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脑侧支循环 | MR评估方法

 pppsss 2021-12-01

MRI多模态成像技术,包括了形态学、功能学多方面信息,可以对脑卒中的宏观血流动力学及微循环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评估。


     

大脑侧支循环(3)

多模态MRI评估

六、MRI侧支循环评估方法

MRI功能成像方法丰富,各种方法在侧支循环的显示和判断方面都有不少研究和应用,并且目前还在研究开发之中。因MRI检查无创,无辐射,深受临床喜爱,必将广泛应用于临床。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影响较大的,比较公认的方法。

1、MRA

PC法MRA可用于评价一级侧支循环,重点关注大脑前动脉A1段和后交通动脉,并根据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内有无血流信号,判断willi's环的血流方向和基本流速,可反映交通动脉开放与血流状态。

TOF法MRA,对 wills 环近端血管敏感性较高,可显示前后交通动脉。Hendrikse等的研究显示,与DSA相比,单纯用MRA评估 wills 环前循环部分的敏感度为 83%,特异度为77%,评估后循环部分的敏感度为 33%,特异度为88%。

Image

在TOF-MRA原始图像上,最小显示血管直径1 mm,而最大密度投影方法较原始图像特异性更高,可用于观察软脑膜小血管,来推断侧支循环状态。另外,TOF法可以进行颅内动脉流速测定,类似于经颅多普勒超声,被称为量化MRA(quantitative MRA,QMRA),它可以利用各部位动脉血管流速信息推测侧支循环的建立。

2、DWI

显示的病灶体积和类型与侧支循环的程度相关,侧支循环较差的患者病灶体积较大,并且是以皮层病灶为主。

3、PWI

可用于评估侧支循环,侧支循环较好的患者Tmax延迟不明显,TTP和MTT均延长,CBV增加,而CBF维持稳定。相反,侧支循环代偿不足时,缺血病灶区CBV和CBF明显下降。

Image

Kim 等对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PWI原始图像按照时间排序生成了连续动态的侧支血流图(collateral flow map),在 ASITN/SIR 侧支循环分级的基础上,建立了侧支血流图分级。结果显示侧支血流图评级与DSA评分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7)。 

PWI一个重要内容是显示缺血半暗带,研究表明缺血半暗带与侧支循环供血具有直接相关性,侧支循环可以明显改善缺血半暗带的转归,对缺血半暗带的评价可以间接反映局部侧支循环形成的情况。

4、ASL

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是一种非增强的灌注成像方法,可很好地评估脑血流情况。其分级标准为:

0级:没有或很少有ASL信号;
1级:适度ASL信号与动脉交通的伪影;
2级:高ASL信号与动脉通过伪影(arterial transit artifact, ATA);
3级:无ATA的正常灌注。

动脉内穿行伪影(arterial transit artifact, ATA)是 ASL 上存在的特殊现象,它是由于动脉内血流速度减慢,被标记的血液滞留于血管内,采集后出现的脑表面匍匐走行、线状高信号。ATA一般出现于病理状态所致的脑动脉流速减慢,有时也可以出现在健康人的分水岭区域。2000年,Chalela等对ATA最先进行了报道,他们研究了15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7例患者出现了ATA伪影,根据随访结果他们发现ATA的存在与良好的预后相关,他们推断 ATA 的出现可能与软脑膜动脉吻合形成的侧支循环有关。

Image左图:DWI示右侧MCA供血区多发梗死;ASL示同侧大脑半球CBF下降,未见ATA征象(箭头),提示无侧支代偿。

右图:DWI示右侧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ASL示相应区域CBF下降,同时可见ATA征象(箭头)。

之后,Zaharchuk等对 ATA 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 Moyamoya 病中根据ATA 出现的强度对侧支血管进行了分级评价,与 DSA 金标准进行的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在判断侧支循环的有无及程度上,两者具有中等一致性(Kappa=0.58),根据 ATA 诊断侧支循环有无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达 0.83 和 0.82,且基于ATA 的评价者间一致性更好。

Lyu 等利用侧支循环到达时间延迟的特点采用 2 个标记延迟时间(post labeling delay,PLD)的 ASL对单侧大脑中动脉中至重度狭窄患者前向血流及侧支血流进行区分,并计算了病变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侧支血流所占比,提出了采用 2 个甚至多个 PLD 的 ASL 量化侧支血流的可能性。

Image上排左图:CTA示左侧I颈内闭塞,闭塞远端可见丰富软脑膜侧支;

上排右图:DWI示左侧MCA供血区的皮层梗死;

下排图:左侧MCA供血区CBF下降,数个层面均可见ATA征象(箭头)。

供血区动脉自选标记(territori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 TASL),也称血管标记动脉自旋标记(vessel-encoded arterial spin labeling,VE-ASL),是以 ASL 原理为基础,只对单根靶血管(如单根颈内动脉或椎动脉)进行标记,进而得到靶血管供血区域及其内脑血流量。这种方法可以直接观察每根供血动脉的供血范围,对交通动脉的开通以及二级侧支循环是否建立一目了然。Chng 等对 18 例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进行了 TASL 和 DSA 检查来评估侧支循环,同样证明了 TASL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侧支循环评价检查方法。

