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 斯蒂芬·金《写作这回事》:作家没有捷径可言

 八月楠山 2021-11-30

  

有一个10岁大的小男孩儿,在经历了无数次退稿后,却选择在墙上敲了个钉,把退稿条挂在钉上,并在退稿条上写下“欢乐礼卷”几个字。

四年后,墙上的钉子已承受不住更多退稿信的重量。小男孩儿又换了一个大钉子,继续投稿。

最后,这个“退稿大王”竟写出了四十多部长篇小说和二百多部短篇小说。其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肖申克的救赎》、《闪灵》、《末日逼近》、“黑暗塔系列”等。

2003年,他还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世界奇幻文学奖“终身成就奖“和美国推理作家协会”大师奖”等各大奖项。

他就是闻名全球的“现代惊悚小说大师”,斯蒂芬·埃德温·金。

1999年,斯蒂芬·金在散步时,遭遇了严重车祸。在失去意识的前一秒,他没有去想自己是否会死?他想的是在书桌的抽屉里,还有一本未完成的书籍《写作这回事》。

车祸后,斯蒂芬·金在动过七次大手术,膝盖打入八枚大号钢钉,在自称“日服100片药”的情况下,又坐在轮椅上,重新握笔,将这本“半回忆录半写作“的书籍,继续写完。

金老师用一生诠释了他常说的一句话:“写作令我快乐,我就是为写作而生的。”

这本书记录了金老师的整个创作生涯,也激励了全球的文学爱好者们在写作之路上,坚持梦想。

1、谁为你插上梦想的翅膀,谁又阻止了你展翅飞翔?

在斯蒂芬·金两岁时,他的父亲留下一厚摞账单,跑了路。从此,他随同妈妈还有4岁大的哥哥,开启了颠沛流离的贫苦生活。

小斯蒂芬·金在两岁半时,幻想自己是一位迷你大力士。有一天,他在姨妈家的车库里,找到一块水泥板,搬着它慢慢走过光滑的水泥地面。

在他虚构出来的二次元世界里,此时的他正身穿兽皮背心,手搬水泥板,走在舞台上。一道蓝白双色的灯光照耀着他了不起的步伐,台下群众投射过来满脸的惊诧: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强壮的孩子,他差不多才两岁大啊?

这时,藏在水泥板下方的马蜂窝被彻底激怒了,它们飞出来,狠狠地叮了他的小耳朵一口。那种疼痛是他人生经历中最厉害的痛楚,但几秒后新的痛楚记录又诞生啦!

水泥板随着落地一声巨响,不偏不倚地砸在他裸露的五根脚趾上。

姨妈说:“斯蒂芬·金!你那一通号哟!,你那天嗓门可真够亮!”

前几日,读罗宾·赫姆利的《从生活到小说》时,书中有一句话:“如果在儿童时期,你经常撒谎、做白日梦,或是惹麻烦,你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小说家。”

两岁大的斯蒂芬·金,幻想自己是一名万众瞩目的小英雄,正是“白日梦”的力量,才让他搬起那块水泥,做到一个两岁孩子无法做到的事情,这也为他今后成为一名小说家埋下了伏笔。

每次斯蒂芬·金看到保姆虐童新闻时,都会想起4岁时与保姆尤拉在一起的日子。

尤拉常会出其不意地一巴掌扇到他的小脑袋上,把他直接掀翻在地。

有时,尤拉来了兴致,会把他扔在沙发上,用她那两百磅的身体,把他的脸压在屁股下,他的脸被压得变了型,当他快要窒息时,她大喊一声:“炮!”

然后放屁,那屁声像雷声一样响亮。

小斯蒂芬·金眼前一片漆黑,无法呼吸,小小的他虽然很害怕,可他却觉得这很搞笑,还会傻傻的和尤拉一起笑。

多年以后,斯蒂芬·金回忆这个场景时,没有一丝责备,反倒是对尤拉充满了感激。他觉得是尤拉让他在成名后,能承受住评论家们火药味十足的猛烈攻击。

长大后,斯蒂芬·金总会在写出好故事时,激励自己说声,说一声:“炮!”。

其实,我们经历过的那些伤痛,一定存在着某种强大的能量。我们可以让它直接越过悲伤,转换成人生路上的垫脚石。

相信在岁月的洗礼后,伤口终将会愈合,涅槃后,我们也终将重生。因为,正是这些隐藏的痛楚,才教会了我们慢慢成长。

就像蝶儿的美丽源于它的痛苦挣扎,相信,我们也终将会有一天,破茧绽放。

2、思想在阅读中延伸,创作在捕捉中放大

斯蒂芬·金在六岁那年,生了一场重病。他百无聊赖地躺在病床上看了六吨连环画。

合上书,他把书中的故事连抄带编地写在了一张纸上,然后,满心欢喜地拿给妈妈看。

他第一次在妈妈脸上看到了惊喜又迷茫的笑容,这笑容让他一生难忘。

妈妈知道故事来源后,有点失望。

她说:“你自己写一个,斯蒂芬·金。《战士凯西》之流的漫画书都是垃圾,凯西总是把什么人的大牙敲掉。我打赌你会写得更好。自己写个吧!”

