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躲灾星

 铭记心间 2021-11-27

      【聊斋故事】躲 灾 星


谢小安模样俊俏,做事勤劳肯干,为人善良老实,又读了一肚子书,按理来说,这样的人娶个媳妇应该不难,可他快二十岁了,还没娶到媳妇。


谢小安娶不到媳妇是有原因的。


谢小安出生的时候,恰巧遇到老道士崔玄经过,听到了谢小安的哭声,他马上停下了脚步。


侧着耳朵听了一会,崔玄掐指一算,摇着头叹气道:“可怜呀,这孩子养不大啊!”


这时谢小安的爹谢成正急匆匆地出门去找郎中,听到了崔玄的话,不由得十分生气地揪住了崔玄要个说法。


“你不急着去找郎中啦?”崔玄微笑着问谢成。


“你怎么知道我要去找郎中?”谢成愕然问道。


崔玄没有回答谢成,笑了笑,直接进谢家去了。


谢成摸着脑袋想了一会,不去找郎中了,转身也进了屋。


谢成进屋一看,崔玄已经把谢小安的伤治好了。原来,谢小安出生后,稳婆在给谢小安包裹时,不知怎么的竟然把谢小安的手弄脱臼了。


谢小安哭得凄惨极了,稳婆又惊又慌,不知如何是好。谢小安的娘王氏顾不得才生产,也哭了起来,谢成这才急着赶紧出来找郎中……


崔玄进来后,轻轻地给谢小安一推一拉,谢小安就好了,才出生的孩子看着崔玄竟然笑了起来。


崔玄摸着谢小安的小脑袋,也笑了,道:“你这孩子,就是太聪明了,慧极必伤啊!也罢,也罢,我今天就救你一命。”


崔玄咬破指尖,把自己的一滴血按压进了谢小安的额头上,见谢小安的额头上长出了一颗红痣才松手。


这时崔玄已经是脸色苍白,大汗淋漓了。他喘息了半天,才对谢成道:“这孩子的命我是尽平生之力给救了回来了,但他也会因此一生多灾多难,不得安宁。除非找到至纯之地,避上三年,才能躲掉灾星,从此顺遂平安。”


“那什么地方才是……至……至纯之地呢?”谢成抱着儿子,连忙问崔玄,因为没有读过书,说起话来还有些拗口。


“一个地方,里面的人心性纯真,与世无争,就是至纯之地。”崔玄告诉谢成。


谢成把崔玄道长的话重复了三四遍,牢牢地记住了才放心。


谢成和王氏对崔玄是千恩万谢,硬是给崔玄磕了几个头,才让崔玄离开。


果然谢小安灾星跟随,一不小心就会受伤。


还在襁褓之中时,睡在床上好好的,要么会被不知什么时候爬上床的东西咬,要么莫名其妙地掉东西下来,砸伤他。


王氏心疼儿子,就不停手地抱着他,心想这下应该没有事了吧!谁知,没抱多久王氏就摔了一跤,摔得谢小安都飞了出去,幸好是飞到了床上,虽然没有什么大事,可谢小安也结结实实地哭了好半天。


好不容易谢小安终于满了三岁了。按民间的说法,满了三岁的孩子算是立住了,谢成和王氏松了口气,以为谢小安的灾难会少一些了,谁知那灾星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跟着谢小安。


谢小安走路,时常会摔跤;谢小安吃饭,不时会卡着;甚至连谢小安喝口水,都经常被噎着……


谢成和王氏整天担心着谢小安,照顾着谢小安,连刚出生的儿子都顾不上管了。


可说来就是奇怪,谢小安的弟弟是哪儿扔哪儿好,不管不顾也就这么无病无灾地长大了,而且长得结结实实的,不到一岁就自己“噔噔噔”走得稳稳当当的,连喷嚏都不打一个。


而谢小安呢!爹和娘一心扑在他身上,眼不错地看着他,也是今天摔一跤,明天生场病……就没过过一天安生的日子。


为了谢小安,谢成和王氏的心都要操碎了,两人就商量着把谢小安送到什么至纯之地去。


“一个地方,里面的人心性纯真,与世无争,那不就是五花观吗?”谢成说道。


本地有个五花观,里面住着几个道士。道士们平时靠给大家看风水,做法事为生,在百姓中口碑不错。


“对呀,崔道长就是道士。五花观应该就是那个……至纯之地了。”王氏也很赞同。


于是刚刚满五岁的谢小安就被送到了五花观。


五花观的观主玉真道长很高兴地接受了谢小安。告诉谢成,按五花观的规矩,谢小安从此就是五花观的人了,因此,谢成和王氏可以按规定的时间来看谢小安,但谢小安不经允许,是不得出五花观的。


谢成和王氏都很舍不得谢小安,但想想谢小安在家里过的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只得狠下心,把谢小安留在了五花观。


