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秦书瑞的作品看晋剧音乐之美

 戏剧传媒 2021-11-28
晋剧音乐是非常醇美的山西地方戏曲音乐。她包括唱腔音乐、曲牌音乐、锣鼓音乐。唱腔音乐是表现舞台人物和舞台故事的重要手段。晋剧唱腔音乐包括乱弹、腔儿和曲子。乱弹是晋剧的基本板式,腔儿是与乱弹相辅相成的花腔,曲子是晋剧唱腔艺术发展过程中吸收秧歌和其它剧种及地方民歌中的小曲小调。
晋剧在近二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多少代晋剧艺术家们的不懈努力,创作了无数优秀的舞台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王家大院》是晋中市晋剧和民间艺术研究院、晋中市演艺有限公司精心创作编排的大型晋剧古装戏。
本剧的作曲和音乐设计是晋中市戏剧研究创作室副主任秦书瑞老师。他是国家一级作曲。他是山西省委、晋中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他是中国剧协会员,山西剧协理事,山西省首届艺术节评委,山西省艺术系列评审委员会音乐专业评委。他曾长期从使晋胡演奏和音乐创作,于1991年调入晋中文化局工作,2002年调入晋中市戏剧研究创作室,专门从事晋剧音乐研究和晋剧音乐创作!他的音乐作品很多,是近年来晋剧舞台上的多产作曲家。

国家一级作曲家秦书瑞

《王家大院》唱腔音乐设计,融合了山西地方戏曲和山西民间艺术元素,采用朴实的表现手法,将传统晋剧音乐与地方艺术元素融合在一起,从而充分展现了晋剧唱腔音乐的本来味道。
用山西的戏曲音乐讲述山西的故事,用晋地的音乐烘托和表现晋中王家大院的古典风韵和独有的人文特色与文化特点,是这个戏最成功的设计理念。

新编晋剧古装戏《王家大院

戏曲音乐最精彩的造化就是能以优美的旋律描绘动人的场景、表达人物的情感;精致的音乐就是善于用动听的音乐手段细致入微地表现人物的思想、刻画人物的形像;优秀的戏曲音乐作品能让人们在欣赏与享受美哒哒的戏曲艺术的同时听懂剧中的故事而受到启迪。迷人的地方戏曲音乐和唱腔能让人们随着它优美的旋律领略迷人的乡风乡韵、乡土人情。秦书瑞的作品精彩之处恰恰体现了以上几点。
很多作曲家同时又是优秀的演奏家。秦书瑞老师就是由演奏家而成长起来的作曲家。几十年的戏曲音乐演奏和音乐研究,让他的脑海中灌满了晋剧音乐元素,让他对各种地方戏曲音乐都充满了热爱和好奇。
音乐演奏的过程是一个音乐元素释放表达和升华的过程。戏曲唱腔伴奏是一个伴随舞台人物感情变化的演奏过程,是一个将音乐注入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的过程。优美的音乐一旦融入人物的感情世界,便成为触动人心的催化剂。便能让舞台故事更加感人,让舞台人物更加生动,让道理更加深刻。
从秦书瑞老师的戏曲音乐作品中我们体会到,戏曲音乐植根于民间音乐这方热土便有了巨大的生命力。把晋剧传统音乐与山西的民歌小调、秧歌曲艺和地区方言紧密结合,戏曲音乐就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性特色,更凸显出丰富的表现力。晋剧音乐的形成、发展和优化证明了这一点,秦老师的作品更证明了这一点。
用浓浓的民族音乐和充满地域特色的戏曲音乐来演绎本地方的故事是舞台表演艺术的优化选择。晋乡晋韵晋故事,纯朴的手法,纯朴的味道,纯朴的乡韵,零距离解读,最妙不过。这种充满地域特色的戏曲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中优秀的组成部分。