妈妈的鼓励给小斯蒂芬·金注入了无限的力量。他仿佛身处一幢大房子中,房子里是一扇一扇关着的门,他想打开哪扇就随便打开哪扇。以至于他一辈子都开不完这大房子里的门,直到现在。

很多时候,家人的一句认可与鼓励,会为我们注入一股神奇的魔力。

斯蒂芬·金很幸运,他有一个爱他,懂他的母亲。他的母亲为懵懂的儿子推开了那扇创作生涯的大门。

小斯蒂芬·金五岁时,问妈妈见过死人吗?妈妈为他亲口讲述了两段亲眼目睹的溺亡和跳楼事件。

妈妈的生动描述,让他脑洞大开,这也奠定了他以后创作恐怖小说的路线。

有时,一个人不经意间一句话,就会让我们的想象力爆棚。这句话,我之前不太理解。但最近却感触颇深。

几日前,爸爸给我讲了他们厂里的一个故事。我听后,来了灵感,就写了三篇连载小说。其中一篇《人生若只如初见》,有幸被简书伯乐推文。

这篇小说是迄今为止,我在简书中最为轰动的一篇小说。

这让我想到鞍山作协卜主席时常说的一句话:“一个作家一定要懂得捕捉与观察。”

以前,我对摄影颇有研究。最近,我发现写作与摄影之间,也有着些异曲同工之妙。

摄影时,我们一个不经意间的驻足,便会发现生活中那些被我们遗漏的美好。

写作时,周边人的一句对话,一个故事,都能帮我们打开天马行空的想象。

3、怀揣梦想,心存感恩,志在必达

斯蒂芬·金的稿酬颇丰,高达亿万。

当被记者问到“成功秘诀”时,他说有两点:“一是我一直比较健康(车祸前),二是我没有离婚。”

斯蒂芬·金一直感谢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女人,一是妈妈,二是妻子。

妈妈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承载了他前半生的写作梦想。妻子则陪伴、照顾、支持了他后半生的创作生涯。

斯蒂芬·金在高中毕业后,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想去当兵。

风趣的妈妈却说:“别傻了,斯蒂芬,就凭你那点实力,你肯定第一个被子弹打倒。你要是死了就没法写了。”

有时,一个懂你的人,就如世界中的另一个你。这份懂,胜过金山银山,也胜过家财万贯。

当然,在斯蒂芬·金的成长中也离不开他的天才哥哥。哥哥在学生时代就办起了私人报刊。

当时还在读小学的斯蒂芬·金,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该报的编辑。

他们的报纸成功吸引了当地人的眼球,甚至发行量超过了当地其他知名的报刊。

斯蒂芬·金在哥哥的带动下,写起了小说,然后在哥哥的工作室复印了若干份,拿到学校去卖。

同学们超级喜爱他的小说。这让他信心倍增,但与此同时,老师却斥责他:你为什么要浪费自己的天份?为什么要浪费时间?为什么要写这种垃圾?

老师让他退钱给同学,但却有很多同学希望保留他那精彩的小说。

在写作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不同的声音。有些人喜欢你的文字,但有些人却会觉得你写的这是什么啊?

写作的过程,不正是喜欢与质疑的矛盾对抗吗?我们的文章又不是人民币,何必去在意别人的眼光呢?

写喜欢的故事,哪怕取悦不了别人,那就取悦自己好啦!哪一个作者不是自己的第一个读者呢?

就像斯蒂芬·金写了16年,投了16年,被拒稿了16年。虽然,他只成功卖出过两个故事,可他依然没有放弃当作家的梦想。

这段期间,他勤工俭学,在地下室的印染车间工作。他庆幸没有被机器吞掉手指,还能让他继续写他喜欢的故事。

在大学时,他很庆幸认识了陪伴他一生的妻子塔比莎。他们志同道合,最后喜结连理。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写作不能养家糊口,两个小说家为了家庭,疲于奔波。

为了生活,他去洗衣房工作,妻子则去咖啡馆做起了服务员。

洗衣房的环境极其恶劣,旅馆床单上的蛆虫,医院过滤袋中的整口假牙随处可见,斯蒂芬·金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仍然坚持创作。

老人们常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就算家里入不敷出,就算生活捉襟见肘,他漂亮的小说家妻子,依旧毫无怨言,与他一同辛苦养家,并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

正是因为妻子的一路相伴与扶持,斯蒂芬·金才能度过那些艰难日子,才能不为“一地鸡毛”烦心,才能一直在“自己的大房子中推开各扇大门”,才能写出一部部轰动世界的佳作。

4、写在最后

如果,一个猎人想要驯服一只鹰,他就需要与它一起不眠不休,有时,甚至会熬它个七天七夜。

这就是猎人“熬鹰”的故事。

熬鹰的结果有两个,要么你熬倒鹰,驯服它。要么你被鹰熬倒,放了它。

我觉得写作就是一场“熬鹰”的较量。这只鹰既是一只虚无的鹰,又是一只真实的鹰。

虚无的鹰是"时间",真实的鹰是"另一个自己"。

斯蒂芬·金在熬了20年后,才成为世界著名作家。他在《写作这回事》中说,作家无法被造就,作家唯有靠成长。

《写作这回事》告诉我们:作家没有捷径。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作家,你就要拿出“熬鹰”的心态。因为,只有熬倒那个懒惰的自己后,我们才能熬出“最终的梦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