过了一段时间,是可以看望谢小安的时候了,谢成和王氏放心不下谢小安,赶紧来五花观看儿子。


玉真子陪着谢小安一起出来见谢成和王氏。


谢小安笑嘻嘻的,告诉谢成和王氏他在五花观很好。


谢小安从小就聪慧,没有人能糊弄他,他说在五花观好那就是真的好,谢成和王氏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从那以后,谢成和王氏又去看了谢小安几次,每次都是玉真子陪着谢小安出来见谢成和王氏,谢小安每次也都说他在五花观里很好,谢成和王氏也就彻底放了心。


谁知,五年后谢小安竟然被县衙里的衙役送了回来,还给了谢成五十两银子,说是赵大户给谢小安的谢礼。


谢成和王氏惊呆了,半天都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谢小安告诉谢成和王氏,那五花观其实一点都不好,根本就是一个藏污纳垢之地。那五花观里的道士也一点都不纯,他们敛财的手段根本就令人恶心。


“为何这样说?”谢成和王氏目瞪口呆,惊讶问道。


谢小安说,五花观的道士平时给人看风水,做法事都是幌子,玉真子真正教给年轻道士们的本事其实是学着如何勾引大户人家的女眷,从女眷们的口中得到大户人家的阴私,然后以此获得钱财。


其实,谢小安在五花观里仍然是三灾六难不断,从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就今天,衙役送他回来时,还摔了一跤,腿还又青又肿着呢!


“那我们每次去看你,你还都说好,你这个傻孩子,为何要骗娘啊?”王氏心疼地抱着谢小安哭了起来。


“娘,您还记得吗?每次你们去看我,都是玉真子陪着我出来的。他就在我身旁,我不敢说实话。他早就威胁我了,要是告诉你们,我在五花观过得不好,他不会让你们出五花观的。”谢小安一边给王氏擦眼泪,一边回答道。


“你在五花观还是多灾多难的,他把你送回来就是了,为何要想方设法地把你留下来。”王氏不解地问。


“玉真子老道说我长得漂亮,培养好了,以后不知多受大户人家的女眷欢迎,为此,他天天逼着我读书写字。我在五花观五年,最大的好处是读了一肚子的书,练了一手的好字。”谢小安高兴地说。


“这……这五十两银子又是怎么回事?”谢成拿着五十两银子,像拿着几个烫手的山芋似的,不安的很。


“爹,您放心,这是我们应得的。”谢小安说,“那赵大户被五花观的道士所骗,相信他们的鬼话,差点损失了五千两银子。是我设了个计,揭穿了道士们的阴谋,赵大户才避免了损失。说起来,赵大户也太小气了,才给了一百两银子的谢礼,衙役们分了五十两,咱们就只剩五十两了。”谢小安撅起了嘴。


“银子倒是小事,主要是那……那五花观的玉真子他们,都被抓起来了吗?”谢成紧张地问道。


“肯定抓起来了,不然我怎么能回来呢?”谢小安笑道。


“那就好,那就好!”谢成和王氏都松了口气。


从五花观回来后,灾星似乎更加眷顾谢小安了。谢小安在家,无缘无故会被磕着碰着,谢小安出门,莫名其妙会被摔着撞着。


最让谢成和王氏揪心的是,那天谢小安过桥,其他人过桥,安安稳稳的,什么事都没有。谢小安过桥,那桥竟然无缘无故地断了,谢小安掉进了河里,喝了一肚子水才爬上岸来,结果大病了一场。


还有一次,谢小安坐在门口晒着太阳读书,突然有一辆马车疯了似的向着谢小安冲了过来……


王氏当即就吓晕了过去,谢成不要命地想上前去推开谢小安,可自己摔了一跤,半天都没爬起来……而谢小安已经吓傻了,一动不动地呆在了那儿……


幸亏马车夫有功夫在身,危机关头,一马鞭卷起谢小安扔了出去,谢小安被摔得鼻青脸肿,腿都断了一根,在床上躺了半年才好,但好歹命捡了回来。


经历了两次生命危险后,谢成和王氏又商量起了找至纯之地,送谢小安去躲灾的事。


“这次咱们不能想当然,一定要打听清楚才行。”王氏首先道。


“肯定得打听清楚才行呀!不然孩子在受苦,咱们还以为他过得很好,想起来就心疼。”谢成道。


“那哪个地方才是至纯之地呢?”王氏皱着眉头,苦苦思索着。


“去白云寺吧!白云寺的和尚都是自己种菜种田养活自己,灾难之年,他们还施粥舍粮,救济灾民……那些和尚心地那么好,白云寺应该是至纯之地了。”谢成道。


“那就去白云寺。”王氏连连点头。


于是谢小安又被送到了白云寺。


还别说,这次谢成和王氏算是送对了地方,谢小安在白云寺一直住了快三年了,都是平平安安的,眼看就要把灾星躲过去了,谢成和王氏都高兴得不得了,都在盘算着如何谢谢白云寺的僧人们了。