5、DCE MRI

动态对比增强 MRI(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 MRI,DCE MRI)。属于MRI灌注成像的一种,与PWI不同的是它是基于T1的灌注,是MR定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于多系统的各种疾病中。

DCE-MRI通透性影像是指在机体中采用相关指标定量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BBBP)的影像技术。脑梗死发生后,侧支循环开放,血-脑脊液屏障(BBB)遭到破坏,可导致水肿和出血性转化等病理过程的发生。上述病理过程的产生预示着患者预后不良。

相关研究显示,通透性影像中的特异性指标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可用来描述缺血半暗带BBB破坏程度及通透性,其与侧支循环密切相关,与新生血管存在正相关关系。Ktrans图与DSA的一致性最高,可以定量评估侧支循环。

Image多模态影像检查方法对大脑侧支循环的显示和预后判断

研究人员利用DCE渗透性技术对侧支循环成像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在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软脑膜吻合动脉建立,但新生的侧支小血管并不成熟,管壁通透性增高,从而推断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值会升高。

作者收集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根据渗透性的增高程度对侧支循环进行评分,与DSA侧支评价等级进行了一致性检验,显示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6、FLAIR  

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征(FLAIR vascular hyperintensity,FVH)是指在横断面 FLAIR T2WI图像上,脑表面线状的高信号,最常发生在外侧裂,FVH在大约1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可以观察到,这种现象最初被解释为血液缓慢流动的结果,研究显示这种血管内高信号来自侧支循环的逆向血流,在侧支循环建立的患者中大多可以观察到FVH征象。

FVH根据所处位置的差异,可分为近端和远端2种。近端FVH即病变血管处或其近端的零星状或线条状高信号影,提示颅内动脉狭窄严重或闭塞。远端FVH即远离病变血管、分布于脑实质皮质表面形似小血管的波纹状高信号影,提示软脑膜侧支循环。

Image广泛FVH:女性,88岁,NIHSS评分12分,发病110min行MRI检查。

A图:6个ASPECTS评分区可见FVH(岛叶、M2-6),FVH计6分;
B图:DWI体积11ml;
C图:Tmax>6s体积为85ml,Tmax>10s体积为15ml;
静脉溶栓后24hNIHSS评分1分,DWI体积为12ml。

Lee 等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供血区 FVH 的出现进行了研究,发现 FVH 是由于血管闭塞后侧支血流建立所致,根据 FVH 明显程度进行的分级与患者卒中严重程度负相关,与缺血半暗带面积正相关,这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 FVH是侧支循环建立的标志。

虽然 FVH 主要出现在前循环供血范围内,但是后循环也可以出现。

Image

较少FVH:男性,56岁,NIHSS评分12分,发病180min行MRI检查。

A图:岛叶FVH,FVH计1分;

B图:DWI体积94ml;C图:Tmax>6s体积为91ml,Tmax>10s体积为53ml;

静脉溶栓后24hNIHSS评分14分,DWI体积为150ml。

Fhrster 等发现在10例后循环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中,8例出现FVH征象,29例大脑后动脉闭塞患者中有18例出现FVH征象,虽然FVH预测患者预后价值有限,但与4D-MRA侧支成像联合使用可以改进侧支循环评价的有效性,且与预后存在潜在相关性。

7、SWI

显著的皮层静脉(prominent cortical veins,PCV)是指在灌注减低的区域内明显的皮层静脉血管,表现为低信号的毛刷征,它是由于静脉内氧摄取指数(oxygen extraction fraction,OEF)增加所致,即静脉及毛细血管内去氧血红蛋白与含氧血红蛋白的比值增高,PCV可以反映出组织的缺血状态和程度。

Image

Verma 等进行了PCV与软脑膜侧支循环的相关性的研究,他们纳入了33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急性卒中患者,对 PCV与DSA软脑膜侧支血管评级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软脑膜侧支循环分级与PCV的程度显著负相关。软脑膜侧支血管丰富,PCV出现较少

虽然 MR 侧支循环成像方法很多,评价标准多样,但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主要集中在灌注成像。

灌注成像中 ASL 作为一种无创、简易可行的 MR 检查方法,在侧支循环评价中也独具特色,是目前侧支循环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

Image

TASL 能够全面描述侧支血流的来源和所占比例,同时能够进行定量评估,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侧支血管的渗透性成像为侧支血管,尤其是三级侧支循环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

MR 侧支循环成像方法间同样也存在问题,首先是由于侧支循环评价目前尚缺乏金标准,许多仅仅是进行了方法学之间一致性分析,缺乏与临床预后相关的后续研究;其次是成像的多样性带来了评价标准的不统一,各个方法间倚重点的差异导致方法学的不一致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