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实中,多数人不会正确批评他人。 距离下班还有两个小时,领导走来劈头盖脸的说:这份调研做的是什么东西?模糊不清,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你已经被吓住,此刻心中的自我保护机制开启,有种被侵略的状态,不管他说什么整改方式都显得不重要,如果我没说错内心的波澜折射出两种生理反应: 1)悉听尊便,2)直接顶嘴 第一种:心理学教授谢利· 泰勒说,服从是对有权利提出要求的「权威」的「信仰」,而人的需求是对奖赏渴求,对惩罚逃避;因此大脑突然被唤醒后会通盘考虑环境和利益等因素并及时止损。 第二种:公众场合领导不给自己留余地,根本不尊重自己;感觉有被冒犯到,既然是协同关系就不应该带上情绪化,干嘛要顾忌他呢?对不对?那最后造成的局面可想而知。 不过我想,这些情况都能理解,毕竟大大小小大家都有经历过,(笑)。 事情过后,身边的朋友会劝你不要跟领导一般见识,不必放在心上,最后让你主动道个歉还要感谢领导指导...... 种种情况的发生,在我看来都是“不会正确批评他人”产生的后果,怎么做才有效呢?一般都会采用「糖衣炮弹」法则,即打一巴掌给块儿糖吃。 可成年人对此套路早已疲软,那还有无别的方式?不妨大家重新认识下「批评」这件事。 被理解偏误的批评 我们来看看,不同视角下如何理解“批评”(criticism),它在“词典”和“心理学”中是两个不同运用场景: 词典中,具体的表达是指出别人的优缺点,并针对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否定的意见。 如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中:说几句关于批评的事,现在因为出版物太多了,其实有什么呢?而读者因为不胜其纷纭,便渴望批评,于是批评家也便应运而起。 心理学批评探索,鲁枢元把它抽象拆分成为两个不同概念,分别是“情绪记忆”和“创作心境”。 一方面是对素材的主题情感体验的一种心理美学归纳;另一方面在《论创作心境》一文中,其肯定创作心境具有“模糊性”,它是对“描写对象”无力自圆其说的认知。 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前者是基于狭义的生活习语,是指对缺点或错误提出意见,好比批评他对顾客的傲慢态度,批评他对老人不尊是不对。 后者是基于美学意义的解释,好比通过理论方法对成果进行梳理(试探性评判)。 举个例子:“好像每次我找别人谈论时都要进行回击”。朋友生气的说:我的领导对于我上交的每份报告都挑刺儿,我的妻子也不喜欢我开车的方式,我的孩子也讨厌吃我做的饭菜。 这总能给我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烦恼,虽然看似「错了」,但又找不到错在哪里;他们提出否定意见却不告知如何做,真让人头疼。 若站在我的角度,告诉我具体行为进而帮我梳理就最好不过;如: 菜有点咸、开车慢点、PPT里文字尽可能少些、图片搭配最好统一,没有具体指令我很难处理好这些“批评”。 原因在于我只能凭借自身情绪体验和以往(创作、烹饪、工作)经验来处理;你看,这就是“批评”最直接的差距。 因此“批评”代表是纠正错误,其实大多数人都把它发展成了“批判”;当然它带来的结果就是,尽管领导带着情绪跑到你面前说,做的项目报告是什么玩意,也说出来具体原因。 所以,我们要正确的认知“批评”是什么?基本上可以把它分为三种: 1)不相关,2)破坏性,3)建设性 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是什么样的。 不相关的批评最好忽视,它就像废话;有些人对每件事,每个人都特别苛刻,即使与当前情景不相关,他们总能提出些批评的意见。 如:“开会挑刺别人说话结结巴巴,说他动不动玩手机”,诸如此类。 像这种不相关的批评不值得回应,也不值得你给出任何情绪反应,浪费时间且无意义;忽略这些会促使自己更放松。 「你居然愚蠢又无能」「如此自私」,针对于人身攻击、诽谤和贬低的建议往往是破坏性;假设你曾经收到类似的批评,试着思考提出批评的那个人;说这些话难道他因为妒忌你的成绩,还是试图PUA你。 心理学家把“下属感觉到管理者持续表现出来的怀有敌意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称之为辱虐管理(abusive supervision) (Tepper, 2000);不同研究者根本侧重点不同,提出概念也不一样。 如,领导属于暴君行为,一言堂,有毒领导等,但绝大多数都会使用虐待管理这一概念,也称之为「冷暴力」,是因它更多运用语言和精神上的方式让自己显得「好无能」。 而相反,批评者能在语言后面解释他的措辞:我说你愚蠢,准确来说是哪件事情上?答案听起来可能会更自洽,也会避免别人内心误伤;如同,让你发一批重要邮件,居然能在统计方面犯两次错误。 因此,表达时尽可能不要附带「情绪语言」,一个自信的人可能会犯些常规错误,但错误不会让自己完全成为愚蠢和无能的人。 “整体还不错,我想你需要更加留意点细节方面的问题”,因此,批评是建设性的,听着可能会虚心接受你的建议。 如果批评是破坏性的,你可能努力挽回尴尬局面都显得特别困难,甚至会把自己变成「挑战者」。 