谁知,白云寺的主持突然去世了,为了争主持之位,白云寺里的“高僧”们你争我抢的,手段百出。白云寺再也不是至纯之地了,谢小安又开始了被灾星跟随的日子。


而且,也许是快三年没有见到谢小安了,灾星格外兴奋,谢小安几次都差点没被“兴奋”死。


功亏一篑,谢成和王氏真是欲哭无泪了。不过令谢成和王氏更难过的还在后面,经过了五花观和白云寺这两件事,谢小安的灾星之名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的了,这时他们再想把谢小安送到哪里去,人家也不肯收留了。


“算了,我就留在家里吧!”躺在床上的谢小安艰难地咧着嘴,勉强地笑着,“不要再去祸害别人了。”


“你哪里祸害别人了,你都是自己在遭灾受磨……”王氏哭得泣不成声。


“就留在家里吧,咱们哪里也不去了!”谢成的眼睛也是红红的……


就这样,谢小安磕磕碰碰地长到了十九岁。因为灾星“眷顾”,哪个姑娘也不敢嫁给他,所以谢小安快二十岁了,还娶不到媳妇。


这天,谢小安又坐在门口晒太阳读书,隔壁的孩子,才五岁的宝儿好奇地听着谢小安读书,嘴里还跟着念个不停。


谢小安平时不怎么敢出门,别人也不怎么和他交往。以前有弟弟陪着他,还不怎么寂寞,去年弟弟娶了媳妇,怀了孩子,怕被谢小安的灾星误伤,已经搬出去住了。如今的谢小安孤单寂寞得很,见宝儿可爱,索性教起宝儿读书来。


宝儿伶俐好学,谢小安耐心细致,这一教就教了一大下午,直到隔壁大嫂叫宝儿吃饭了,谢小安才惊觉他竟然平安无事地度过了一大下午。


谢小安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他去找村长商量,把村里的两间房子收拾了出来,整理成了学堂,让村长去村里宣传,他免费教村里的孩子读书,只要愿意来的,他都收。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那时候的读书人是很受人推崇的,老百姓们谁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能读书识字。可那时候的读书也是很费钱的事,一般的老百姓也只能想想而已。


如今听到谢小安竟然愿意免费教自己的孩子读书,村里的人奔走相告,都要把孩子送来给谢小安教。谁还管谢小安灾星不灾星的,反正谢小安的灾星一般情况下只祸害他自己。


第二天谢小安就收到了十来个学生,大一点的十来岁,小一点的五六岁。还大一点的孩子要帮着家里做事,和谢小安说好了,晚上再来学。


于是谢小安成了免费的学堂先生。早早晚晚,不辞辛劳地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写字,做事做人。


谢小安教得认真,孩子们学得努力,教学效果还不错。村里的人都很感激谢小安,说是免费的,但过年过节时,都要送些东西来给谢小安,还非要谢小安收下不可。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一年过去了。谢成和王氏惊奇地发现,谢小安这一年里很少发生意外了,尤其近段时间,谢小安几乎和正常人一样的了。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安儿已经二十岁了,灾星就自己走了?”王氏惊奇道。


“恐怕和学堂有关吧?”谢成若有所思地道。


“爹说的对,学堂才应该是崔道长说的至纯之地,因为学堂里的孩子们才是生性纯真,与世无争之人。”谢小安肯定地说。


“嗨!我们真傻啊,要是早点把安儿送到学堂去,安儿就不用受那么多罪了。”王氏一拍大腿,后悔极了。


“那时我们村里有学堂吗?”谢成白了王氏一眼。


“那时县里有学堂呀!”王氏道。


“可县里的学堂我们供得起吗?”谢成反问王氏。


“也是啊!其实,要不是把安儿送到五花观去,安儿连字都还不认识呢!”王氏说。


“所以说,我们安儿运气好,出生时遇到了恩人崔道长,送到五花观又读了一肚子书……”谢成大笑了起来,王氏也笑了。


时间飞快,转眼两年过去了,这时的谢小安已经和常人无异了,出出入入平安得很,这时想嫁给他的姑娘就多起来了。


谢小安和一个秀才的女儿定了亲,办喜事那天,崔玄道长突然来了,乐呵呵的,笑着问谢小安,找到至纯之地,躲过了灾星啦!


“是的,”谢小安恭恭敬敬地给自己的救命恩人行礼,“学堂就是至纯之地。”


“说得对,学堂就是至纯之地!不过,并不是每一个学堂都是至纯之地,还得看先生的品行啊!只有先生自己是生性纯真之人,他的学堂才是至纯之地。”崔玄意味深长地对谢小安说,“不要让你的学堂变味,不然只怕那灾星又来找你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