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克纳 | 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喧哗与骚动

 王兆善 2021-11-28
♪ 点击上方音频即可收听主播晏娇的领读    
音乐 | 隔壁老樊 - 失乐

谷主麦家说:“读书就是回家。

今天是麦家陪你读书的第1596天,共读的是第228本书——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作品《喧哗与骚动》

图片

《喧哗与骚动》

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更多爱读书的朋友,麦家陪你读书,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威廉·福克纳被视作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是美国现代文学绕不开的一个作家。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用了9个月的时间完成的作品。小说用了大量意识流的写法,讲述了一个关于“失落的天真”的故事。

作者为了讲清楚主角凯蒂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堕落的,从“白痴”的纯真视角到“迪尔西”的全知视角,一共写了4遍。

法国哲学家萨特评价《喧哗与骚动》这本书时曾说:“福克纳的人物就像面朝后坐在一辆奔驰的汽车上,未来看不见,现在十分模糊,而过去看得很清楚。”

福克纳是一个很注重反思的人,通过现在的“果”,看过去的“因”。通过康普森一家的悲剧,反思人类在社会转型下面临的种种困惑与艰难。

图片

本文将结合小说,从时代的困惑、成长的困惑、生死的困惑三个方面探讨人类命运的角度,分享本周的阅读感悟。

图片

时代的困惑

高尔基曾说:“比起大自然来,历史对人类的感情更严酷,更残暴。大自然要求人们仅仅满足于天赋的本能,而历史却要强制人的理智。”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一部分人因为无法接受社会的转型,而欺骗自己活在过去的辉煌里。他们不是不想改变,只是来不及改变,又接受不了被淘汰的现实。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南方受到工业革命的冲击,经济开始衰落。

当依靠种植业发迹、拥有广阔土地的贵族,遇到了铁路、股票、电报、汽车等新兴事物时,还未来得及做出改变,就已经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康普森一家在种植园文化兴盛时期是显赫一时的家族,过着十分奢侈的生活。受到北方工商业的冲击后,他们难以为继,便卖掉了家里的牧场,勉强度日。

图片

康普森先生不愿面对现实,他终日酗酒,试图用酒精掩盖自己的无能;康普森太太无法接受现状,于是终日无病呻吟,渴望借此得到别人的关注。

父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深深地传递给了他们的儿女。

长子昆丁悲观且软弱,虽然想复兴家族,却苦于无法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最后,在绝望中选择了自杀;

二女儿凯蒂具有反抗精神,非常想要摆脱“男尊女卑”的宿命,却在那个缺乏正确价值观的社会中,鲁莽地走向了堕落;

三儿子杰森自私冷酷,具有很深的“门第观念”。他不相信爱人与亲人,在经济压力的重担下,成了一个极具报复心的人。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因为这个世界不会因你有多惨,就会一下子变得对你有多好。

诚然,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康普森家族确实会迷茫,会不知道该怎么办。但变化是一定的,任何时候,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图片

康普森家族的悲剧,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它提醒我们,在困境面前,积极总比逃避更有用。

 图片

成长的困惑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过一段困惑的“黑暗时期”。在这段时期的影响下,孩子会变得叛逆、冷漠、自暴自弃、甚至混乱。

很多孩子成年后,为了摆脱悲剧的人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便会不断地自我修补。

只是,每个人修补的能力有限。康普森家的三兄妹,在面对成长期间的困惑时,就因修补能力缺陷而走向了悲剧。

因为他们始终不懂,击败成长困惑的最大武器,是父母的爱。

图片

然而,康普森夫妇却始终在逃避做父母的责任,他们无法给予孩子们应有的父母之爱。自私地躲在自己的安全区冷眼旁观,却偏偏还要将自己的阶级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

在没有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长大后遇到事,很难自信、冷静地去解决。

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更想不通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而这也是福克纳自己的童年困惑,以及成长之痛。

把福克纳家族带向辉煌的曾祖爷爷去世后,祖父和父亲开始借酒精来逃避家族衰败的命运。

屡次失败的父亲和坚强自尊的母亲,给福克纳的童年留下了无穷的争吵。于是,处在青春期阶段的福克纳,在缺爱的家庭生活中非常困惑。

所以,他开始学父亲酗酒、玩乐,也开始尝试过混乱不实的人生。

 
图片

这些失败的人生形式被福克纳投射在了康普森一家人的身上。所不同的是,福克纳走出了困惑,成为了整个家族的骄傲。

所以,他也坚信“人类通过与自身命运的极力搏斗,可以获得终极幸福”。

图片

生死的困惑

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写道:“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的可怜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

