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古镇】精雕细琢、串珠成链,讲好“浦南首镇”张堰故事

 cxag 2021-11-28

走进张堰


东海之滨,上海西南一隅,千年古镇张堰保存着时光的痕迹,在繁闹的上海,显得低调而隐秘。慢慢悠悠地走在张堰古镇的小路上,你可以看到著名的南社旧址,那里记录着一代文人的革命志向;可以走进静谧的张堰公园,那是全上海唯一仅存的元代古典园林风格公园;也可以看到街巷里的老式杂货店、理发店,探见江南古镇真正的人间烟火气……

桂花飘香之时,亦是走出家门,发现世间之美的好时节,张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芳接受本报专访,用精炼的言语,向我们勾勒了一个魅力充沛的张堰古镇,介绍了张堰的过去与现在,也让我们不由得憧憬与期盼它的精彩未来。


Image
李芳
Image
Image
Image

张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问:张堰地区有什么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张堰,早在春秋时期就已聚成村落。相传西汉时期,开国功臣张良曾隐居于此,张堰的“张”因此而得名。唐代为抵御海潮设置了华亭十八堰,其中之一为张泾堰,张堰的“堰”由此而来。根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张堰交通非常发达,商业往来繁忙,是枢纽地也是集散之地,所以被誉为“浦南首镇”。也正是因为悠久的历史文化,张堰孕育了全国性革命文学团体——南社,走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光纤之父”高锟,著名书画家白蕉等名人大家。

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张堰镇历史风貌保护区总面积约0.5平方公里,总体建筑风貌较为紧凑,建筑密集,呈现出很多小型空间和院落空间。在历史风貌保护区范围内,有5种类型的资源,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社纪念馆、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钱家祠堂,还有多个区级文物保护点,比如钱培名宅、陈氏老宅、万梅花庐,它们都集中反映了张堰水乡建筑特色,也有体现江南传统文化特色的张堰公园等,另有数条形态完整、延续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巷。这一大批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张堰镇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Image

问:作为“金山区后花园”,张堰是如何进行定位的?又是如何利用自身优势,避免与其他古镇同质化发展?

近年来,张堰镇党委、镇政府十分注重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修缮,从2015年开始,先后投入数千万元修缮了十多处古建筑。比如,位于新华路139号的姚光故居建于清代,是典型的江南民居,白墙黛瓦,砖木结构,四进院落,修缮之后“变身”南社纪念馆,无论是建筑还是文化都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我们采取了“一栋一策”的思路,始终立足于我镇打造“江南水乡名镇,文教魅力小城”的定位,将古建筑的风貌保护与我镇的历史文化底蕴相结合,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Image

问:近些年,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越发受到大众重视,在这方面,张堰做出了哪些努力?如果市民游客来到张堰,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体验张堰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的魅力?

张堰努力做好古镇文旅业态提升这篇大文章,以“文化+”战略激发古镇发展新动能,实现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历史文化名镇独有历史文化资源,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守护中传承,我们陆续打造了华侨书画院张堰创作基地、白蕉艺术馆、大隐书局、闻万泰非遗文化展示馆等一批兼具传统人文情怀与江南地域特色的文化体验场所,形成了多元的文旅业态,实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的创造性转化。同时,结合民俗、节庆活动,让市民体验文化魅力。2020年,张堰镇成功举办首届古镇文化艺术节,发布了古镇文化地图。今年9月19日,张堰历史人文风情馆正式对外开放,馆内集中展现了千年古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Image

问:张堰“文教小镇”的建设,需要历史文化的铺垫,但更离不开人的参与,对此张堰采取了哪些行动来支持本地区文化的持续繁荣与代际延续?

一是全力提升古镇风貌。除了古建筑本身的保护修缮,在历史风貌保护区内还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工程,保留住历史文化记忆的同时,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二是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大力发掘休闲旅游、红色励志、文化研学、非遗体验等新业态消费潜力。三是持续开展文化活动。精细打造古镇文化艺术节,开展以民俗、节庆为重点的系列活动,同时大力推广木兰拳,扩大“上海木兰拳之乡”影响力。四是全面加强合作交流。例如与上海华侨书画院对接少年国画院项目,开展国画的研究、传播、培训等活动,传承古镇书画文化。

Image

问:接下来,围绕打造“江南水乡名镇、文教魅力小城”的目标,张堰会推出哪些规划和配套措施来打造未来的张堰?

张堰镇持续推动“文化+”战略,在历史风貌保护区内,打造一批最具文化底蕴的亮点项目。具体而言,就是引进一批大师工作室,以花贤路为发展主轴,以创意创作空间、作品展示交流等为特色,吸引更多艺术大师落户张堰,最终形成集聚效应;建设一条“时空光影廊”,围绕“名人故居、名人故事、名人生活”三大核心,通过现代数字媒体技术,布局“历史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展示交流和文化研学;打造一个“城市会客厅”,在留溪第一楼、和平饭店重新开业的基础上,选取周边风貌完整、特色鲜明的古建筑群,围绕张堰美食、戏曲等非遗元素打造浸入式场景,继续发展壮大以“体验非遗文化、现代光影科技”为特色的餐饮和民宿;规划一条亲水“活力带”,打造集休闲游憩、传统节庆、创意活动为一体的牛桥港、张泾河亲水平台。

Image

供稿:旅游时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