指挥中的秦书瑞

近些年来,西洋管弦乐器在晋剧新编现代戏、新编古装戏中有了广泛的运用。西洋管弦乐与传统晋剧音乐的相融与互补成为晋剧作曲家们在晋剧音乐创作中积极探索的课题,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秦书瑞老师在他的新编舞台剧的音乐编创中,管弦乐器有成功的应用。在他的创作中,始终把握了恰当的分寸和幅度,用新颖隆重的西洋乐器烘托灵秀悦耳的晋剧音乐,使他的作品更加动听。
把不同地域的戏曲音乐糅合在一起,创作成为更加动听、又始终保持本剧种特色的创作手法,是一种了不起的音乐创作手段。秦书瑞老师做了成功的尝试。他创作的晋剧红楼梦《宝玉哭灵》选段就采用了这种手法。这段唱腔,是南腔与北调的融汇,是一种音乐时空的突破。欣赏这段唱腔让我深深体会到,创作者具备了深厚的音乐道行,具有深厚的戏曲音乐底蕴,具有不同剧种音乐的阅历和理解能力,具备了把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融汇变通巧妙排列的手笔。如此,将不同地方的戏曲音乐为我所用。用动人的音乐阐述舞台上的故事和抒发人物的感情,不是好作曲家,是永远做不到的。
戏曲音乐创作,能够在创新的同时尊重地方戏曲音乐的特点,能够保住地方戏曲音乐的“原汁原味”值得令人称道!
把其他剧种的音乐元素和声腔特点为我所用,是作曲家聪明才智的体现,是作曲家在熟悉众多地方戏曲音乐的基础上的融汇与贯通,是对兄弟剧种音乐唱腔的巧取与借鉴。能把兄弟剧种的唱腔音乐融合到晋剧的声腔之中,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在表现同一人物的基础上找到了两种音乐的共同点,找到了弥补自己或丰富自己的其他戏曲音符。这是优秀的音乐家对别的剧种音乐特色的熟悉与理解,是一种创新。能把不同地域的音乐元素糅合锤炼成为动听的本埠音乐真的了不起。
把不同地域的戏曲音乐拿来借用,是储存在音乐家大脑智库中音乐分子的重新排列和优化组合。晋剧《宝玉哭灵》唱段,便是秦书瑞老师创作的一段精彩的新编晋剧唱段。
我第一次听这个段子是在著名晋剧郭派小生艺术家裴静卫的戏迷见面会上。我被这个段子的优美旋律所吸引,被她深清的演唱所陶醉。这是一段非常动听又新意满满的唱段。这是一段晋剧音乐和越剧音乐相互结合相融的最成功范例,也是晋剧唱腔改革创新以它山之石为我所用的成功范例。
在这里,人们在优美的晋剧唱腔中听到了悠扬细腻的越剧旋律,真是令人惊奇!作者在优美的晋剧音乐中吸收与晋剧音乐风格截然不同的越剧音乐元素,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借鉴,是一种创举。这种借鉴,又一次丰富了晋剧唱腔音乐,给人们带来了新颖别致、别样的美感。通过欣赏这段唱腔,我又体会到了晋剧音乐演绎悲情悲剧的优势。

“金玉良缘将我骗,
害妹妹魂归离恨天。
到如今,人面不知何处去,
空留下,素烛白帷伴灵前”。

这几句经典的唱词,冠以晋剧的优美旋律,令人听的入迷。
一句“林妹妹呀,林妹妹”的(滾白),如泣如诉,悲痛欲绝!
一句“林妹妹……我来迟了”的呼喊,撕心裂肺,疼煞人们!
最后一句“到如今它果然逼你丧九泉”的(流水)拖腔最具美感。这里既有晋剧的激越又有越剧的委婉,仔细听来让人如痴如醉、回味无穷!
女扮男妆的小生作为特殊的舞台表现手段,在晋剧和越剧中有相同的运用,也给晋剧作曲家们提供了灵感。以女小生去表现温柔多情、举止文雅、风流倜傥的古代才子,正是越剧表演艺术中的特色和独特魅力。晋剧中的小生擅长以妩媚女子去扮演刚烈、以柔性的女子去塑造阳刚潇洒的男性。所以二者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不同。而秦书瑞正是抓住了他们的相似与不同,把越剧的唱腔特点融汇到了晋剧唱腔之中,形成了《宝玉哭灵》极富诗意的华丽、清爽、婉转之韵和如泣如诉。以两个剧种不同特点的相融和相补,成就了刚柔相济的和谐之美,真的是娓娓婉婉格外动听。

晋剧《宝玉哭灵》视频

这个段子,秦老师选择了晋剧郭派小生优秀传人裴静卫演唱,精湛的声腔艺术和美妙新颖的旋律,强强结合,释放出了迷人的魅力。裴静卫读懂了秦老师的曲子,读懂了红楼梦的意境、理解了曲作者的思想。
《宝玉哭灵》是晋剧声腔改革中吸收兄弟剧种之长丰富自己声腔艺术的成功例子。
秦书瑞从事戏曲音乐创作四十多年,作品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他曾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奖励。他创作的《宫变》曾荣获中国映山红优秀作曲奖;他创作的《哭坟》《宫变》《书生拜将》《大禹治水》荣获山西省“杏花奖”作曲奖;他创作的《汇通天下》《王家大院》《战地黄花》分别荣获山西省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16至2019年,由他作曲的三部“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四次赴京演出,受到广泛好评。
新编古装戏《王家大院》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山西省文化产业资金、晋中市文化产业资金重点扶持。
2021年5月他创作的革命现代戏《战地黄花》在南京参加了第三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比演出。
一件件优秀作品的推出,给晋剧舞台增添了精彩,丰富了传统的晋剧音乐,为晋剧音乐的改革创新做出了可喜的成就。

作者:张同亮

于2021年11月26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