我见过很多人出于好意,日常中十分通晓事理且聪明,但在建设性批评方面完全没有意识,进而让自身陷入「破坏性」批评中;研究发现不同人对于「批评」的采纳心态完全不同。 一方面是天生因素,他来源「自尊不足」,我们年幼时受到的过度保护或不适当的批评,都会造成这种现象;这类人群在接受别人评价时很注意分量和力量,若话过直接,反之好意最后会出现致命性打击。 另一方面是“场景不对”,它具体表现在语言的运用方面,如:这件事不应该你做吗?他为什么对父母不孝,这些问题要是我做就不会出现,甚至不就是份PPT你都做不好? 不难发现,部分人喜欢用批评来掩盖自己的意图,把一切变得理所当然,也有些人会喜欢建立在道德之上,同样很敏感的人听到这些话自然不能接受。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批评分为两种不同场景,针对错误方面不要做批判主义者,而是合理提出“建设性意见”;表达时不相关,破坏性的话尽可能用「建设性」角度提出,这直接决定对方是否真心接受。 这几种不同状态,都会在日常中随意间展现的淋漓尽致,效率低、动能不足和批评有很大关系;鉴于此现象提建议时,打开一个人的“心理边界”(personal boundaries)才能让人接纳。 模糊的心理边界感 心理学中把它定义为“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界限”,也称之为个人边界。 通过此界限,大家可以平衡什么是合理、安全和被允许的行为,以及当别人超越界限时,自己该如何回应,它有「高低」两个不同面。 适度表达走进心里 那么,对我们而言,如何适度表达走进对方心理呢? 五项规则正确姿势 说这么多关于批评偏误,心理界限和适度表达方面的认知,日常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动机和底线最终落实到行为上;具体而言,我有五个步骤的方法论,可以参考: 1)用真诚的赞美和欣赏开始 作为90后,做领导多年我培养一个习惯是「口头禅」,大概有不错啊,很效率;你学的真快,这个想法真好,你做对了;很有责任心,点赞;最近进步很大,继续保持。 不论别人及格与否我都会在交任务后赞美他一句,我始终相信欣赏和赞美会令对方身心愉悦,这直接决定工作状态。 把注意力放在责备,挑剔上是不会产生强驱动更不会有好结果;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为了赞美而赞美,要发自内心的认可,一旦缺乏真诚只会令人反感,如果你有没有此习惯,不妨培养下。 2)批评前先谈自己的过错 通常在批评之前我习惯分享自身过错或某个负面案例,如,我原来做调研时经常简化数据,报告看一半直接下定义;这种方式除可拉近与同事的关系外,也间接的道出“领导也爱犯错”,重要是敢正视。 我见过很多上司耍小聪明掩盖自身行为,甚至推脱给下属;这不仅是没有担当的表现还会在别人心中“大大减分”。 自我批评不应浮于表面而要具体在“某个案例”上;尽可能是大家也会遇到的行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某时某刻它会成为一种影响;当同事经历此场景时会想到你曾说的话。 3)间接指出错误,顾全面子 许多人在真诚赞美之后,喜欢拐弯抹角的加上“但是”,然后开始一连串的批评,这虽比直接出口来得温和,还是会差点火候。 人是喜欢爱邀功的高级动物,邀功未必有功,代表是种辛苦;别人的适应需要一定时间,我们要做的是顺水推舟夸一下,没必要不给别人留面子;但对方是什么性格的人相信你也大致清楚。 因此顾全面子的背后也要说出“小错误”;假设没有错误只是不太满意,也要尽可能具体的交换想法,这方便对方直接落地,假设二次更改后不满意也要称赞对方细微的进步。 4)发问时别用直接的命令 所谓的命令背后是种「控制欲」,人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天生不喜欢被控制,当用施令的口吻把一件事发出时,已经败在起跑线上。 我是如何做的呢?两个字“反问”,比如: 你不妨这样考虑下,这样做有效吗?或者当陈述某个观点后附带一句,你认为如何?表达自己时加上此句,一方面两者关系就从「上下级」要求式变成协商式,另一方面也给对方思考的空间。 对于现代公司来说,领导要做的是激发每个人动力,而非我要求你如何就如何的当做工具人;这并不能直接产生效益还会把团队氛围破坏。 5)使人们乐意去做你建议的事情 别人之所以不乐意,原因是你的不诚恳造成感受不好,许下的承诺不能履行,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请教你又没办法得以解决,一直关注自身利益而忘记别人,对方又缺少更多成长性空间。 这几年我一直在遵循上述四点中的原则,使用此方法我发现,没有什么太大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这也正是老子的那句原则: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所以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总结一下: 换个角度,不要介意批评,如果批评的不是事实,忽略它们。 如果批评不公正,保持平和;如果批评既粗鲁又肤浅,一笑了之;如果批评是事实,那就不是批评,从中学习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