有生就有死,生死问题一直是人类绕不开的一个现实问题。不同的是,对生死态度的不同,则注定了人类是否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作出无限的思考。

在《喧哗与骚动》中,死亡对于昆丁来说是毫无意义的。相比死亡的可怕,昆丁更愿意把死亡当作是锁住时间、留住美好的“地狱之火”。

而对于杰森来说,死亡却是受难的开始。他负重而生,即便不相信,以及不爱任何人,也要好好地活下去。

在杰森看来:“这些事件不管我们怎样度过,它们终归是我们的,属于我们这些已经胜利出生的人,而不属于死神,尽管我们以后终将无可避免地死去。”

图片

在生死面前,昆丁的态度是消极的,杰森的态度却是积极的。所以,前者才选择了自杀,后者才会宁愿辜负了所有人,也要好好地活下去。

尽管杰森在福克纳的心里是最险恶的人,但杰森对待死亡的态度,却是福克纳羡慕且希望的。

因为现实中的福克纳在面临生死困惑时,也曾一边对生充满了厌恶,一边对死满怀恐惧。

晚年时,福克纳曾不慎从马上摔伤过,在病痛的折磨下,靠着酒精来麻痹痛苦;也曾因酒精服用过多而中毒,在医院抢救期间感受过命悬一线的恐惧。

虽然在磨难面前,福克纳也曾像昆丁那样,悲观过、混乱过,但他最终还是忠于了自己的内心,顽强地对抗死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因为福克纳相信,“人类在重重磨难之中,不仅仅将延续,还将会获胜”。

图片

人的一生,一定会有很多困惑:有人困惑“怎样去过一种体面的生活?”有人困惑“怎样去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有人困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其实这些困惑产生的原因,都不过是源于我们内心对美好的渴望罢了。

所以,有困惑并不是坏事,因为没有困惑的人生或许才是平淡且无聊的。而且请你相信,当你遇到困惑的时候,也就是需要成长的时候。

《喧哗与骚动》这本书的解读到这里就结束了。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的作家,威廉·福克纳用将近28万字的篇幅,讲述了一个家族的悲剧故事。

无论是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多角度的叙述方式、扑朔迷离的情节、还是细腻的人物情感,都足以引发读者的兴趣。

对于喜欢美国文学的朋友来说,《喧哗与骚动》既是“高山”,也是“近路”。虽难以理解,却影响和启发了很多人。

图片

所以,喜欢美国文学以及意识流小说的小伙伴,可以再去读一读原著小说。

福克纳以其意识流小说在艺术上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而在和福克纳的同一时期,我们所熟知的“硬汉作家”海明威,则以朴实、直观的语言风格,同样在美国文坛上取得极大的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二人曾受到过同一位老师的启蒙,在文学上也颇有些交流,还被称为美国文坛的双子星。

下周我们将要共读的就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流动的盛宴》

图片

《流动的盛宴》

海明威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已经再熟悉不过了。此前,我们就已共读过他的许多作品:《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丧钟为谁而鸣》

他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本人及其笔下的人物影响了整整一代甚至几代美国人,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流动的盛宴》是海明威谢世前完成的最后一部非虚构小说。在历史上不计其数的关于巴黎的虚构或非虚构作品中,《流动的盛宴》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20世纪二十年代,海明威偕新婚妻子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本书记录的正是这段旅居记忆。

那么,海明威笔下呈现出来的巴黎会是什么样子?在他的青春记忆里追寻的这场“流动的盛宴”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慨与启示?让我们期待下周的共读。

图片

领读人琴萧陌,紫陌相逢谁不客,与书作伴未为孤
主播晏娇,声音工作者,声音爱好者,用声音塑造不同的色彩,用声音结识热爱声色的你!
执行主编:花梨
责编:顾奕俊
编辑:馬車夫斯基 / 蓝蝴蝶 / 小栗
图片:文中插图均来自公共版权网站,非商用
背景音乐:隔壁老樊 - 失乐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