥地的由来:

   珠玑古巷号称“广东第一巷”,据民国时期中山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称:由珠玑巷南迁南海、番禺、顺德、新会、鹤山、中山、东莞、恩平、广宁、清远、宝安、阳江、增城等地的氏族有73姓,164族。近年来,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派员到珠江三角洲各市、县调查,收集到诸姓族谱、家谱有143姓氏,主要分布在28个市、县,668个乡(镇)、村。也就是说粤语体系的广府人基本上都是来源于珠玑古巷。那么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从“胡妃故事”说起。

   南宋的宋杜宗荒淫无度,不理朝政,朝廷腐败,奸相弄权,宫廷内部争斗不休,百姓苦不堪言。咸淳七年,胡妃哥哥胡显祖因得罪了权倾朝野,专横跋扈的丞相贾似道,因而被罢官,胡妃也被贬黜出宫,送入庵堂(软禁)。胡妃是苏州西南乡间女子,人称姑苏女。她自幼跟父种菊,随母绣花,聪颖贤惠美丽出众。年方十六就被选入进宫,成了皇上的宠妃。岂料进宫不足二年,就被贬在一间小尼庵里,成了宫廷斗争的牺牲品。她不甘这种孤僻寂聊的生活,时时寻找机会逃出牢笼。一个漆黑的午夜,尼庵突然火光冲天。原来贾似道怕皇上将胡妃重召入宫,便派亲兵乘夜放火,欲将胡妃烧死。慈善的老尼姑把她藏在后院一枯井里,才幸免于难。胡妃跌跌曈瞳,一口气逃到临安码头,江边停泊许多商船。胡妃见有艘货船正准备启航,她急忙跳了上去。可是船一摇晃,胡妃没站稳,噗通一声,掉入江中。幸被广东南雄珠玑巷商人黄贮万和他的佣工刘壮见了,赶紧跳入水中,把她救了上来。黄贮万与胡妃两人一见钟情,便把她带回珠玑巷来。贮万父母见这女子美丽贤淑,甚是高兴,欲收她为媳。于是,胡妃与黄贮万成了亲。胡妃怕连累黄家,悄悄地同黄贮万说了她的身世。黄贮万对她的遭遇十分同情,愿与她同艰苦,共患难。胡妃感激不尽,改名办苏菊芬,在珠玑巷匿居下来。胡妃心灵手巧,裁剪织绣,样样出众。不久珠玑巷四方乡邻的女子无不慕名而来向她求教,并亲切地称她为“苏姐”。胡妃叫黄贮万从苏杭采回几十种菊种,并请来几个佣工在沙水湖边开辟一块菊圃,教人裁剪种菊。她培育的菊花争奇斗艳,芳香四溢,吸引男女老少纷纷前来观赏。没几年,珠玑巷乡邻几百户人家,大都学会了种菊、制菊、用菊。当时,流行的五菊花裙,就是胡妃绘制的。有一年夏天,酷暑逼人,不少人中暑病倒,胡妃就把她家祖传的菊花解暑茶配及熬制方法传授给乡邻,并将亲自熬制菊花解暑茶送给那些中暑的病人服用,深得珠玑巷人的赞许和厚爱。后来朝廷终于发现胡妃没被烧死,就悬赏十万两银两,到处发布缉捕她的诏文。黄贮万家佣工刘壮因欠下赌债无力偿还,见她与诏文中胡妃的画相很像,联想当时救她的情景和她的为人与举动,断定她就是朝廷要缉捕的胡妃,便偷偷地向官府告密。贾似道得知胡妃匿居珠玑巷,又惊又喜。喜的是终于得知胡妃的下落,惊的是原已奏明皇上胡妃(庵堂失火、已被烧死),若现在再奏妃逃匿珠玑,岂不犯欺君罔上之罪?他与兵部尚书密议。奏折皇上,说南雄珠玑茅贼横行,聚啸谋反,须速派兵进剿。于是即发兵南下,血洗珠玑。不日官兵已达江西赣州,直迫梅关。恶讯传来,珠玑巷四邻百姓一片慌乱。胡妃自知官兵是冲着她来的,不能连累珠玑乡邻受难。胡妃强忍悲泪,劝黄贮万赶快率众乡亲南逃,贮万不忍胡妃重落虎口,要她一起南逃,胡妃不依。两个相拥,眷情缠绵,难分难舍,众乡亲也十分同情。大难即将降临南雄珠玑巷,一时风声鹤泪,情况万分危急。于是,珠玑巷33姓,97户居民 ,在罗贵的带领下,伐竹死筏,沿浈江顺流南逃。当官兵包围珠玑巷时,已人去巷空。胡妃为了阻止官兵追杀珠玑巷村民,她割慈忍爱,送走乡亲,独自留下,站在珠玑巷一井边,当官兵正要捉拿她时,她音泪凝腮,仰首一笑,猛地纵身投入井中……。从此胡妃舍身勇救乡亲的故事便在南雄和珠江三角州等地广为流传。时至元代,公元1350年,珠玑巷人为纪念这位英烈女子,就在这口井上建一座塔,名曰:妃子塔。胡妃的形象成为珠玑人美的化身。她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而从官兵刀下逃生的人们就沿着北江,西江逃到人烟稀少的珠三角一带谋生,也就成了珠三角一带的原始居民。当时珠三角还是一片滩涂地,广州还在海平面以下。珠江三角洲以其大片的荒滩并不断增生的沼泽地成为南雄珠玑巷农业迁民的目的地。随着珠三角露出海平面的地方越来越多,珠三角人民筑堤围垦,粮食大增,因此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千年瞬间,如今的珠三角已经是中国最富裕的地方了,广府人民和全国人民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幸福的生活。

     现在的“珠玑古巷”景区内有不同朝代的古楼、古塔、古榕和古建筑物遗址等一批文物古迹、观光景点。是集旅游、观瞻、怀旧、思乡、敬祖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许多的“家祠”也频频诞生。其中“千年古榕”的风范和它的抢救故事挺感人,元代的“胡妃塔”依然屹立,这些都是确确实实的古迹。许多古屋因为年久坍塌不得不进行重修重建也是必然,不过遗憾的是有些重建的祠堂过于“辉煌”,甚至有些加了“罗马柱”,真感觉不伦不类,真期望古物能够“修旧如旧”,恢复历史的真实面目比较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