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经7500年的国学易经讲的是什么,如何学习易经?才不会学偏

 新用户8926AVU2 2021-11-30

现在很多人都在学习国学易经。本是好事但买来书本一看。根本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晦涩难懂,如同天文一般。索然无味随即便放置一边。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易经是讲什么的,何时出现的。

早在7500年-8000年间,远古先贤伏羲(天皇)观日月,画阴阳,创八卦。经三皇五帝,夏商文明直至周代初期得以大成。在5000年的时间长河中,易经有连山,归藏至周易三变而来。周文王拘羑里而演六十四卦。后有周公姬旦整理,春秋时期的孔子及其弟子做十翼(对卦辞爻辞注解)由此百经之首的易经理论体系终究大成。距今2500多年。所以易经有时经三古,人经三圣之说。

易经主要讲的是以八卦为主的爻辞卦象。(理数相占)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是很难懂的。他以文王64卦为基础。以天干地支为辅助。以六爻变化为主题。用爻辞卦辞来阐述天地万物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规律发展变化,并加以记录整理的概述,总结其中的规律。警示后人如何学习掌握基础知识,进行预测占卜的方法。这是他的主要内容。

易经涉及的领域很多,也记录了很多包括天文地理,军事战争,医疗祭祀,经济建筑,伦理纲常等很多方面的事件及演算的过程和结果。它主要分五大类,(传统的五术,石医命相卜)。石即仙(现在以道家修炼为主,修身炼丹,画符念咒,驱鬼除魔);医在古代同巫作用一样,驱邪祛病,化石为药,开方石灸等;命既命理学说,按生辰八字结合其他因素来推演人生顺逆;相是五术里面分得最多的(相天既星相学。相地既堪舆术(风水学),相人(相面,相骨),相畜类(相马,牛,狗);卜则是易经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其他几项都是为占卜做补充与辅助的基础知识。

易经包罗万象,他的基础知识又纷繁复杂。由于近代以来我们的传统知识与国际接轨,很多东西对现代人来说很遥远。比如传统的六十纪年与公历,二十四小时与十二时辰,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等等。与我们日常生活相距甚远,所以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其实一旦入门就会发现,很多东西我们都知道,只是换了一个名字或称呼不常用而已。所以不要气馁。关注我一起学习我们祖代先贤留下的智慧。

那我们学习易经都要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呢?我大概总结一下“阴阳理论,八卦术语,五行知识,天干地支,传统纪年五大类别,还要有一定的古文知识底蕴,其他都是小知识理念。懂了以上的理论知识再看易经就不是那么神秘和无聊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媒体的出现,现在网上的很多大师,打着国学易经的名号,来宣传风水,算卦,命理,择日的一些理论。不能说错,我认为这都是在学习易经的道路上有了偏差。追末而舍本,就像爬树一样,进入一个分枝而无法自拔。沉入了易学分枝理念里。易学博大而旁杂。每一个项目里都有很大的理论体系,在各个朝代都有文化名人大家对其著书立传加以解释。所以我们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惊醒不要掉入其一套理论里,而无法回头。关注我有视频,每天五分钟一起学国学易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