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术谋略:防治政治投机的四种手段

 莫为天下先 2021-11-26

图片

何事都有其相应的代价,有如机会成本就是代价之一,即你在干一件事的时候,则需要放弃其他要干的事,这就是成本,再如你在干这件事的时候,存在他人坑你的投机心理及行为,由此对你产生的损失,即是你的成本或代价。

针对他人的不信任,或投机取巧的可能行为,在职场上需要尽可能杜绝,采取必要的措施,否则便容易被人欺诈,或因此吃亏,出力不讨好。

对此,有四大策略可用:

1、惩罚法

所谓惩罚法,在于你与他人交易过程中对其错误或投机行为会采取报复性措施,并且使对方相信你会因此报复于他,条件有三点:一是你是否有报复他的机会;二是你是否有报复他的能力(实力、权力、手段);三是你是否有报复他的决心。在生意场上,你与供应商达成合作共识,约定货品的时效、品质、规格等,如违反约定,其便会受到违约处罚(如退货、赔款、违约金等),只要你惩罚程度足够份量,那么供应商对你的供货必然会优先优质服务。同样在职场,如果你的上司已经明确了事情没干好,会有相应的惩罚,只要领导动用手段让你相信他会这样做,那么后续工作你将可能得到极大改善。

2、质押法

在职场,通常会遇到交易保证金、订金等问题,这其实就是防止你投机坑害的质押措施,行贿也是一种质押方式,当你将贿金交给领导时,领导其实也就被你绑架了,而领导分赃给予下属时,下属接受也就等于同流合污受质押了。历史上各种人质事件均为此法用意,刘备在得到徐庶辅助时,战事颇为顺利,招致曹操想尽办法要得到徐庶,因此将徐母质押在曹营,逼迫徐庶不敢任何投机,只能乖乖屈就曹营,即便徐庶未替曹操谋划,但对刘备来说即是比较大的损失。

3、道德法

培育忠义思想,即建立个人道德心理调节机制,又对整个组织环境改造,在个人与政治社会双重道德作用下,作为个体在选择策略时很多时候并不理性,也就说会考虑其他因素(如道德)做出反应。刘备在徐庶要求去曹营救徐母后,痛苦流涕、万般不舍,徐庶如果能自动留下,自然是刘备的最优解法,但徐庶因为孝名,只有去曹营一条路,对此刘备的最优解法为徐庶不要替曹操出谋划策,所以刘备对徐庶离开的任何行为,都在激发徐庶的忠义心理,因为刘备是他的老板,但因为徐母的缘故去到曹老板处,虽然彼时没有签署保密或竞业协定,但作为孝子的徐庶,可得切记不要出卖刘备这位原东家,忠与孝其实是一体的两种形态,在上下级之间称为忠,在父子之间则为孝,具有共通性,所以孝之人必忠,刘备意在强调徐庶记住他的好,激发徐庶忠诚的心理机制。

4、关系法

领导激励下属做事上进,可以有多种手段,如领导会拉拢一部分人,这部分被拉拢的下属会因为要维护这种关系的继续发展,则较多可能不会投机取利,而如果领导没有明显拉拢某部分下属,采取暗箱操作,如领导分别私下对不同的下属给予模糊性语言(我看好你,努力加油,有机会等),在结果出来之前,领导虽可以得到下属提升工作的效果,但出来之后,认为没有获得该有利益的下属则会认定领导为欺骗,后续即可能采取投机行为做事。刘备对待关张二人即采取了关系法,维护了长期稳定的互动交易,同睡、同食,影不离身,所以刘备给予关张二人以维护长期关系的机制,关张二人因为稳定关系的存在,所以也就基本没有投机行为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