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iamond in the Dust

 Ficusss 2021-12-01

贪、痴、嗔、慢、疑,人与生俱来的五毒,人生的修行,大抵就是用意志、用正能量去尽力削除它们,减弱五毒对我们身心的控制。

情绪不好可以去坐飞机,穿梭在云层中,偶尔瞥见山峦起伏,和一群小点,人类的移动,就会有一种置身于上帝视角的错觉,上帝视角的好处在于将陆地上的一切渺小化,连带将自己心里那点情绪也渺小化。

如果跳出我们现有的生活轨迹,站在一个制高点抽身而出的时候,你会觉得我执制造我爱,我爱又针对伤害和痛苦产生根深蒂固的嗔恨,这样循环往复,当然快乐不起来。

前几天,朋友分享给我一个关于旅鼠的故事。

大意就是旅鼠的繁殖能力很强,在有限的资源中无法包容巨大的数量,所以有一部分旅鼠选择了跋山涉水跳海赴死。

刚看完觉得,蛮震撼,震撼了几分钟后,我对它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

人类自称万物灵长,尚且未摆脱贪生怕死的本性,一个旅鼠就能活得如此超脱?

我不信。

果然,看了方舟子的打假文,证实了这就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迪士尼拍摄了纪录片《白色荒野》,展现旅鼠跳海自杀,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但是方舟子指出,片中的场面是伪造出来的,那部影片是在加拿大的阿尔伯达省拍摄的,那个地区并不产旅鼠。摄影组到北极地区向因纽特小孩买了几十只旅鼠,让它们在一个覆盖着雪的转盘上奔跑,从各个角度拍摄,剪辑后就出现了成千上万只旅鼠大迁移的情景。之后,摄影组把这些旅鼠带到悬崖上,希望拍摄它们跳到悬崖下的海中淹死的场面。不料旅鼠却不愿往下跳,在等了两天之后,不耐烦的摄影组把这些旅鼠赶下了悬崖,人为制造了跳海自杀。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是虚构哪些是真实呢?

其实根本不用劳心分辨。

一个没有虚构成分存在的人类世界是不存在的,就像一个不会讲故事的爸爸不会受到小孩喜欢一样确定。

“讨论虚构事物”使得人类可以拥有前所未有的能力,让我们得以集结大批人力,灵活合作。

从认知革命以来,我们就一直活在一种双重的现实中,一方面,我们有像是河流、树木和狮子这种确实存在的客观事实,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像是神、国家和企业这种想象中的现实。

很有意思,人类一直在利用自己人性的弱点为自己画圈,画一个走不出进不去的怪圈。

狩猎时代,人类虽说风餐露宿,但是肌肉发达,头脑灵活,生存能力极强,饮食结构多元化,自从进入农业社会,光是因为小麦引起的冲突就不胜枚举,人类种植小麦,小麦成为了人们饮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小麦的生长周期,人类不再迁徙,而是定居在一个部落,大部分的时间用来辛勤劳作,再培育几种驯化后的动物,如牛、羊、鸡、狗等。之后的人类,由于安定下来,人口数量开始激增,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平凡无奇的基因也被传了下来,因为人类发现,他们不再需要做一个“全能选手”,而是碌碌无为地也可以过完一生,因为大多数的人只需要拥有某一个领域长处,然后依赖其他人在其他领域的长处就可以存活下去。

再比如,现在的4G以及马上到来的5G,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快捷便利,不像传统信件的年代,通常只有最重要、不得不联络的事才会写信,写起信来也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是字斟句酌、考虑再三,而且通常,对方的回信也会同样慎重。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每个月来来去去的信顶多就是几封,也不会有人急于立刻回复。而现在,所有的改变都让我们焦虑不已。

我们一心追求更轻松的时代,于是释放出巨大力量,改变了世界面貌,没想到如今的改变竟是我们更加固步自封。

这个时刻,年轻人需要求内。

啊我还可以被这个世界称之为年轻人,真是短暂而快乐的时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